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太极拳的“掤劲”和“不丢不顶”
无论是练哪一门派的太极拳,几乎都是强调松,强调用意不用力,而又都强调要练出“太极劲”,要“掤劲不丢”,这恰恰反映了“力”和“劲”应该不是一回事儿。
实际上人体是有两个力量系统的,一个是以身体的实体为基础的外系统,即肌肉、骨骼、韧带等,这个系统产生的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力”。而另一个是以人体气血为基础的内系统,这个系统同样可以产生力量。
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被我们的意识认知并使用的基本都是那个外系统的力量,这个外系统的力量是靠身体的紧张程度调动的,试想如果我们的身体完全松弛时,我们是不会产生力量的,因为那个外系统不起作用了。
而练太极拳恰恰是要我们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努力保持放松,这样逐步减小和消除外系统的作用,进而逐渐调动那个内系统产生的力量,在内外系统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逐渐使内系统的作用被我们的意识所认知,并固定在我们身上成为新的力量主体,最终我们的外系统由于作用的减小而变的越来越松柔。而这个松柔体的内部却会蕴含强大的内系统力量,这时就如同水一样,水的性质永远是柔软至极的,但内里却能产生强大的浮力,并且不论承受多大的力量,水柔软的性质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就有了“中定”,就有了“极柔软而极坚刚”,就有了“外柔而内刚”等诸多太极功夫的独有特点。
什么时候你的身体松松的却能产生力量,你就真的“懂劲”了。这种在“极柔软”的状态下产生的内系统力量就是太极拳所称的“掤劲”,而这个“劲”已经不是我们平常认识并使用的那个“力”了。所以,真正的“掤劲”是通过长期放松状态下的运动习练才能逐渐产生的。
太极拳的修炼过程被称为“体用兼修”,打拳是在练“体”,推手是在练“用”,这个“体”不是身体,而是“本体”的意思,先有了内系统这个“本体”,在有外力作用于这个“本体”时,这个“本体”就会产生作用,产生了作用就称之为“用”。所以,才有了太极拳论中的“体用具备”之说,不用时“本体”存而不显,动用时其“用”具显示于外,如拳论之所述:“忽现忽藏”,而“掤劲”称之为太极拳的“基本劲”,也即是太极拳的基础“本体”,如同水中的浮力一样,是“太极”的基本性质。
当我们通过长期正确的“放松”习练达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内就会产生一种内含的像水的浮力那样的劲力性质,并潜藏于我们的身体之中,而且能被我们的意识明确的感知到,如同浮力永远内存于水中一样。当这种力量真正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而成为我们的“本体”性质时,就称为“功夫上身”了,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嘴上的“掤劲不丢”了。
所以说“掤劲”也就是“太极劲”,我们想要得到真正的太极功夫,就是要通过正确的习练过程最终使我们的身体内产生这个“本体”,并成为我们身体内部的一种“本性”。得到了这个“掤劲本体”后,当外力触及我们的身体时,这个“本体”就会产生作用,而其作用的体现就如同弹簧的弹性力量那样,所以“掤劲”又常被称为“弹簧劲”,是从“用”的体现上这样称呼的,而从其“本体”的角度称呼,就叫“掤劲”了,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我们在练拳和推手过程中,如果始终都能保持住这个“本体”性质不变,就达到了“不丢”的状态。如果这个“本体”不丢,那么“不顶”就自然形成了。真正的“不顶”不是让外力偏出去,而是把外力容进来,就像水的浮力作用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越重,力量越大,水就越深的容入,而无论容入多深,那个浮力永远都在,这种性质不变不丢,那个“不顶”就是这种性质的自然体现了。所以,太极拳先贤谓之“掤劲如水负舟”,由此可见,太极拳的“不丢不顶”不是用动作做出来的,而是真正的“太极劲”本性的自然体现。当我们的身上尚没有形成“太极劲”这个“本体”时,真正的“不丢不顶”是做不到的。
通过彻底的放松习练,去除我们身体内固有的僵拙阻滞之性质,逐渐产生全新性质的内在“本体”,达到“懂劲”、“得劲”,才是进入真正太极功夫之门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