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时,你会怎么做?方法用不对,就别怪亲子关系越来越淡 2024-07-30 05:16:38 俗话说,“三年一代沟”,孩子和父母之间差的是七个代沟。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犯错的时候,大人也有,孩子也不例外,但每当孩子犯错了,父母总会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顿了事。火急火燎地,不知是在为孩子怎么犯“打碎一个玻璃摆件”这么低级的错而感到羞愧,还是想要帮孩子在人前留下个所谓的“面子”。殊不知,这样一来,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是真的做错了还是被误会了。如果被误会了,为什么还要挨骂?如果真的做错了,那错在哪里了?显然,在家长的角度里,骂了一顿,孩子就会长记性了——记得被骂的感觉,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件事就随之翻篇了。却不成想,孩子是真的长记性了吗?是真的翻篇了吗?下次不会再犯了吧?如果下次孩子犯错了,犯的错是另一件,那又该怎么办呢?家长也没想冷静下来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也不管孩子会不会有情绪。所以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或者是一件新的错事,家长也是一骂了之吗?一旦遇到孩子犯错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先冷静下来、平复心情,家长需要做的是要让孩子犯错的机会减少,而不是不让他一直犯同样的错误。要让他懂得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小错误不应该再犯,所以家长不要一上来就态度不好、情绪不对地指着孩子破口大骂。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有一种“做错了一点小事就会被家长骂”的错觉。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心里就会离父母越来越远,甚至什么事情都会隐瞒着家长,下意识里会觉得:无论做什么,只要不是家长叫做的事情,家长都只会骂自己,其余的都帮不了自己,还不如不说。而家长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是自己以前某些下意识的行为,导致了孩子越长大和自己越疏远。比如:孩子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和家长分享,也不寻求大人的帮助;家长还可能会觉得是孩子的错,认为孩子长大了,开始进入“叛逆期”了,有自己的想法了,都不依靠爸爸妈妈了。其实不然,不是孩子不想依靠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是他们怕了,怕被骂,怕看到父母什么都不知道,只了解事情的一小部分就指着自己的鼻子破口大骂的样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无措地在父母和自己之间,建立一个自己觉得非常安全地“保护膜”——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聊天,倾述自己成长路上遇到的烦恼,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朋友,是自己信任的老师,无论是谁,第一选择一定不会是自家的父母。其实孩子哪有什么叛逆期,哪有什么长大了不依靠父母的孩子……只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现他做错了事情,应该做到以下四点,去避免自己和孩子的关系逐渐恶化,甚至变成冰川: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坏情绪可以说是让一切事物变得糟糕的源头,甚至让事情变得无解。而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不仅大人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问一问他“你还好吗?”还可以跟他说,“如果你现在很伤心,那我们先缓一缓好吗?”这些温和的问题会让孩子原本忐忑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从而有了开口说话、倾述的意愿。了解情况,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不要习惯性地指着孩子开口就骂,应该问孩子“怎么了吗?”、“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现在可以慢慢告诉妈妈,让妈妈了解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哪怕是孩子打碎了一件小物品,也应当如此。让孩子说话,在他解释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加深自己对做错事情的印象,从而让孩子明白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思考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开了弓的箭没有回头路”。所以,不管骂孩子多少顿,也不能改变既定的事实,那为何我们需要浪费口水,浪费情绪去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恶化呢?接下来的事情是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宝贝有想到什么办法去解决问题吗?”不要小看孩子,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大人们未必可以想出来。虽然孩子的想法会天真可爱、天马行空,但是,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动脑筋,为自己做错的事情去想解决方法。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坚强的后盾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做错事情时的解决问题都是非常表面的,和大人想的解决方案差之千里。