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医名师冯世纶验案:双耳鸣响半年,中医治疗月余后痊愈
患者:冯某,女,38岁
初诊时间:2010年3月31日
病史:双耳鸣响半年,耳鼻喉科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中、西药物治疗多时,效果不显。
来诊后症见:双耳鸣响,呈持续性,精神欠佳,伴见头晕,胸闷,失眠,易惊,口略苦,腰酸,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弦细。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10g,桂枝1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苍术15g,炙甘草6g,枳实10g,防己10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
二诊:耳鸣明显减轻,睡眠好转,精神好转,胸闷症状消失。但仍舌苔白腻、脉细。
处方:上方去枳实、防己,加远志10g,石菖蒲10g,白芍10g,当归10g,赤小豆15g。后根据症状加减用药,治疗月余而症痊愈。后随访半年,耳鸣未再复发。
分析
患者胸闷、失眠、易惊,辨为半表半里的阳性证少阳病,同时头晕、胸闷、腰酸、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考虑太阴虚寒,存在水饮内停,故少阳热夹饮上冲,侵犯清窍则发作耳鸣。故辨六经为少阳太阴病,水饮内停证,辨方证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苍术、防己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临床治疗耳鸣常用方,其方证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对于本条的解读,历代注家认识多有不一。冯世纶教授认为,本方以小柴胡汤去甘草扶正达邪,和解清热为主,加桂枝降冲,茯苓利水,大黄泻下,龙骨、牡蛎、铅丹镇静安神,用于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该案根据症状分析,辨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因大便不干,故去大黄,胸闷水饮偏重,加防己利水。因药房未备铅丹故不用之。
二诊时因胸闷症状消失,故上方去枳实、防己,但仍舌苔白腻、脉细,故加远志10g,石菖蒲10g,化痰利饮安神,加白芍10g,当归10g,赤小豆15g,养血利饮通窍。赤小豆、当归为赤豆当归散,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冯世纶教授认为该方养血之中兼以利饮,为攻补兼施之方,适用于血虚水盛之证。
因本案方证辨证准确,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本医案摘自:《冯世纶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耳鸣经验》,作者:马家驹、张广中、陶有强,刊于《河南中医》2013年8月第33卷第8期。
温馨提示: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患者,请读者切勿擅自使用。如有需要请就诊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