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人物史略(前传上下,节选上下)
(一)
词之前传,实在要从唐人说起。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关山月。关山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洛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被评为千古绝唱,雄浑苍劲处,不输后来的苏辛。后世,主席《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被认为是其诗词写景最出色的代表;长征百折千回,沉郁苍凉的浪漫主义使人心折。写作风格上呢,不知是否受李白词的影响。
唐人小令,清丽婉转者也并不少见。乐天“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可谓杭州最好的名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更为人传唱一时。以太白、乐天之才,些须小词,真可谓信手拈来,艺术成就不会比宋人差。不过现在的词还不成气候,下功夫的人太少,缺乏群体效应,只能算前奏或者预告片吧。
唐末,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 ,杀入长安,唐王朝大厦已倾。朱温灭义军迎末帝还朝,被赐名“全忠” 。非常滑稽,数年后这位“朱全忠”便尽屠唐皇室,身登大宝,以国号“梁”取而代之,五代十国小分裂时代正式开始,全国一片混乱。这种背景下,兴盛了数百年的唐诗终于走向衰败;而与此同时,以南唐、后蜀为土壤,以温庭筠、韦庄、李景、李煜、冯延巳为杰出代表的五代词悄然兴起,《花间词》逐步兴盛,预示着两宋词辉煌时代的到来。
这阶段,十段最欣赏的词人是李煜。“重光词纯属天籁” ,王国维《人间词话》赞叹不已。后世,王菲的歌声被形容为“天籁”。如果定要说有什么共同点,那恐怕是,王菲的表演基本没有台风,不过一曲曲淡淡唱来,纯用声音便打动几乎所有听众,正象后主纯用白描、毫不渲染夸饰的风格。《李煜词》里,十段已经费尽心机,其史、其人、其文长篇大论,不再赘述啦。
(二)
唐末,李商隐之后最出色的诗人是温庭筠、韦庄,并称“温韦” 。这两位同时也是填词高手,开五代词风气之先。温庭筠以艳诗名世:“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空灵含蓄,十段以之入诗:“雁声遥过潇湘远,竹影微移楼阁闲” 。温诗的沉郁之作也不同凡响,咏诸葛亮:“象牙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咏陈琳:“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写旅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都反映出他非凡的才气。倚红偎翠,作狂浪语,不过发泄心中的苦闷罢了。
韦庄诗词清丽无双,直白恳切。王国维《人间词话》:“温飞卿句秀、韦端已骨秀” ,赞赏韦庄作品从骨子里透出的清秀之意:“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此诗与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道,被评为咏金陵绝句的双壁,无出其右。十段以之续貂:“平明柳色映长堤,远山如画鸟空啼。长恨陌头青青色,总为游子赋别离” 。
韦庄原是唐末洛阳的大才子,有个红颜知己感情非常好。黄巢之乱,他被迫避祸江南,过了段潇洒的日子后又随王建入蜀,终于官拜后蜀国丞相,算是有所作为。但他始终无法回到洛阳,念念不忘旧情,心中总是有一份痛苦。郁结于心、吐之为词,《菩萨蛮》组词名世,令人激赏。其中最脍灸人口的,当然是那首:“人人只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仅寥寥数语,江南美景美女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由于有上述的背景,清丽的句子后面包含着诗人的落寞,似乎比乐天“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胜一筹吧。
这组词共五首,最令人心酸的还是一头一尾。首词:“红楼别夜须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寒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经历了三首自叙式的《菩萨蛮》,尽写世事变化沧桑后,尾词写道:“洛阳城外花开早,洛阳才子他乡老。…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 ,形式仍然淡淡,而埋藏在心底的深情突然迸发。原来,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深情竟完全没有改变;世事无常、人事难料、深情难抑,其中的无奈和悲伤,又岂是文字所能表达呢。
(三)
李煜词既不再评论,那便正式进入宋代啦。五代十国天下纷乱,民不聊生。传说陈抟老祖得知赵匡胤出世,高兴得从驴背上跌落,说:“天下从此太平了!” 。然而,赵宋固然一统中原、结束分裂时代,出身并不十分光彩。赵匡胤一介节度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走北周孤儿寡母的江山,到底心虚啊。他处心积虑,“杯酒释兵权” 、集天下重兵(所谓“八十万禁军” )于京畿、严防将领独掌兵权(发展到风波亭),费尽心机,都是为防止陈桥故事重演,结果埋下了两宋数百年武力不振、受尽外族欺凌的伏笔。轻武者重文,赵匡胤认为文人无足虑,立下“优待士大夫”的祖训,为数百年文学的繁荣建立物质基础,却是善莫大焉。两宋文人只要有才华、被赏识,便能过上超越历代的优厚生活,可以悠游地吟风弄月,有一派雍荣华贵的文风,晏殊是为代表。
从小,十段就很喜欢这样的句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意浅显明快,下阙流水成对、妙不可言。晏殊《浣溪沙》名作还有:“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与其他词人相比,同为伤春,却能从无奈的泥沼里走出来;花落之后看到燕归的欣喜、与其思念缥渺不如怜惜眼前,面对现实,不愧宰相风度。王国维《人间词话》论为人做事三境界,第一层便取晏殊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的确很美。
而发展到晏殊的公子晏几道,由于家道中落,雍荣的气质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可名状的伤感: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梦后楼台高楼,醒时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感人至深,小晏也因此成为婉约风格的代表人物。后世,清初纳兰容若的词风便深受其影响:“辛苦最怜天上月” ;“…落梅闻笛已三更。于无声处月胧明。我本人生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凄清婉转、动人心弦。
