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平凡岁月(一):故人

无论您远走何方

老北京人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真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人生哲学,永远不烦躁,不起急,对生活总有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

故人

01

早些年,在村东头,一位约莫六十多岁的老头常年来此。稀疏而凌乱的头发,高颧骨,胖胖的脸阔而圆,干燥的皮肤下透着苍桑,一直紧闭着的嘴唇青而烈,他的肩膀很阔,走路厚重而坦然。老头常穿带领头的灰色布衣,深褐色的裤脚已开了些缝,尽管推着的老牌自行车在巷弄内时常哐哐做响,可手艺却一直没落下,在隐隐的灯火阑珊处如萤火般微微地兀自闪烁,叫人顿觉亲切。

他一来,将老牌自行车一立,拿下家伙件儿来。他总爱坐在那棵大柳树下的石阶上,那时正当盛夏,清晨落了场小雨,地面有些湿,大柳树分外翠绿。老头照例先燃着小火堆,孩子们看到后奔走相告,总爱甚至习惯从家里小心翼翼地拖些玉米粒儿,胆小如鼠却馋劲十足,蹩脚的小子总在路上落些玉米粒儿,原来是塑料袋漏了小洞。小家伙几个,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让老头接过手中的塑料袋或是提篮,明亮的眼神里闪着可爱,透着天真。

老头统统把收过来的玉米粒灌入烧得黑乎乎的铁质圆滚筒内。左手搭于滚筒末端的手柄,并一直转动着,宽厚而布满厚茧的右手托着长长的烟斗,嘴中吐出晕开的烟圈儿,好不悠闲。他深邃慈祥的目光时常瞄瞄烟斗,大拇指忽而捣捣碎烟片儿,时抬时落。一撅一撅的嘴角露出双酒窝,憨态可掬,与柳树梢滴落到地上砸碎的水滴一样,都是让人喜欢的样子。夏天的阳光似乎起了困意,一种含含糊糊的困意。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热爱生活、可爱的人——他忽而望望天空,出神地没有一丝忧愁,呆呆的,略有所思,间或逗逗身旁可爱的笨笨的孩子们。这一刻,他是幸福的。
差不多时候,他突然起身,掸去衣上的烟屑儿。招呼我们躲他身后,不无风趣地说道:“爷爷本事强着嘞,瞧好喽,看我七十二变。”说罢,不紧不慢拾起地上早摆置好的撬棍,右脚踩着铁滚筒,呈半弓状。砰……声音很大,他真的变出了一颗颗硕大的饱满盈实的爆米花,我们欢呼雀跃,像过年一般。此刻,太阳悬于头顶,老头满头是汗,心里却生出花来,那个盛夏,知了陪伴着爆米花老头和我们。后来的后来,几个夏天过去,孩子们都已长大,可老头却不见了,他再也没有来过,也许他永远都不会来了,消散在爆米花的美味里。
这是一个很长的梦,老头或许都从未出现过,我只不过不愿醒来而已……怀念村东头那阵阵熟悉的清脆的单车铃声,那棵老柳树下平滑的石阶,那声悠长而回味无穷的砰砰砰的声音,还有那些年回不去的盛夏与少年。

02

1996年,外公中风,从信用社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左侧从手到脚皆失活动能力,幸而,锻炼锻炼,还可拄拐缓慢行走。

我几乎是外公外婆养大的,与他们自是亲切。后院开个小门,撤了门栓,便是他俩的露天厨房,房外有个四方小院,自成天地,颇幽静,其间散落兰花、牡丹与月季,花间掩映着一把蓝色塑料椅。垒半尺高的假山,比我略矮几分,其下小池有鱼儿触水,偶吐出泡儿来。地面略湿滑,青苔可爱极了。隔墙是村中路,偶有村人打个照面,互道问候。外婆喜欢做饭之际,在柜上支台老式录音机,尽是济公的“鞋儿破,帽儿破……”

外公下床,拄拐笃笃,我掺着他坐到蓝椅上。临到中午,后院已被太阳晒暖和。外婆的饭也好了,有我爱吃的鸡蛋羹。

村西,一里多的山神庙那儿有位酿酒师傅,自家产酒品味淳香,外公甚爱之,隔些时日,外婆常去买些拿家做泡酒,添些党参、当归、五味子之类的。外公喜酒,时常清酒、泡酒呷着。苏东坡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外公可谓人生之乐俱在酒,然美酒怎肯孤独,亦要卷烟相伴,遂索性二者兼喜。

饭毕,外公准时打开收音机,听听今日新闻,又抿口酒,时光静谧且安逸。一眨眼,已是夕暮将沉。我把他掺回屋,外婆把饭放于床头黑柜子。外公这时耍起小顽皮,不想吃饭了,早已酒饱,酒香不怕肚子饿,实乃真事!

