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生命的歌

伴随生命的歌

前几天,深夜里读完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那本著名的《消失的地平线》,准备睡觉的时候,随手打开收音机,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正好就听到了这首感动和伴随了我20多年的歌---《三百六十五里路》。

这久违的期遇,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带回到80年代末那个特定的岁月中---那时,我辞去公职,只身南下深圳闯荡,所经历的那些只有自己感受和饮泣的孤独与痛苦,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清晰---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因为所有的回忆并非都是痛苦的,更多的收获是:在特定的年代与环境中所面对的那些深深的孤独所带给我的人生思考和整个奋斗历程中那些丰富的经历所带给我的透彻的人生感悟。

人,都是怕孤独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而且,我们都会忽略一个问题,即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在孤独寂寞的环境里犯“思维放大”的错误---我们都会在夜晚去冥思苦想许多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压力和困难---而夜晚的思考,往往会使我们坠入“思维放大”的误区---也就是说,一些本来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和困难,被“思维放大”效应夸大了好几倍,后果就是,我们的思想负担和压力也会随之放大许多倍。可是,当黎明来临,朝霞满天的时候,我们突然会感到:原来,在夜里被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的事情、那样沉重的负担,那么大的压力,在阳光的照耀下,并没有那么严重,一切都是可以凭着我们的毅力去克服和改变的。

为了避免陷入“思维放大”的误区,我发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尽力避免在夜晚去想那些令人沮丧和痛苦的事情,避免将一般人都会遇到的困难,人为地夸大为不可逾越的艰难。为了转移思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音乐和歌曲。而这首《三百六十五里路》就是伴随我度过了无数个孤独的日日夜夜的我最爱的歌,此外我最爱听的就是邓丽君的歌曲。

至今还记得1988年底我到深圳,在英国希尔国际有限公司驻深圳代表处做代表时的情景:那年的年底,我陪着希尔先生去北方数省洽谈业务后,希尔先生从北京乘飞机直返英国,我自己返回深圳。回到办公室,已是12月31日晚上9点半---也就是新的一年就要来临的时候。我想起了往年这个时候,我们都是和家人团聚一处,把酒言欢,温馨温暖地看着央视的新年晚会,等着午夜12点来临的时候一起大声倒数10、9、8、7 ……

而此时,我孤身一人漂在南国,住在蛇口海滨花园602室那个寂静无声、空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天气阴冷,外面飘着小雨,饥肠辘辘的我突然有了一种饥寒交迫和极度孤独的感觉。我给自己煮了一点粥,一边喝,一边打开了收音机---真巧啊,播放的正是这首《三百六十五里路》---我的心一下子敞亮起来,那温馨动听的歌声,宛如一缕阳光照进心田,顿觉无限的温暖;那每一句歌词,不正是写给我们这些背井离乡,餐风露宿,隐忍这孤独与寂寞,行进在追求人生梦想的道路上的游子们的吗?!

今晚,当我再次听到这首动人的歌曲,心中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歌词中说的:“我那万丈的雄心/ 从来没有消失过/ 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自从离乡背井已过多少/ 三百六十五日/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故乡到异乡/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少年到白头/ 三百六十五里长路/ 饮尽那份孤独。”

老郑 2012.03.12.

  

歌曲:三百六十五里路

  睡意朦胧的星辰 阻挡不了我的行程

  多年漂泊 日夜餐风露宿

  为了理想 我宁愿忍受寂寞 饮尽那份孤独

  抖落异地的尘土 踏上遥远的路途

  满怀赤情追求我梦想

  三百六十五日年年地度过 过一日 行一程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越过春夏秋冬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岂能让它虚度

  我那万丈的雄心 从来没有消失过

  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

  自从离乡背井已过多少 三百六十五日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故乡到异乡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少年到白头

三百六十五里长路 饮尽那份孤独

歌曲背景:《三百六十五里路》是歌手文章于1984年首唱歌曲,1988年包娜娜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此外还有众多歌手---如:杭天琪等翻唱此歌。歌曲描述了一个异乡游子风餐露宿,不畏孤独寂寞,追求人生梦想的动人形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