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张九成:桂子飘香的状元郎

张九成: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

认识张九成,并不是从他的事迹或读他的诗词,而是看了一副对联知道他的,这个对联的作者那可是如雷贯耳,被称为“诗宗”的李清照,正因为是她所撰,所以对其中的人物不得不加以关注。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柳三变就不用说了,天下“漫词”第一人,“白衣卿相”,我最喜欢的词人,没有之一;张九龄倒是熟悉,但这张九成是何方神圣,我只是隐隐的听说过名字,其他皆是一头雾水,想必很多诗词爱好者同我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露花倒影,桂子飘香,这分别是二人的名句,这副嵌名联实在可以说是天下名联,李清照半生幸福,半生凄凉,中间夹杂着避难流离,东躲西藏,很是悲惨,她用这二人的名句来追忆往日的美好时光,背后实则隐含的是无比沉痛。

张九成,字子韶,号无垢,浙江海宁人,状元出身,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历太常博士、宗正少卿、侍讲及刑部侍郎等职,因力主抗金,遭秦桧迫害,被贬14年,秦桧死后复出,知温州,后因直言上疏不纳,辞官归里,年67病卒,谥文忠。

他出身贫寒,但却能勤奋苦读,在战乱和穷困中从不有一丝的松懈,他遍访名师,曾师从理学大师杨时,就是成语“程门立雪”的主角。

后来的他游学京师,曾有人权贵赠之以钱财,言“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他笑而却之,不为所动。

南宋建国,高宗恢复科举取士,张九成因在殿试时写下“祸乱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愿陛下以刚大为心,无以忧惊自沮。臣观金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大合圣意,被钦点为本科状元,时年41岁。

他中状元后,按说应留在朝中担任如翰林学士一般的内臣,不知是何原因,授予他的是镇东军签判,镇东军大致在今天绍兴一带,而签判大致如秘书一般的副职,权力虽大,但品秩并不高,仅为从八品职。

在此期间,因百姓晒私盐一事,与地方官官意见相左,而地方官依据的是秦桧所制定的法令,于此事触怒长官,他于是便愤而辞职,回乡讲学去了,由此看来,他是一名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的好官。

他学问高深,讲学之时,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其中不乏当时以文名世之人,都拜其为师,《宋史》载:“从学者日众,出其门者多为闻人。”

及赵鼎出任宰相,广荐人才,他作为状元郎却隐居乡里,自在被举荐之列,最重要的是,赵鼎不是一味主张与金国媾和之人,这同张九成在内心有着很多的共鸣,于是在赵鼎的提携下,他在朝中先后担任如太常博士等一系列职务。

在主和是朝廷主流意识的情况下,他明知皇帝赵构亦是主和之人,亦多次上疏指出议和的为害,直言“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这当然引得赵构及秦桧等人的不满。

更让皇帝赵构难堪的是,他直接责问言:“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如此这般的直接,让赵构情何以堪,这面子实在是放不下来了,一怒之下,罢免了他所有的职务。

张九成是一位正直的官员,他多次拒绝秦桧的拉拢,坚决主张同金人力战,其言辞激烈,抨击朝中弥漫的投降言论,由于其学术地位的崇高,影响巨大,遂成为秦桧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最后,在秦桧的授意下,由其死党进行弹劾,赵构以“谤讪朝政”罪,将张九成贬谪南安军,即今江西大余一带,时间长达14年之久。

“苦无人事扰闲居,赢得终年学著书。

今日欣然出门去,秋风吹意满芙蕖。”

这首《南安宝戒院作》诗:则道出了张九成闲适自居,优游林下,自由自在的达观个性,在这看似闲适的日子中,他专心读书,潜心著述,而且聚徒讲学,各地士人闻讯,不远千里,登门求教者甚多,由于他居住的地方名为横浦,遂自号横浦居士,著有《孟子传》、《横浦集》等多部著作,

张九成致力经学,杂以佛学。对经学有独创见解,其独创之学派亦被后世称作横浦学派,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而其弟子汪应辰则更是在他的基础上,创“玉山学派”。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