半夜,屋里橘黄灯柱散射,外公开灯,剥开柜上春城烟,抽了起来,我和外婆就睡在隔床,墙上黑白照片裹上一缕稀烟,淡淡的,一会儿又回旋至灯角,窗帘上投出个斑驳的光影。此后,一夜才安眠。

若天恩赐,晴空万里。外公也会出屋,到厢房里晒太阳,几个小辈常伴其旁。村南,包子铺刚蒸好一笼,大舅取回一份,清晨,肉馅儿包子呼呼冒热气儿。此间,再打壶醇香的酥油茶更觉享受。撑一长棍儿,在瘦高的圆木桶内上下拉窜,茶香、酥油味摇曳。几人谈笑,擒个包子,托碗酥油茶,大院的石榴羡慕得开了嘴,露出殷红的粒。

外公又给我们使眼色——打酒去,还特意咧下嘴,我们自然明白,多打点儿。步入中堂,揭去压住坛口的红布包,拎了酒吊子,伸进小口大肚之酒缸,提酒而上,太满了,一会外婆又得骂;太少了,又不好交差,干脆抖下一丁点。趁给外公打酒的间隙,我几个常偷抿一口,深深嗅上一嗅,那味犹今不可忘。

若外公身体还好,父亲常接他到我家。倘是今天来,外公定会控制酒量,若隔日,他可管不着什么,只怪酒香惹人迷,要是今晚不想吃饭,不必猜,必是乘风追酒去了。

外公常对儿孙道“若我哪天归去,你们喂点好酒,我又会活过来的。”然他终究没有醒来。蓝椅主人,已走了五载多。

高二那年,教师节放假,外公还是等齐了所有人,才走的。他双眼紧闭,大口大口地呼着气,嘴唇干裂,我多想扑上去,哪怕在他嘴边拭些酒,也能让他安然入睡去。小姨常说,她会时常梦见外公:有时干净利落,有时衣衫褴褛。而我不知怎的,五年来,一次都没有梦见他。

2019年春节前夕,大舅家杀猪请客,我又走进外公和外婆曾住过的房子。墙边几行字,歪歪扭扭的,凑近一窥,铅笔印下书着“还我青春”、“忍为高”,这笔迹已存五年以上。

悠悠岁月忍为高,还我青春从头转,外公曾道“响鼓焉用重锤”,酒中之客最终还是悄无声息地走了,然酒味犹香。

03

村里有一群人,我称其为“晒聊族”,顾名思义,就是靠墙根、排排坐石凳边晒太阳边闲聊之人,多为老者,尤以老太居多。

我们这儿,老头们则更喜欢咂着旱烟,到附近老协打麻将,或遛鸟,习长话短说,不大热衷闲言碎语。“晒聊族”渐剩老太太。

她们通常集于村口,或村中,一切热闹宽敞明亮地儿。赶集的,下田的,走街串巷的小贩……倘逢遇,一机灵劲儿,她们的眼花似全好,“走过那人是谁呀?”“他(她)要去做什么?”非逮问一清二楚才作罢。

我多从其旁经过,问候一句:

“晒太阳呢啊?天儿好了。”

“嗯,可不!”或者“去哪边啊?”

