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
疼
痛
因为爱,所以恒久;
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
南
中医的“萎黄病”与现代医学的缺铁性贫⾎症状极为相似,以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是在对因治疗基础上,中医遵照辨证施治原则,从概述、病因病理、症状、检查、诊断、管理、预防、治疗、康复9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倡导以辨证论治和/或中药新药防治为主,并基于《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强化预防与康复理念,把治疗时间点前移,提出预防缺铁性贫血是关键,治疗是核心,康复是目标的一体化过程。
一、概述
缺鉄性贫⾎是指体内贮存鉄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组疾病。根据机体缺铁的程度,可分贮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与缺鉄性贫血三期。已有大量证据表明,缺铁性贫⾎对⼉童⾏为、发育、运动和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也是诱发和加重成人诸如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因缺铁性贫血病理结局明确由机体铁缺乏导致,补充铁剂是针对病理结局治疗的有效措施。
二、病因病理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储铁不足、铁摄入减少、生长发育过快、 铁丢失过多和(或)吸收减少等导致。病理改变除导致不同程度贫⾎外,由于体内许多含铁酶和铁依赖酶,如细胞色素C、过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等控制着体内重要代谢过程。当机体缺铁时,会影响铁与组织呼吸、氧化磷酸化、胶原合 成、卟啉代谢、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功能、神经介质的合成与分解、躯体及神经组织功能,而导致一系列非血液学改变。
三、症状
缺铁性贫血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导致缺铁的基础病三个部分症状组成。
1 贫血的相关症状多数患者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昏目鸣,体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 组织缺铁表现
主要包括:
① 精神与行为异常,如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应力差,体力与耐力下降。
②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③ 上皮组织改变,如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胃黏膜呈浅表性炎症,亦可呈重度萎缩,胃酸减少,⽪肤⼲燥,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甚⾄变平呈勺状,可见萎缩性胃炎,少数可出现吞咽困难。
3基础疾病临床表现
常见导致缺铁性贫⾎的原发性疾 病症状包括:
① 消化性溃疡、胃肠肿瘤或痔疮导致的便⾎或腹部不适。
② 寄⽣⾍或慢性感染导致腹痛或⼤便性状改变,如腹泻,血便等。
③ 妇⼥⽉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④ 肿瘤性疾病导致的厌食、消瘦等。
四、检查
1 血常规血红蛋白(Hgb)男性<120g/L,⼥性<110g/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凡MCV<70fl者应当排除地中海贫⾎;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
2 外周血涂片可见到典型的⼩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形 态,如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RetH⼗数多正常及增高。
3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12μg/L;⾎清铁(SI) <8.95μmol/L;总铁结合⼒(TIBC)>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
4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
5 血卟啉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或者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mol/L,或者FEP/Hb>4.5μg/Hb。为排查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发疾病,还应当进行以下检查:① 粪便隐⾎实验(多次检查)与粪便虫卵检查。② 胃肠X线及(或)内镜检查。③ 妇科彩超或腹腔CT检查。
五、诊断
a早期预警信号包括:
① 疲乏无力,胸闷憋气,心慌心悸。
② 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③ 面色无华或萎黄。
④ 指甲变薄易折,或扁平甲和反甲。
⑤ 无明显诱因的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或便秘。
⑥ 有自发性吞咽困难。
b 诊断标准
2.1 贮铁缺乏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断:
①血清铁蛋白<14μg/L。
②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2.2 缺铁性红细胞⽣成诊断标谁贮铁缺乏诊断标谁,同时有以下任何⼀条符合者即可诊断:
① 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② 全⾎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1/L(50μg/dL),或全⾎锌原卟啉>0.96μmo1/L(60μg/dL,或FEP/Hb>4.5μg/gHb。
③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2.3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谁
符合以下①项和②~⑨项中任何⼆项及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①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1,MCH<27pg, MCHC<0.32;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素表现。
②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③ 血清(血浆)铁<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μg/dL)。
④ 运铁蛋⽩饱和度<0.15。
⑤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⑥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
⑦ 血清铁蛋⽩(SF)<12μg/L。
⑧ 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sTfR)浓度>26.5nmol/L(2.25mg/L)。
⑨ 铁剂治疗有效。
c分级
① 轻度:血红蛋白女性90~110g/L,男性90~120g/L。
② 中度:血红蛋白61~90g/L。
③ 重度:血红蛋白31~60g/L。
④ 极重度:血红蛋白<31g/L。
六、鉴别:
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获得的铁利用障碍而致的贫血,好发于老年人,转铁蛋⽩饱和度、铁蛋白及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或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
2 慢性病性贫血常伴有肿瘤或感染疾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高,血清铁蛋白增多,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减少,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加。
3 海洋性贫血常有家族史,血涂皮中可见靶形红细胞,有慢性溶⾎表现,血红蛋白电泳常有异常。血清铁、转铁蛋⽩饱和度及骨髓铁染⾊不降低。
七、预防
1 对因预防针对导致缺铁性贫⾎病因治疗是有效预防的关键,如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术切除胃肠肿瘤,痔疮根治术,驱⾍治疗与控制肠道慢性感染,调理月经,纠正偏食等。
2 饮⾷预防
2.1 补血中医为象形医学,根据形象化类比原理,可食用下列食品预防缺铁。
① 动物血: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而且是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被⾷物中的草酸等物质干扰。因此,吃动物的血液来补充血液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的最佳食疗方式。
② 动物肝脏:基于中医脏象理论“肝主藏血”,肝脏能调节血量,所以动物肝脏对缺铁性贫血效果。如每100克猪肝含铁25mg,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
③ 瘦肉:虽然廋肉力含铁量不太高,但铁利用率与猪肝、动物血相似。
2.2 豆类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mg,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为高。小豆、豌豆、豇豆、黑豆、青⾖、扁⾖、芸⾖、刀豆、四季豆等含铁量也高于大米和面粉。
2.3 食用菌许多菌类⾷品如木耳、地耳、银耳、猴头菌、灵芝、平菇、⾹菇、草菇、竹荪中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每100克含铁185mg。
