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课敲板|为什么脚踝处会出现肿胀、变黑、溃烂?
常有人问:我的脚曾经不经意间出现过肿胀,不痛也不痒,经过不规范治疗(或根本没有特别关注);随后下肢肿胀反复发生,时好时坏,逐渐出现脚踝、小腿区域色素沉着变黑、皮肤增厚粗糙;再后又出现瘙痒、破溃,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或反复发作的慢性溃疡。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很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这是个什么东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英文缩写为PTS。顾名思义,这个“东西”与下肢深静脉有关,与其发生过血栓形成有关,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发生的。简单地说,它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后,由于没有得到适当治疗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疾病状态,可以有多种表现,故称为“综合征”。
我们知道,下肢的静脉可分为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静脉是血液回流的通路,而以深静脉最为重要。当深静脉内形成了血栓,由于血栓阻塞了血液回流的通路,就会出现下肢淤血和肿胀。有时由于浅静脉代偿回流,肿胀可能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顶一顶就过去了”;或者虽有治疗,但并不规范,于是,血栓反复复发又再通,逐渐演变,静脉瓣膜被破坏,血液从深静脉逆流入浅静脉,浅静脉可出现曲张,下肢水肿反复,时好时坏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最终将导致下肢长期淤血水肿,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出现组织及皮肤营养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患肢胀痛、沉重不适,久站或活动后加重;浅静脉可有曲张、小腿足靴区色素沉着变黑、皮肤增厚粗糙;还可出现瘙痒、湿疹样皮炎,形成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溃疡,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
其实还是蛮多的,只是由于难以做到严格规范的定期随访,各方研究的数据有所差异。例如,有研究表明约有1/3~2/3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患病1年后的彩超检查中能发现有静脉瓣膜的功能破坏;也有综合报道提出,PTS的发生率有7%~82%的跨度。当然,这与各方的前期治疗方案有关系,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总体说来,出现PTS是很常见的现象,其相关因素包括:静脉阻塞的位置和程度、早期治疗及再通的情况、静脉瓣膜受损的情况、血液反流的程度及血栓是否反复复发等。一般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而累及近端静脉(大血管)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比仅累及远端静脉的发生率也成倍增加。
静脉造影提示髂静脉血栓形成后闭塞
首先,要避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参照本号“本是同根生,相欺何太甚?—浅谈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久坐后胸痛,或许有生命之忧”等文章。
其次,如果已经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就应该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累及髂、股静脉的长段血栓,早期介入血栓清除可以有效避免PTS的发生。
第三,如果是有髂静脉压迫因素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的压迫因素去除往往也很关键。请参照“本是同根生,相欺何太甚?—浅谈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第四,要预防血栓复发,规范的抗凝治疗很重要,有的人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抗凝治疗。
另外,研究表明,有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长期甚至终身穿着弹力袜,有较好的预防PTS的功效。
医用弹力袜
有病当然得治呀!怎么治,就得看病情和治疗意向,进行具体分析了。
第一,保守治疗可以首先考虑。比如,穿着医用弹力袜既是预防手段,也是基础性的治疗方法。继续抗凝治疗也很重要。另外,适当应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也有帮助。在没有皮损的情况下用些中药外敷,有皮损的时候注意伤口处理和感染控制也是有益的办法。
第二,介入治疗是积极主动的干预方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值得重视。具体的介入方法,可以根据情况,单独或结合应用经皮导管血栓清除术、球囊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方法,以开通闭塞的下肢深静脉,恢复静脉血流,减轻血栓和炎性因子对静脉瓣膜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改善PTS症状,促进静脉性溃疡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指出的是,全身性的抗凝治疗应贯穿介入治疗前后。
髂静脉闭塞介入开通后的球囊扩张成形
第三,外科手术治疗。如人工血管移植、自体瓣膜移植和大隐静脉转流术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特别提醒
有病早治,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了才关注!因为,到了很晚很严重的时候,病情可能就很难逆转了。我们重视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没有错,但也不能忽视肢体的呼唤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