北宋词不愧蔚为大观。词至欧晏,婉约小令几近极致。而柳永的出现,又使长调更为流行、内容更为丰富,开创宋词之新天地。
(四)
柳永,字耆卿,号“屯田” 、“三变” 。北宋中期,“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 ,可见他受欢迎到何种程度。与欧晏相比,柳永词内容丰富得多,没有雍荣华贵的文字、用语天然,而且偏于长调适合歌咏,在民间广为传唱: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向何人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渐关河冷落、霜风凄紧、残照当楼。…想佳人,误识天际几归舟。争知我,凭栏处,正恁凝愁。”
(所谓“前传、史略”,所书所引凭记忆,残留片断而已,呵呵)
从这些词句中,能明显地感觉到柳永纵横的才气与潇洒浪漫。没错,柳耆卿号称浪子,民间最喜爱的词人,相当于现在的网络写手、超女之类,在当时的文坛看来,总然才气不凡,也难登大雅之堂。东坡钟爱秦观作品,但看到其“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的句子时,不免嗔怪:“何故作柳屯田语”,认为流于俗滑,这便是主流文人对他的观点。
柳永并非不想“学而优则仕” ,踏入上层社会的。他才学没有问题,吃亏在恃才自傲。当他的科举考卷经主考推荐,上达皇帝时,宋仁宗一笑:“柳永?何不去填词?” 三变的功名从此化为泡影。他郁闷不已,更加放浪不羁,终日徘徊于青楼市井间,并打出旗号:“奉旨填词”!呵呵。以柳永的个性,即便做官也肯定不成功的,北宋少了一个庸吏,却留下了更多潇洒华美的文字,将词这种原本属于上层社会、阳春白雪的东东在民间推广,并且反过来影响了其他词人,包括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等大家的创作,使宋词正式进入全盛时期,文学之幸事啊。
(一)
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文坛领袖,诗文绝佳、情感真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苏轼受其提携良多。欧阳修看到苏文,叹道:“老夫当放他出一头地!”,“出人头地”出炉啦。
苏轼继承欧阳修衣钵,成为有宋一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巨匠。苏门四大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苏轼最钟爱秦观。秦词代表:“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近黄昏”,“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另有“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的香艳,女性化特征明显,为宋婉约词正变。元佑遭贬、郁郁而终,绝唱:“郴江幸自绕郴山,为何流下潇湘去?”,东坡为之断肠。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均为文坛不世出的大家,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西方大概也只大小仲马堪敌。加上苏轼的政敌兼文友王安石、司马光等,北宋文星璀灿,文学成就更超盛唐。
苏黄司马之后,北宋文坛天才难觅。金兵南侵、二帝北狩,中原大地一片混乱。此时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女词人应运而生,李清照以细腻的情感、敏锐的直觉、过人的文采留下大量篇章,不让任何高手。清照有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咏重阳最为脍炙人口。当年他先生想破脑袋,诌出二十多首,无一可相提并论,呵呵。金兵入主中原,康王仓皇南渡。清照痛失夫君、国破家亡,只身流落临安,词风为之一变:“闻得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令人为之洒泪。
同时,清照也痛恨南宋偏安的懦弱:“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愧掷地有声。南宋初期,这种悲愤是主流。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念腰中箭、匣中剑,空埃缕,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遣行人到此,有泪如倾”。此词吟毕,将军张浚顿时罢宴。
(二)
辛弃疾、陆游是为此类作品的代表。辛词尤为出色,开豪放词新天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苏词相比,稼轩少了一份潇洒,多了几分幽咽慨叹:“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时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对南宋高宗根本不愿北伐中原,否则即使胜利,也得迎二帝还朝,皇帝没得做的心态用曲折含蓄的方式,下诛心之论。
十段论词,在联众尝曰:“苏辛之异同,比拟金庸武侠人物:苏轼就象华山论剑,独占鳌头、夺得《九阴真经》的王重阳,内力深厚登峰造极,武学百家无所不窥,飞花摘叶俱可伤人;辛弃疾则象偏居天南一隅,以'一阳指’名动江湖的南帝段智兴,以指力之强、功力之醇正,不输任何高手”。
游戏文字,暗指东坡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的造诣都臻于极致。他曾自评其文章“如泉出万斛,行之于当行,止之于当止”,文字顿挫,直追杜甫;潇洒出尘,酷肖太白,一身兼李杜之所长,影响了无数后人。而辛弃疾几乎没有诗歌、文章传世,惟《稼轩长短句》光耀文坛,为人争相传诵。辛词用典艰深,才气横溢,字里行间透出凛凛英雄气:“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可怜白发生!”,报国无门的感慨如影随形,令人扼腕叹惜。
辛词代表作《水龙吟》,十段曾反复吟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流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籫罗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问鲈鱼堪脍,西风起、季鹰归末?求田问舍,怕应休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熨英雄泪!”
