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这些野花野果野根你们吃过吗

生在乡村的孩子,有很多乡野的乐趣。

譬如,随手就可以从野外获得很多天然的吃食,不仅有蛋白质充足的肉食,像河里的鱼虾,树林里的知了猴,树上的知了,篱笆上的瞎撞子,豆地里的豆虫山上的蝎子,以及蜂窝里的蜂蛹等等,还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各种野果、野菜和野根。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我小时候吃过的野果、野菜、野根,排序不分先后,想到啥写啥。

第一种:白茅草根

小时候,村东岭的大石汪边上有很多茅草,最爱长在斜坡上那些。秋天待茅草上面的叶子枯黄,拽着茅草根部,顺着斜坡,便可拉起一段段嫩白如玉的茅草根。

茅草根是一截一截生长的,犹如微型甘蔗,水分多,甜度高。挖上一把,洗净攥在手里,一根根地咀嚼,一股清甜自然的味道,至今难忘。

第二种:野生白蒜

在我们村,白蒜一般生在村北树林里,有些也长在东岭的荒地上,地上的叶子类似小香葱,地下根部结圆溜溜的小白蒜,大小如花生米一般。

树林的沙地里,可直接拔起,清洗一下,摘掉叶子干枯的部分,像择韭菜和小葱一样,扒掉一层白色外皮,连绿油油的叶子一起卷到煎饼里,再放几枝子香椿芽,于是,一股田野的味道就被包进煎饼里去了,辣中带微甜,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野韭菜

很多人以为野韭菜就是上面所说的白蒜,其实不然。我见过的野韭菜都是长在山上的。

春天新发出来的野韭菜比自家种的韭菜味更足,更香,老家人说山上的野韭菜有股“膻味”,足以说明野韭菜的新鲜野味。

小时候跟着姐姐那帮大孩子去山上挖过野韭菜。有一次非常惊心动魄,姐姐挖野韭菜的时候,一不留神,脚底打滑,从山上滚下去了,滚了几十米,被一块石头挡住了,也算命大,居然有惊无险。

野韭菜好吃,但是想吃到,也实非易事。

第四种:酸枣

每年初夏,在山上的酸枣还是绿油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爬山去摘,一直摘到中秋节,酸枣红红的。

酸枣开花色微黄,结果初如米粒,渐渐长大,成熟后大小或如豆粒,大者或如花生。新生的绿油油的酸枣一股青帮味,粘糊糊的,甚至稍微有点苦涩,随着酸枣由青转黄白,再整个红透,味道也由无味到酸至甜脆。

酸枣是小时候吃过的最多的野果了。

第五种:小棠梨

去山上摘酸枣的时候,总能碰到野生棠梨树,最喜欢那一树滴溜当啷的小棠梨。棠梨不像酸枣,不熟的时候吃起来是很涩的。从树上摘下来后,一般不能立马就吃,要拿回家放锅里煮熟再吃。

煮过的棠梨,面面的,只有一股野果的清香味,酸甜味都没有,但在物质匮乏的当年,却觉得它们非常好吃。

不过据说深秋经霜打过的棠梨最好吃,遗憾的是,深秋时节正是农忙时节,小孩子也要在家帮忙秋收,没有时间去上山去采摘。另外,我们村的山是隔河相望的,要上山就得先淌河,因此农忙过后,天冷水凉,山也不能随便去了。

第六种:软枣

说到棠梨,就想起来软枣,山顶上有几棵软枣树。每次看到都会垂涎欲滴,只是软枣也要深秋成熟后,暖熟之后才可以吃,因此山上的软枣只能相见却不能吃到口中。

印象中我家隔壁老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软枣树。小时候是吃的软枣大都是别人给的。一颗软枣入口,甜甜的,稍微有那么一点涩味,滑滑的,特别喜欢那个软枣核在嘴里的感觉。

软枣也好多年没吃了。

第七种:拖盘(野草莓)

拖盘是老家人的叫法,是一种味道甜美的浆果,很多人叫这种浆果为野草莓。这种拖盘(野草莓)要和另外一种叫做蛇莓(我们老家叫它鱼眼)的野果相区分。

老家的拖盘大都长在荒岭上,成熟的拖盘味道酸甜可口,非常好吃,但鱼眼(蛇莓)却被大人告诫说有毒,因此总是敬而远之。不过听朋友说,她吃过,但我想即使没毒,味道也绝对没有拖盘好吃。

