『古方新解』八法引路遣方用药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这是程氏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大法进行的高度概括,至今为业内认可并沿用。尤其是“八法”,更是因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治疗思想,而作为基本的治疗方法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兹就“八法”所反映的治疗思想作一探讨。

实者泻之  因势利导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邪气决定着疾病的“实证”状态,即“邪气盛则实”(《素问·通评虚实论》),其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如何泻实?中医祛除病邪,首选的并不是与邪气相对抗,而是充分了解邪气的特性及停留部位,把握最佳时机,以最便捷的方式、最小的代价达到驱邪之目的,这就是予邪出路,因势利导,即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所说:“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直言“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而汗、吐、下法即是给邪找的最常见出路。

汗法  是通过开泄腠理,促使排汗,使邪气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发汗可透邪外出,宣发肺气,故汗法不仅适用于外感表证,而且对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起于眼睑、头面,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以及咳嗽、头痛、泄泻、身疼而见恶寒发热表证者,均可发汗解表以达邪。此外,风疹、湿疹、癣类等一些皮肤疾患,也可藉风药发汗宣透邪气。

吐法  是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哮病、中风、痰厥等痰涎涌盛、漾漾欲吐者,或宿食不化、留滞胃脘,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用催吐之法可使上述居上的有形之邪从速上涌倾出,进而可畅通气机,减少伤害。

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湿热、冷积、瘀血、顽痰、水饮、虫积等由大便而出的治法。适用于诸邪留滞胃肠所致的各种病证,如阳明腑实证、热重于湿之黄疸、痰热腑实之中风闭证、水热蕴结之鼓胀、湿热壅盛之水肿等。

消法  是通过消导和散结,以使食、痰、气、血、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治疗方法。由于上述诸邪多留踞于胃脘之中,或脏腑、经络、肌肉之间,经年累月,滞而成积,甚至结而成块,因属渐积缓成,难以速祛,故而只能藉缓消而见功。就广义而言,消法所涉范围甚广,当包括祛痰法、利水法、驱虫法、理气法及理血法等,但常用的是其狭义所指的消食和消痞散结两法,适用于饮食停滞和气滞血瘀之积聚癥瘕,气、血、痰壅结于颈前之瘿病等。

祛邪固属必要,但其间往往要付出伤正的代价。如发汗可耗气伤津,涌吐常致胃气受损,下法无论是通腑泻下还是攻逐水饮,均易伤及脾胃,致邪虽祛而正难复。因此,祛邪一定要选择好出路,把握好分寸,切不可孟浪从事,图一时之快,致得不偿失。

虚者补之  弄清成分

正气决定着疾病的“虚证”状态,即“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而其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损者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补法  是针对人体正气(气血阴阳)不足,给以补养裨益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是通过补益,以使气血阴阳达到正常水平,恢复平衡状态,消除衰弱证候,并可驱除邪气,即扶正祛邪。在补益过程中,应注意四点:一要弄清虚之成分,即是气、血、阴、阳是单一不足还是相兼而虚;二要辨明虚之所在,即气、血、阴、阳亏虚之脏腑定位,并应明了相应脏腑的功能与特性,力求做到投其所好,顺性而补。三要知晓气血阴阳之间、脏腑之间的关系,确定直接补或间接补。四要把握补益时机,若见虚不补,势必日久成损,致邪痼难祛;若余邪未尽,贸然用补,则会有闭门留寇之弊。

乱者和之  调解燮理

健康的人体是一个保持平衡动态的,有序、和谐的有机整体。一旦发生病变,不仅可呈现“虚”、“实”两种病变形式,而且可见到“乱”的病变状态,而治乱宜用“和”。

和法  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以祛除半表半里之邪,或燮理脏腑、表里等之失和状态的治疗方法。

和解者,专用于邪在少阳证(半表半里),此如《伤寒明理论》所言:“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这是一个正邪相持、进退不得的状态,故宜追邪于少阳使其清散而解,益气和胃、扶正以驱邪外出,两相配合犹如枢机拨转,邪祛正安。

调解者,主要针对脏腑关系紊乱,如肝脾失调、肝胃不和等。肝气不舒,最易横逆乘脾犯胃,对此治当抑强扶弱,以疏肝健脾、疏肝和胃来燮理相互间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相安无事。

寒热逆之  正治纠偏

任何疾病除了有虚实状外,往往还有寒热属性,这是阴阳偏胜的结果,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其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或“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神农本草经》)。

温法  是运用温热剂来治疗寒证的方法。寒性病有表寒、里寒及实寒、虚寒之别,表寒者宜辛温,里寒宜甘温,均宜分清寒之由来及所在,择用温散、温补、温通等法。

清法  是运用清凉剂来治疗热证的方法。因温热病证有表热、里热之分,气分热、血分热之异,在脏、在腑之别及虚热、实热之属,因而用清凉剂时必须详加辨别,择药选方,如表热证宜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宜苦寒,虚者宜甘寒;在气分清气,在血分涼血等。

温法与清法是中医学逆势纠偏、对抗治疗的一类方法,用之不当易致纠偏太过,伤及正气,如温热药易伤耗伤阴津,寒凉药易苦寒败胃,故宜恰当配伍,避免纠编致弊。

由上述可知,“八法”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治疗思想,揭示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规律。虽名曰“法”,实际上是“则”,是临床常见病证的治疗原则,适用于某一类病证或病理变化。此外,由于临床病情复杂,往往存在多种病理变化,单一方法难以适应,因此应视情结合运用,全面兼顾。正如《医学心悟》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只有真正领会“八法”的意蕴,才能准确找到治疗的切入点,指导恰当的组方用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大全)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大全)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 A )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 ...

  • 『古方新解』两张活血方,临证用不同

    导读: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汤作为活血化瘀两张名方,临证有何不同?作者在跟诊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思考.从主治中似乎得到的结论并不理想,以方测证得到桂枝茯苓丸更侧重于消有形的瘀血,而血府逐瘀汤主治因气血不和 ...

  • 『古方新解』中医十大名方

    『古方新解』中医十大名方

  • 『古方新解』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导读:导赤散是一首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名方,治疗心经火热证.作者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小儿奶癣.药物性皮炎等湿热性皮肤病,很值得参考. 加味导赤散小议 导赤散由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梢 ...

  • 『古方新解』祛湿热著名方--三仁汤

    身体困重,觉得体内湿热之气太重?中医祛湿名方--三仁汤便是为祛除人体内湿热太盛而组成的方子.我们都知道薏苡仁可以清热祛湿健脾,其实滑石.白蔻仁清热祛湿效果非常之好,而三仁汤含有这三者,可见其祛除湿热的 ...

  • 『古方新解』补肾名方

    在唐代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中,记载了张果献圣方于唐玄宗的故事,这个圣方叫"五子守仙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 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中医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 ...

  • 『古方新解』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新用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叶乃卫 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收载的.由吴茱萸9克,人参9克(可用党参代),生姜18克,大枣4枚组成.水煎服,每日3次.   功能:温 ...

  • 『古方新解』读方与用方:理中丸治疗霍乱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第386条. <伤寒论>第386条和第387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

  • 『古方新解』蜜煎导方

    蜜煎导方是我国现存医学著作中最早记录肛门栓剂的适应症及制作方法的方剂之一.大便秘结,不能自行排便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属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调整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蔬菜及粗粮,用轻泻剂 ...

  • 『古方新解』喉科名方甘桔汤

    甘桔汤由甘草和桔梗两味药组成,首见于<伤寒论>,原名桔梗汤,治疗"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后被<温病条辨>引用治疗"温病少阴咽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