全文一气呵成。上阙写景清丽,诗人自谓“江南游子”,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细节很是传神;下阙分别用魏晋、刘备、桓温典故,贴切自如。英雄志向难伸,流年空逝,只有倚红偎翠,在温柔乡里麻醉痛苦,奈何奈何!
与诗相比,词有“要眇宜修”之长,以婉转曲折胜如女性,故婉约为正变,东坡词反为异端。辛词同属豪放,但他在南宋环境无可奈何,只能以婉转的方式表达心中隐痛,正暗合词之所长。以此成就而言,出苏词右矣。
(三)
陆游诗、词俱有大量作品传世,计万余首,高产文人。数量超稼轩甚远,而质量稍逊,作品的深度、才华终有不及。几首小诗清丽可喜:“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陆游身世与辛弃疾相似,青年时都曾纵横疆场,杀敌报国;壮年直至老去都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空怀一腔忠愤。郁结于心,吐之为词:“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为苏、辛豪放一派。不过,很奇特,陆词最为人传诵的却是婉约作品: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兼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成尘,惟有香如故。”
后世,主席反其意,所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气势过之,文采却很难说。陆词之低徊感伤还是很有韵味的,梅花的高洁也刻划得入木三分。
另一首更以泪书成,《孔雀东南飞》般的故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绞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单凭艺术手法论,此词实难称上品。但它几乎妇孺皆知,大众化的程度超过辛弃疾《水龙吟》、《贺新郎》等煌煌大作远甚,绍兴沈园因此终年游人如织——感情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呵呵。
扯远了。南宋初几十年,尽是辛、陆、张等豪放词的天下:“言乎近、言乎远,谁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 。但承平日久,两三代人之后,也就慢慢习惯了,北伐中原、还我河山的气概几乎不复见。辛弃疾悲愤地说:“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令人悲哀,四十三年,他总然念念不忘“还我河山”,其他大部分人都渐渐淡去了国破家亡的仇恨。杭州的美人美食美景,汴州穷山恶水怎好相提并论?现在的词坛圣手姜夔,即便抒发“黍离之悲”,也不过:“自胡马窥江过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改反战情结啦。
(四)
车跑得很快,不到十天时间,南宋已经走到中后期啦,呵呵。《史略》云云,不过从“六一”的联想开始的游戏之作,太简单了些,改天写《前传》罢。
姜夔是十段唯一祟拜的南宋后期词人。其作品笔下轻灵,无一丝烟火气。写梅花:“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绘雪景:“曾忆当时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扬州怀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都格调高绝,令人见而忘俗。姜词有个挺明显的特点,以上简单的三例无不印证,看出来没?那就是,好用“冷”字,作品俨然冰雕一般,使人微生寒意,产生特殊的效果。诗作流传不多,有一联十段印象很深:“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妙在将山峰拟人化,把黄昏的静谧、晚霞的绚烂衬托得甚美。十段以之入词:“伤情处,天涯芳草、数峰无语、别时风景,憔悴斯人。”,算是东施效颦吧。
当时与姜夔齐名的,还有史达祖、张炎等人,《双双燕》之类的作品也曾风靡一时。但此时的宋词,集中精力在音律、细节上作文章,长篇铺叙,无非春梦、池塘、柳絮、深闺之类,以细微琐屑为能事,不仅北宋晏欧柳苏词的才华与气势荡然无存,稼轩、陆游的感慨和忠义也不见踪影,算是当时苟安、不思进取的写照。民国初王国维《人间词话》,痛贬南宋后期词:史词评为“梦窗凌乱”、张词形容“玉老田荒”(都是他们各自的作品,甚妙),认为不值一哂;对姜词算客气,认为格调甚高,但也觉得“隔”,“不免有雾里看花之恨”,实在很有道理的。
再数十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蒙古崛起,连骄纵无比的金人也无法撄其锋,十数年间金灭,南宋岌岌可危。此时,救国图存迫在眉睫,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文人们举起义旗,奋起抵抗。反映在作品中,慷慨激昂的调子重新燃起,构成宋词终曲的主旋律。这段时间的作品不太熟悉,就此略过吧。文人终于难成气候,随陆秀夫背着小皇帝向大海一跃,南宋正式结束,两宋就此成为历史。
宋词是中华文化最为珍贵的财富,唐诗之后的另一座丰碑。“词能言诗之不能言,诗之境阔,词之意长”。也正是由于宋词的流光溢彩、诸位词人的风流蕴籍,才使得内忧外患不断的两宋,是那样的风情万种,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