2.4 海产品海鱼、海虾、紫菜、海蜇等⽔产品也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2.5 蔬菜芹菜、菠菜、韭菜、萝⼘叶、红苋菜等虽然铁的吸收率不高,但蔬菜毕竟是⽇常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2.6 水果及干果水果中以樱桃、杏、李、葡萄⼲、红枣等含铁较多,⼲果有核桃等。
3 生活预防
铁锅逐渐被钢锅、铝锅、钛锅、陶 瓷锅、砂锅等替代,也是导致潜在铁缺乏重要原因。铁锅是我们⽇常⽣活中厨房⾥必备的做饭⼯具,用铁锅炒菜能补充铁元素。高温下,铁锅中的少量铁元素会渗⼊到⾷物中,因此在客观上起到了补铁的作⽤。
4 特别提醒虽然⾷品有预防和治疗铁缺乏效果,但要合理搭配,合理搭配可增加铁吸收,反之,会导致铁吸收下降,达不到补铁效果。
4.1宜搭配的种类补铁时可与维⽣素C或含量⾼的⾷物、⽔果、蔬菜同服,可更好的促进铁的吸收。
① ⾷物:芝⿇或芝⿇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种极好的婴幼⼉营养⾷品。每100克芝⿇酱含铁58mg,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质和脂肪。
② 维⽣素C含量较⾼的⽔果:如苹果、柚⼦、拮⼦、橙⼦、拧檬、草莓、芒果、猕猴桃、龙眼、刺梨、⾦櫻⼦等。
③ 蔬菜:西红柿、南⽠、⼩⽩菜、油菜、紫菜、⾹椿、苦⽠、花菜、辣椒、⽑⾖、豌⾖苗、藕和马齿苋、野苋菜、蒲公英等野菜。
4.2 禁忌搭配的种类
① 药物: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或奎诺酮类抗⽣素、ACEI、左旋多巴、甲状腺激素、钙剂或镁剂、降低胃酸的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可影响铁的吸收或加重铁缺乏。
② 食物:⾼汤、肥⾁等⾼脂肪⾷物不宜在补铁治疗期间⾷⽤,这些⾷物会抑制胃酸分泌进⽽使铁剂的吸收减少;⾖浆跟铁剂同服时,会在肠道⽣成⼀种特殊的螯合物⽽让⼈体⽆法真正补充到铁元素;苏打饼⼲、红薯等碱性⾷物可影响胃内胃酸量和pH值进⽽影响铁剂的吸收;茶叶与铁剂同⽤时会⽣成亚氰化铁,影响铁吸收;咖啡⾥的多酚类物质会和铁形成难以分解的盐类,抑 制铁的吸收。
③ 蔬菜与⽔果:含鞣酸较多的蔬菜或⽔果能与铁剂形成鞣酸铁盐沉淀,会影响铁离⼦的吸收,如柿⼦、⼭楂、⽯榴、桃⼦等;⼀些⼲果类⾷物如桃仁、杏仁等与铁剂同⽤时会⽣成亚氰化铁,从⽽降低铁剂吸收;海带、胡萝⼘、黄⽠ 等碱性⾷物可影响胃内胃酸量和pH值进⽽影响铁剂的吸收。
八、治疗
2.1 脾胃虚弱证
① 证候:面色萎黄,目睛不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胃脘部不适,脘腹胀满,⼤便溏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细弱。
② 治则:健脾和胃。
③ ⽅药: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砂仁、陈皮、半夏。
④ 加减:泄泻肠鸣者,葛根、淮⼭药;腹痛喜温、畏寒肢冷者,加干姜、桂枝。
2.2 心脾两虚证
① 证候:面色萎黄,目睛不黄,头⽬眩晕,失眠多梦,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② 治则:补益⼼脾。
③ ⽅药:归脾汤。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当归、远志、干姜、大枣、甘草。
④加减:严重失眠者,加菖蒲、夜交藤;严重⼼悸、心慌者,加适当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
2.3 脾肾双亏证
① 证候:面色萎黄,颜面虚浮,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滑,脉象细弱,或沉迟。
② 治则:健脾益肾。
③ ⽅药:异功散合六味地黄丸。人参、⽩术、茯苓、陈皮、半夏、熟地黄、山药、⼭萸闻、牡丹皮、泽泻、⽢草。
④ 加减:畏寒肢冷者,加桂枝、炮附子;腰痛明显者,加桑椹⼦、杜仲。
2.4 冲任失调证
① 证候:⾯⾊萎黄,⽬睛不黄,头⽬晕眩,⼼悸失眠,⽉经过多,经期延长,或见崩漏,或见腹痛。⾆质淡红,⾆苔薄⽩,脉象细弱。
② 治则:调理冲任。
③ ⽅药:固冲汤。⽩术、⽣黄芪、龙⾻、牡蛎、山萸肉、生芍药、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
④ 加减:面色苍白者,加阿胶、当归;月经不调者,加血 余炭、炒蒲黄。
2.5 肠道虫积证
① 证候:⾯⾊萎黄,脘腹胀满,恶心欲吐,脘腹胀满,时常腹痛,消谷善饥,喜食异物,或吐或便⾍体。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薄⽩,脉象细弱。
② 治则:健脾驱虫。
③ ⽅药:四君子汤合化⾍丸。党参、白术、茯苓、槟 榔、鹤虱、苦楝根、枯帆、炒胡粉、使君⼦、芜使。
④ 加减:腹中冷痛者,加细⾟、⽩芍、⽢草;恶⼼呕吐者,加半夏、⽣姜、 陈皮。
九、康复
针炎与推拿疗法对增进食欲,增加铁摄入和利用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缺铁性贫⾎最理想的康复方式是应用中成药,因其具有依从性好,便于携带、服⽤简单、有效⽽⽆明显不良反应等优势。建议选择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有补铁效果,且易于被机体吸收和利⽤的治疗缺铁性贫⾎中药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