这时候,有些父母可能就会着急了,通过孩子的选择联想到孩子会受伤害或者会伤心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应该放心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整地经历一整件事的开始、经过和结果,而自己只能是旁观者,偶尔出声提点罢了。要知道,每个人成长路上都少不了风吹雨打,才能茁壮成长。孩子们并不是大人,他还没有经历过风雨,所以他也不会想到他选的方案会引发怎么的结果,也不会想到其他的可能性。如果发现孩子的解决方法并不可行,而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只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站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慢慢地懂得即便他实施的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是父母永远都会在他身旁做最坚强的后盾。以上四点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坚持引导的话,孩子在下次做决定的时候会自己主动先思考,再行动的。教育孩子本就不是件容易做的“瓷器活”,还会面临许多突发情况的发生——孩子故意撒谎了、孩子和自己闹情绪了……这些都是最需要家长的好情绪、好脾气的时候。孩子都难免会犯错,只是当他们遇到了“风浪”,家长要随时做好“挽救翻船”的准备。 赞 (0) 相关推荐 致家长:再生气,也不要在这5个时候骂孩子!否则后悔一生! 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千万别随意责骂孩子. -- 优妈 来源:优秀父母必读(ID:jiaoyu22) 常言道:与善人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痛如刀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犯错,父母批评孩子 ... 教育孩子要张弛有度,学会六个小技巧,或能让孩子更优秀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真的格外头疼,因为不管教的话,孩子会变得没有教养,而且容易诱发他的叛逆心理,导致亲子关系淡漠:要是过度宠爱,又会让他变得没有规矩,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真的有些束手无策. 最难 ... 家长与孩子沟通 尊重应是基础 家长与孩子沟通重在"尊重"二字,亲子沟通的基本原则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承认孩子的愿望为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写完作业了吗?"&q ...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知怎么做?他们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知怎么做?他们要么管教孩子,肯定会很凶,就不可避免会伤害孩子:要么不伤害孩子,就只能不管.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正确的界限以及沟通方式有误解,管教孩子又不伤害孩子的方法,就是使用坚 ... 当孩子犯错时,大脑在想什么?科学家的研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为什么孩子老犯错?犯错时孩子的大脑在想什么?犯错又意味着什么? 孩子犯错时,普通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存在种种问题,急需拨乱反正.聪明的父母看到的却是孩子错误背后潜藏的成长密码.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 ... “棍棒式教育”真的可取吗?其实孩子犯错时,家长们可以这样面对 文/香妈育儿日记 一说到惩罚孩子,家长的脑子里首先浮现的就是"打是亲,骂是爱"或者"孩子不打不成材"这样的老话.虽然打孩子这样的观念在现代育儿理念里已经被很多人 ... 当孩子犯错时, 大脑在想什么?科学研究的答案,出人意料 作者:立正妈妈.来源:蓝橡树(ID:blue_oak)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经常想到的是:如何让孩子改正错误?但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孩子为什么会发错?当孩子犯错时,大脑在想的是什么? 让所有人大跌眼 ... 孩子犯错时家长最不应该说的一句话:没关系 "现如今的很多父母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孩子即使犯错闯祸,家长也极少批评数落,只说"没关系,下次注意".这简单的一句话,是孩子在犯错闯祸后最愿意听到的,因为只 ... 当孩子犯错时,比起责备和批评,父母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小泽的妈妈平日特别严厉,不允许孩子在她的眼皮下面犯错,可是小泽却非常淘气,常常犯各种大小错.这一次小泽妈妈无法忍受了,于是就狠狠地训了孩子一顿.小泽妈妈本就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因此她选择了用斥责的方式 ... 当孩子犯错时,聪明的父母会先管住自己的“嘴” 当孩子犯错了,妈妈总是容易满腔愤怒:"叫你做点事做不了,一天到晚只知道闯祸!早跟你说了不能这样做,不听!你有没有长耳朵--" 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样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能 ... 孩子犯错时,用这5句话代替批评与责罚,同样的错不会犯第二遍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多都是批评或是责罚孩子,亦或者一部分较为温柔的家长,可能也会忍住责罚,但也免不了一顿心塞或淡漠,让孩子自己待在一边思考. 实际上,孩子在犯错之后,家长们用什么态 ... 孩子犯错时,最怕的是父母失控 那天,忙了一天,我斜躺在沙发上休息.小小鱼就在我旁边坐着,看着喜欢的动画电影.因为他的嗓子有点发炎,所以妈妈给他泡了甘草水.那天是我们家的周末电影日,每周末的晚上他可以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这是几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