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一穴数病除:介绍几个好用的单穴
耳尖穴治病为多数书友所熟悉,在本文当中作者还介绍了至阳、阴交、中冲、中趾尖等几个穴位。相信学习了本文,这些单穴治病的经验会对你的临床大有裨益。
单穴治病经验点滴
作者/魏从建 指导/周楣声
在针灸典籍中均是一穴主数病或是取用一穴可以适用于某一器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灵光赋》早就指出过:“针灸一穴数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因此在许多针灸名著中均认为“一针有效则不取第二针,第二针有效则不取第三针,三针无效则应另选别法”。
而目前有的针家少者十余针,多者能有数十针或百针者,这在总结经验时必然是茫然无绪,无所适从。周楣声老师临证选穴精良,疗效显著,深受病家欢迎。现选取数穴简介如下。
1单穴简介
1.1耳尖
适应范围:
传统的应用范围仅限于头面诸病。如头痛、鼻出血、红眼病、腮腺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等。但经临床经验表明,可以说是全身百病无所不主。
如呼吸系统疾病:上感、咳喘;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悸(节律不齐);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绞痛、痛经、尿道炎等等,均皆有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身各部的软组织损伤,尤以下肢软组织损伤,如远近相结合,其功效尤为优异,可以立即控制疼痛与促进血肿之吸收。古人认为百会、膏肓与涌泉象征天地人三才而百病皆主。如再加上耳尖,不是可以列为第四,而应跃居榜首。
针灸方法:
左右同取,且以右侧为必取,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毫针点刺、麦粒灸、加压均可随意选用。而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足可取以上各法而代之,更为简便有效。
1.2至阳
适应范围:
这一孔穴与其周围的邻近区域可以说是全身百病反应集中区与感应灵敏区,也就是说全身的许多病症与病种,均可在至阳及其周围出现阳性病理反应,特以压痛反应而取用至阳或其周围的反应点(穴),每可出现穴病相连的明显治疗效果。
古人的四华、八华、骑竹马灸以灸哮喘与反胃诸法,均是以至阳这一区域为基础而灵活运用,特别是在外科化脓性病症中应用尤多。其实还远不止于此,例如呼吸系之咳喘;循环系之心机能不全;消化系之急慢性多种胃肠病;泌尿系之前阴、下腹诸病;运动系之关节与腰腿诸病等,全身不同器官与部位的病种,均可加作用于这一区域而获效。
针灸方法:
以灸为主,对慢性病以直接化脓灸与埋藏法为宜。对新病与急性病,则温和灸、隔物灸、火针代灸、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药气热流灸、以及挑刺出血等,皆可择宜使用。
1.3阴交
适应范围:
背为阳,如果说至阳是背部诸阳穴之枢纽,所主是侧重于胸腔诸疾。腹为阴,而阴交即是腹部诸阴穴之纲领,所主则是侧重于小腹及前后阴诸症。至阳能通向头面胸腹腰背及四肢,而阴交则可影响头面胸腹及下肢。
如眩晕、失眠,可以上病下取而引阳入阴;腰痛可以后病前取而从阴引阳;久咳虚喘可以益气培元,功同气海;脚膝痿痹可以健步舒筋,效过参芪;咽喉肿痛,可以引火下行;命门火衰,可以壮阳补肾,凡此等等均有实例可凭决,非推理臆测。
针灸方法:
以温和灸为主,隔物灸、点灸、药气热流灸、火针代灸亦可,针刺则应用不多。
1.4中冲
适应范围:
手十指尖与十二井,其作用是一致的。十指尖与十二井,除对本经本脏病有作用外,对下腹部及前后阴诸病的功效更不可忽视,而尤以中指尖为有用。
除对癫狂大发作、高热狂燥、失眠、小儿夜啼、口苦、呃逆等症常可取用外,而在下腹冷痛、睾丸炎、尿潴留、痛经、月经过多等症,其效果更十分奇特,如手足中指尖上下同取更为有效。
针灸方法:
除对癫狂大发作及顽固呃逆可以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外,其余新症与轻症,只用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即可收效。
1.5中趾尖
适应范围:
按照手足阴阳十二经上下应称的关系来说,则手中指尖为手厥阴心包经之井穴,则足中趾即应为足厥阴肝经之井穴,而不能使中趾尖这一要冲之地成为空白点,因此中趾尖应为肝经井穴大敦之所在而称之为新大敦。凡属大敦的适应症,均可应用中趾尖以代替。
比如头目眩晕、癫狂、高热、高血压、头痛、口苦、喉舌不利、痛经、月经过多、睾丸炎等病,均可收显效。如单取中趾尖而收效不显时,可与中指尖上下同取,绝少无效者。
针灸方法:
毫针浅刺,可留针数分钟。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留针。麦粒灸2~3壮,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5~7下。
2注意事项
2.1同一孔穴,虽可对许多部位的许多病证皆可生效,但并不是同一孔穴与同一的针灸方法对许多部位的病症皆可有效,必须根据不同病症而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方能使效果充分发挥。
比如手足中指(趾)尖在高热惊厥时,则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为宜,而在痛经、失眠及小儿夜啼时,则用点灸法即可。又如阴交在腰痛及下腹诸病,常规毫针刺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偶可有效,而在采用温和灸时则效果即可大增。又如至阳一穴,如采用灸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其效果较之毫针刺法亦大为提高。
2.2应注意单穴与配穴的关系,在临床上应以单穴为主穴,配穴为辅穴,在主穴效果不明显时,可以及时加添辅穴。
如手足中指尖可以上下同取即为例证,应有主次之分,而不是守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