下面四张图片中,前两张是拖盘,也就是野草莓,后两张图片是鱼眼,也就是蛇果,乍一看很像,细看还是有区别的。

(拖盘也叫野草莓)

(拖盘也叫野草莓)

(鱼眼也叫蛇莓)

(鱼眼也叫蛇莓)

第八种:桑葚

桑葚就不用说了,现在都已经成为正经水果,在水果店出售了。小时候吃的都是从树桑树上摘下来的,个子比较小,没有现在店里出售的大,但自然成熟的小桑葚,却甜死人。

第九种:酸溜草

酸溜草有两种,一种是三叶草,也叫醡浆草;还有一种叶片狭长,类似毛耳朵,叶面上长有绒毛以及黑斑。

第二种我们就叫它酸溜子,有些地方叫酸不溜。这种草和蓼子很像,但是完全不是一个东西。蓼子叶片更细长一些,虽然也有黑斑,但却没有绒毛,味道自然也是不同。

蓼花常见于湿地水边,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晏殊的《浣溪沙》有中有:“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红楼梦》里也有蓼汀花溆之说。

但如果按吃来说,蓼子却是连牛都不吃的,有股不好的辣味。小时候有一回割牛草,误把蓼子当草割回家,父亲说,这是水蓼子,牛不吃。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沟里有那么多没人割呢,而且我割它们的时候,眼睛辣辣的。

扯远了,两种酸溜草,都是酸酸的,非常开胃,味道极好。

(酸溜——三叶草)

(酸溜——酸不溜草)

(蓼子)

(开花的蓼子)

第十种:灯笼

灯笼结的果实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吊在植株上,东北称之为姑娘果,不知道为什么它在东北被叫作姑娘果,感觉还是我们叫的灯笼果更形象。

小时候在玉米地里经常见到灯笼,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灯笼也跟着成熟了。成熟后的灯笼外壳渐渐枯黄,似一层白白的纸包着里面的黄澄澄的小灯笼果。

灯笼果吃起来味道酸甜可口,是一种多汁液的浆果。

第十一种:胭蕾(龙葵)

龙葵,老家话叫胭蕾。

植株及叶子和辣椒相似,开白花,结圆果,大小如豆粒。小时候觉得胭蕾和灯笼(姑娘果)类似,有点分不清,只有结果了才知道,没有外皮包裹的是胭蕾,有外皮的是灯笼。

熟透了的胭蕾,吃到嘴里都是黑紫色的浆汁,一股奶奶的甜。

第十二种:野生荸荠

野生荸荠就不用多说了,我专门写过一篇挖荸荠的文章。

儿时的荸荠,故乡味道

第十三种:木槿花

木槿花有多种颜色,夏初开花,吃木槿花的时候也是抠知了猴的时候。大雨过后,去没人住的破院里搜知了猴,抬头却见开得正好的木槿花,摘几朵塞进嘴巴里,黏黏的,甜甜的,味道极好。

第十四种:苘麻籽

苘麻,苘麻的茎皮纤维可以用来搓麻绳。小时候经常在路边见到一颗两颗苘麻,开好看的黄花,结灯笼一样的果实。未成熟的果实里有许多白色的小种子,是可以吃的,味道淡淡的,甜丝丝的。

第十五种:山药豆

山上可以见到野生的山药豆,一嘟噜一串地挂在藤蔓上,小时候觉得这东西长得很有意思,它们像地下的果,却长在地上。每次见了就摘一衣兜,再一颗颗放进嘴巴里细品,粘糊糊的,还轻微有点麻。

第十六种:酒盅花

酒盅花,毛茸茸的像小喇叭,小时候不知道它们叫啥名字,总感觉这花毛茸茸的,有些怪。这种花是不吃的,只吸里面的花蜜,甜甜的味道。

第十七种:顶针花

顶针花,学名紫地丁花。

星星点点的地丁花,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慢慢吐出叶片和花蕊,开满沟渠,别样芬芳。摘一朵,放在嘴里,黏黏的,一股春天的味道缠绕舌尖。

其它什么榆钱了,槐花了,就不多说了,我也专门写过它们,分别点击榆钱和槐花即可预览。

老家沂蒙山,山也清来水也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时候的村庄有山有水还有岭,植被丰富,因此野生的吃食也多,野趣也多。

现在想来,小时候真是小神仙一般的日子啊。

大家小时候还吃过什么野花野果野根,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