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刘村史 经济 玉米与棉花的种植与收获
玉米与棉花的种植与收获
一、玉米种植
坡刘村人种植玉米,是在小麦收割结束后立即抢种的,越早越好,农谚“秋田不让晌”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土壤墒情合适,立即用牲口套犁,按照一定的行距,做回旋往复式间隔开沟下种。下种是纯手工的,下种者一手提着盛装种子的器具,一手抓取种子顺沟溜下,边走边溜,使种子在沟底均匀分布。溜完一行,驾驭牲口犁的人已经回旋开好了另一行沟,顺势把下了种子的犁沟翻土盖上。行与行之间的行背是不翻耕的,等玉米苗长大后才用锄头或犁中耕除草,这样节省了耕种时间,提高了耕种效率。解放前的一些没有牲口的人家就用锄挖窝点播,一般是男子挖坑,女人点种并随即用脚拨土掩埋踩实。墒情不好的情况下,也有干种待雨的,但这要冒险。
玉米的主要管理时期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个阶段至少要除三次地,一方面是除去杂草,另一方面是松土保墒,农谚说“锄头上有水”就是这个意思。第一遍要深锄,要把种地时没有翻耕的行背挖松,挖掉麦茬和草根,锄头多用扳锄。生产队时会套上牲口用独犁冲开行背,然后再人工锄地。第二遍之后要浅除,把但锄地时注意把土涌到玉米根部,促使玉米浮根尽快扎入土中。玉米是喜水作物,农谚““有钱难买五月早,六月连阴吃饱饭”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1959年前,没有渭惠渠和机井灌溉,每次雨后的松土保墒就成了主要的抗旱方法。玉米还没有长高时还好说,当玉米长到比人高后,锄玉米简直就是活受罪。这个时候正是三伏天,玉米地里又密不透风,浑身上下汗水流个不停,衣服裤子都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还有玉米叶子刮在脸上和赤裸的肉体上就是一道血卜瘤。农村人流传的一句格言叫“夏不拘礼”,这个格言在这个时刻表现的最为显著,如果没有男子同在地里,一些结婚有了孩子的妇女会在地里解开衣服扣子,露着胸腹甚至乳房,出玉米地时再赶紧扣上。
三伏天正是玉米拔节生长时期,特别需要水分,农谚 “五日一小旱,十日一大旱”说的就是伏天少雨对玉米的危害,所以这个时期要看墒情及时 浇灌。立夏前后,如果干旱不雨,要引水浇灌一次,以利墒足苗壮。玉米长至半米高时,要为其中耕培土。
玉米收获时,完全靠人工掰,掰下来的玉米用担笼盛装倒在人力车或畜力车里拉回,或者直接用背笼盛装背回。运回来的玉米棒子经过撕苞叶、编串,最后旋码在树杆或立椽上,就像一座座玉米塔。生产队时期的收玉米,是集体化人工掰玉米,掰下来的玉米在地里堆成均匀的大堆后用称给大家分。各家各户把玉米棒子拉回家去撕皮拧串悬挂晾晒,也有缠绕在院子的大树上或栽直的木桩上,黄的像金塔,白的像银塔。晒干的棒子堆到院里用木棒捶打脱粒,脱好的玉米粒是要按国家收购任务上缴国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口粮。玉米棒子掰完后,再集体分工协作把玉米杆砍掉,砍掉的玉米杆还要分给各家各户,因为它粉碎后可以做猪羊的粗饲料,不做饲料也是重要的燃料。玉米杆拉完后就把地施肥翻耕种小麦。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了1983年人民公社解散。
解放初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种玉米基本沿用的是解放前的做法。到1958年以后,开始改用一年两熟耕作法,那时候逐渐有了水浇地,也逐渐有了少量机械和化肥,而且实行的是集体合作制劳动模式,耕作效率要比解放前提高很多,小麦之后紧接着种玉米是可以实现的。生产队种玉米,除了用拖拉机带大型圆盘耙翻耕下种外,就是沿用老一套畜力开沟、人工下种的做法。但是不同的是,要先开沟下肥料,再挨着肥料沟开沟翻土盖肥料,在盖完肥料留下的沟里溜种子,最后再从旁边翻土盖种子。也就是说,种一行玉米得翻三沟土,这种做法一直沿用到了1995年左右才被玉米条播机的出现完全取代。
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了户,玉米的播种与收获由各个家庭自由操作,但基本还是沿用了以前的做法。播种方面,只有开播种沟才用拖拉机代替了一部分畜力。收获方面,一直到90年代后期才有了玉米脱粒机,到2000年以后才有了玉米秸秆还田机,2010年以后才有了玉米收获机。
