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网络平台、手机App不良运营“十宗罪”

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平台及手机App[运营行为急需规范

近年来,借助网络平台或手机软件进行在线学习作为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其图文声像之直观、形象及深入浅出,极具个性化、亲和力的教学方式之生动、活泼,特别是其知识涵盖之宽广、系统与全面,跨越课堂时间、学校围墙之时空机动性、灵活性及使用便捷性,深受广大学生、家长、教师欢迎。

但是,个别网络平台、手机APP运营商借机利用色情、暴力、游戏等内容引流创收,给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带来诸多客观上的危害,饱受诟病,令家长闹心,教师忧心。梳理一下网络平台、手机软件不良运营的危害,可概括为对青少年学生的 “十宗罪”:

一是对学习时间的无情掠夺。

充足的时间是学习的必要保障。校外上下学路途时间、单独在家时间,校内自习时间、住宿生晚自习之后休息之前的时间,甚至监管不到位的学校课堂上、家庭复习预习时段等几乎所有老师、家长视野之外的碎片化时间,披着启智外衣的网络小游戏、手机短视频等都可能正在近乎疯狂地与家长、教师抢夺学生,抢夺学生的学习时间。对时间的掠夺就是对精力的掠夺,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之外耗费了精力,必然不利于学习,必然严重影响功课学业。

二是对注意力的无情迁移。青少年学生注意力有效集中的时间在10-15分钟。线上学习期间,任何弹幕或消息都可能造成注意力分散。为了让学生在瞥一眼、浏览一下的瞬间抓住学生眼球,不良网络平台、手机软件在学生线上学习期间频频弹出图片或消息,甚至不惜以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直观视觉甚至感官的不良刺激,让学生注意力被强制迁移,不能静心学习。

三是对学生行为的无情误导。青少年学生极易模仿、从众,而网络世界的许多行为模式片面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无视社会公序良俗,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强的负面示范效应,令学生有样学样,严重扭曲学生灵魂,误导学生现实行为,而学生却往往不自知,让学生成为自认为特立独行实则害人害己、无法适应现实生活的“怪兽”。

四五是对意志和毅力的无尽折磨。网络世界充满诱惑,而青少年学生健康全面成长需要抵御不良诱惑的意志。网络平台和手机软件的不良运营,导致信息泛滥,到处充满不良诱惑,对成长中的未成年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带来无尽的折磨和极为严酷的考验。不少原本优秀的青少年学生因不抵诱惑,最终沦丧、堕落,荒了学业,废了前程,令人痛惜。

六是对价值观的无情扭曲。为迎合是非难分、曲直难辨的青少年学生求新、求异的好奇心和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化追求,刻意以标榜“新、奇、特”的、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非主流思想蛊惑学生,造成学生价值观的严重扭曲。相对而言,对于未成年学生正在形成中的隐性世界观、价值观带来的严重扭曲,远比对直观外显的行为扭曲更可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深入、更持久。

七是对虚拟世界的严重沉迷。网络世界隔频相望的交往背景因具有一定的环境氛围虚拟性和身份伪装性、不确定性,使彼此交往互动超越了来自诸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制度、规矩的自律、他律,容易让未成年学生在“安全”“自由”“率性”的交际或游戏中中暂时远离或忘却现实中的学业压力、家庭责任、社会道德,让他们在新鲜、刺激、过瘾的氛围(自我感觉)中走向沉迷,无法自拔。

八是对现实世界的严重背离。远离现实的网络虚拟世界迎合了未成年学生叛逆期的心理需求,过度宣扬无条件的自由、个性,导致未成年学生形成严重背离现实的思想、观念并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其语言、行为模式,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让个体的社会化出现困难。

九是对人生轨迹的严重扭曲。沉迷并游走于网络世界,让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人生轨迹由此发生改变,甚至被严重扭曲,走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期盼的反面,步入无法逆转的歧途。

十是对财商不负责任的误导。我们反对过度看重金钱、唯利是图的极端拜金主义,但也反对在购买游戏装备或者为主播打赏时“挥金如土”的另一种极端行为。而不良网络平台或手机软件的运营商,一面暗示青少年学生金钱不过是指尖下、键盘上一组游戏般的数字而已,应该“视金钱如粪土”,为他们充值、付费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唆使他们“挥金如土”, 一面却双眼紧盯着学生背后家长的钱袋子,全然不顾被孩子们指尖划过去、键盘敲出去的一组组数字尽是父母辛苦劳动换来的劳动果实甚至是养家糊口的养命钱、治病疗伤的救命钱。

家庭、学校、社会都期盼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清朗网络环境,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平台及手机App[运营行为急需及时、有力的长效规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