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

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

客有归与叹,移文休勒铭。”

在张九成的学术中,要说同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便是他从佛教中引入了大量关于“心智”的成分,从他这首《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诗中也能看见,他对佛学也是情有独钟的,这也是构成横浦学派重要内容。

不过,对于这一学说,在当时影响虽大,但并不被时人所接受,关键就在于其中的“援佛入儒”,佛教乃外邦之说,引入传统之学中而遭到诟病也是自然之事,而朱熹却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这就有些小题大做了。

“朱子道,陆子禅”,学说各有千秋,不可偏废;但怎么说张九成也是一位通贯古今的学者,而其横浦学说的精华,也就是有关“心说”部分,经大儒陆九渊的传承,延续到王阳明,最终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

“群芳落尽只青青,独有柑花照眼明。

已许江梅来结友,未容岩桂擅清名。

芬芬兰麝三春底,濯濯冰霜一座倾。

更待秋风资爽气,垂黄篱落伴金橙。”

这首《柑花》是他贬谪后写的一首咏物诗,从诗中看来,他借物咏志,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信仰,坚信风雨后必定有彩虹。

一直熬到秦桧死后,高宗赵构才又启用张九成,知温州,他遂又满怀信心的日益操劳,却又因看不惯朝廷为筹集军粮一事,给地方百姓造成沉重的负担,于是他上疏坦言其利害,然终不为朝廷所纳,脾气一来,又辞官归乡了,但不久便病逝。

这时的赵构才知道张九成的好处来了,给了他一堆的追封,以表彰他忠心爱民的报国之情,什么“太师”“崇国公”的一堆,这可都是从一品的高爵,更是谥以“文忠”,要知道,这是文官们梦寐以求的谥号,仅次于“文正”。

作为状元郎,张九成的文章气势恢宏,文辞纵横捭阖,义理通贯古今,读来热血贲张;他最著名的文章当属中状元时的那篇策论。

“……臣观金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夫好战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

这是一篇在当时人人皆能诵读的文章,大长了国人之志气,对全国的抗金形势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兴奋剂,据说此文被“伪齐”皇帝刘豫看到后,大为震怒,竟派人到南宋去刺杀张九成。

从张九成后来的经历来看,他爱憎分明,不屈权贵,清廉正直,宁折不弯,直言敢谏,而且是那种完全不计后果的死谏,罢官辞官,全然地不管不顾,奸臣皇帝,不择对象,只要是同他的理念不相符,必定有言辞激烈的谏疏呈上。

不管是作为南宋的大臣,还是状元,他都是最具个性的一位,都说岳飞刚烈,但岳飞看到迎回“二圣”引得赵构不快时,都会改口说迎回“圣眷”,但张九成却不会,他是一以贯之,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惜四次辞官回乡,朝野侧目。

同秦桧同朝为官,只要是不被其淫威所屈,不趋炎附势,不为其所用者,就肯定会到受打击报复,就这点来看,张九成的数次辞官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然的无奈之举,不过,虽然他的入世之路崎岖多艰,但品格高洁,一直是他人生的底色。

在小说《说岳全传》和刘兰芳先生的评书中,都有着张九成的身影,如小说中有一回名为《贬九成秦桧弄权送钦差汤怀自刎》,他作为新科状元,他孤身一人,千里走单骑,去北国看望“二帝”,写得也是荡气回肠,同时,不仅能看到岳飞等人对他的尊重,连那金兀术也不禁喝彩道:“好个南朝忠臣!”

“先生道德风谊,文章气节,卓为南渡冠冕。接中朝诸老之派,开终学典型之宗;富贵不淫,流落无悔,正谊自信,全名烂然,炎兴而来一人而已。”

这是岳飞之孙岳珂评价张九成的一段话,他为官时尽心尽职,为民请命;在野时读书育人,穷究道理;张九成正是一位不忘初心的楷模,以其一生的正气,宏扬了中华学人不畏强权的节气,实为后世千载之榜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