二、棉花种植
棉花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早在明代咸阳就有种植。民国时期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就是“要得发,种棉花”,所以棉花一度是农民来钱的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也比较广。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号召农民种棉花,集体化后更是按照国家计划要求农民种棉花。所以,粮棉并列,成为最为重要且必须完成种植面积的农作物。
棉花属于软秧子作物,出苗要求相当苛刻,每年种棉花时底墒要恰到好处,湿度过大会烂秧,过小不出苗;种的深浅要合适,过深出不来。过浅会干死,田土要醣而麺,有土块压住就不出苗。出苗了,既要有墒,又不能低温,否则会死苗。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广科学种田,一度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保障棉花的出苗率,效果不错,但地膜在地里很难降解,严重影响后茬植物生长,没有几年就被淘汰。
公社化时的地膜覆盖种棉花
棉花的田间管理也比较麻烦。从出苗到棉桃绽开,每个时节都不能马虎。刚出苗时怕地老虎,这家伙会从地面处咬断幼苗,所以种时要拌农药,出苗后注意杀虫。定苗之后又怕棉蚜虫,(村民叫油蚶),得不断打药。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烂秧。到了6、7月份,棉花长到一定高度,得给棉花“脱裤腿”,就是把第一根担子之下的棉叶打掉,以利于通风。脱裤腿后又要“掐尖”,就是掐去棉花顶芽,否则棉花疯长不结果;掐尖后没几天又要“扳油条”,即发出的侧尖,这只长条不结果。这个油条与担子(结果的枝条)两者必须仔细区分,否则就会把开花结果的担子扳掉而留下不结果的油条。扳毕油条后又开始防治病虫害。除棉蚜虫危害外,棉铃虫也开始猖獗,这时都必须喷洒药剂。过去科技不发达,使用的药剂有六六六粉、滴滴涕、一零五九等。这些药尤其是一零五九,毒性很强,稍不注意喷洒农药的人就会中毒,并且这些农药很难降解,污染严重。现在都被淘汰不用了。由棉花出苗到棉桃开花,还要视墒情给棉花浇水。
到了八、九月份,棉桃陆续绽开,雪白的棉絮犹如满地的雪花,非常好看。这个时候不怕虫了,但却怕淋雨。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经常出现秋雨绵绵的,这样已经绽开的棉花会发黄变质,没有绽开的棉桃会腐烂坏掉。这些都是由天不由人。棉桃绽开后棉花必须及时采摘回家,村民叫这为“拾棉花”。拾棉花是妇女同志的专长,每个人腰里栓个大布袋,摘下的棉花就放到袋子里,袋子装满就倒到地头的背笼里运回家。公社化时交到生产队,生产队按斤两记工分。更多的情况下,人们担心在地里直接采棉絮来不及赶在雨前采完,就直接提着担笼在地里揪绽开的棉桃,称之为“揪棉花”。揪回家的棉花堆在避雨的房子里,全家人一有空就“摘棉花”,就是把棉絮和棉壳分开,为此经常是熬到后半夜。
摘下来和拾回来的棉絮叫“籽棉”,群众要将籽棉放在芦苇编织的箔子上晒干。过去,有村民自己购买人力扎花机,一个人踏机子兼递花,一个人出力扳大轮转动机器。扎出棉籽后的棉花叫皮花,棉花贩子收购的就是这种皮花。村民自己要用,还得请弹棉花的工匠对皮棉再加工,这就是弹花。弹好的棉花就可以搓捻子纺线织布,或者装棉被棉衣。大约是集体化后,集体采摘晒干的籽棉要直接交给指定的国营棉绒厂,棉绒厂根据棉花的品质定级给钱,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棉绒厂和农民从来没有讨价还价一说,双方谁也无权定价。事实上,过去人们所说的“要得发,种棉花”,在国家按计划种植统购统销的情况下纯粹是一种空话。在棉花大丰收的情况下,一亩棉花也就出产百十块钱,如果逢到秋雨绵绵,一亩地甚至出产不到五十元。从咸阳的气候条件看,春季棉苗死亡率很高,秋季棉花成熟期又多阴雨,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种棉花几乎没有经济效益,生产队和社员群众的种棉积极性很差。土地承包到户后,国家将种棉花任务分配到户,给种棉者以奖励,但很多村民宁愿交钱也不愿种。到90年代之后,坡刘村就基本上没有人再种棉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