“嗯,干点儿活儿。”

我发现一有趣现象:村人打照面儿,启口,总两句亘古不变,“去哪儿?”“饭吃了吗?”或明瞅见他上街买菜,还问句“去买菜啊?”那人只得答:“嗯,去买菜,刚回嘞。”

天光清热,村口柳树下又聚群“晒聊族”。盛夏,柳叶已从早春的嫩青化成深绿,如墨般暗沉,这绿意,有一股直捣人的诡异气儿。老柳树皮苍松,轮廓虽未减三分,仍亭亭如盖,然老态龙钟依稀可见。

树荫下,几人在窃窃私语,又是风言风雨,家长里短。裹一圈的黑色头布下藏不住双白鬓角,肤色黑黄,暗沉有斑,嘴角皱缩,咳嗽一声,面容浮出一刀刀深深浅浅的皱纹,凝定住,一笑,又密密挤一堆儿,落齿漏风。蝉音悠绵,渺渺可闻的田野蛙声,风一吹,柳枝轻颤,阳光从叶缝间闪耀着碎光,抚她脸上,又舒展开。她忙闭眼,手中紧逮住拐杖置石凳上,双肘齐搭膝盖,身子向前倾,厚厚棉袄竟觅不出半毫驼背。双脚轻抖,头也跟住微摇,唇边吐出似猫咪的呜呜打鼾声。

当间儿,斜挎式小音响内倏忽蹦出白族调,一淹困倦与稀稀疏疏的说话声。有人唱念有词,轻轻复述,解疑释惑。间或搓稻绳,以捆扎农作物;揉大香,可赶集摆售,可作庙会祈福;打浆糊,叠元宝,作法事、祭祀仪式……

她们兀自倚靠在墙根,拄着拐杖,双眼定定地看着远方,那种凄凉与辛酸,可能没人知道,也许自个儿才懂吧!那里可以第一时间望见村里来了谁:会不会是离家多年的子女回家省亲;会不会是出嫁几载的女儿回娘家看望自己……

她或许很唠叨。她会在你下田赶不赢时,煮好饭,等你回家,尽管味道或淡或咸,不似当年;喂鸡喂猪,了却你的后顾之忧;烧水打扫,你回家时,能喝口热茶,住所清幽;娃儿们还小,哭闹不停,她会变戏法,像你小时候那般,一下不哭,糖很甜。

后来,你带着沉沉的、满满的一箱行装,匆匆上路了。在你飞得最高的时候,挣脱了一直牵着你的那根线。断了线——却放任了一只风筝的神游天地。

她笑了,也哭了。

她还是习惯到村头走走,闻闻你早已消失的气息;她还是在夏水汤汤的季节里,斜倚门旁,听听你穿着小雨鞋,在雨中踏踏而来的欢笑声;她还是喜欢不时拿出你心爱的儿时玩具,细细端详,当成宝贝,用布小心包裹,藏起来。她拨弄手指,一指指数着你有几载未归家了。

“叮叮叮”电话响了,那头传来你将回家一趟的声音。

她把听筒压在胸口,暗自窃喜一阵儿。

“别着急回家,在外边好好发展,家里都挺好,别太牵记。”银发却狂喜得变白了些,如皎洁月光。

(0)

相关推荐

  • 散文| 江永群 :无法找寻的印记

    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在无忧无虑中盼望中度过,而等到长大了又觉得童年的记忆是那么的美好.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读小学,每到暑假就被父母送到了外婆家,即现在的明东乡魏岗村,那时叫魏岗乡东风村.初到农村有点 ...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④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七)善良的外婆 记得有一年冬天,刚下了一场大雪,寒冷的早晨里,一个讨饭的叫花子来到外婆家,他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穿得破破烂烂的,胳膊上挎着破篮子,手里拉着竹棍,腰间束 ...

  • 散文《梦见慈祥的外婆》赵丽

    连着三天了,每晚梦见外婆.还是记忆中慈祥的模样. 大概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妈妈身体原因,把我送回兴县爷爷家生活.有一次外公回城开会,碰到爷爷带着我去单位,发现我瘦了好多,回家就跟外婆叨啰.外婆一听 ...

  • 左锋:外婆家的糯米酒

    邵东市人民欢迎你 外婆家的糯米酒 左锋 "米酒香,米酒甜,米酒酿好过大年."   一阵朴实欢快而又充满乡音的歌谣,如初涨的潮水把我的思绪推回了儿时的甜蜜时光.   儿时的我,是围着 ...

  • 清明祭外公外婆

    ​ 外公(1899-1971)外婆(1906-1980)本来无儿无女,人到中年收养了我的母亲,辛辛苦苦把母亲养大成人.操劳一生无怨无悔,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这个家,直到去世也没有享受一天的好日子.二零 ...

  • 【散文】回忆我的外公|许劲松

    回忆我的外公 ● 许劲松 我的外公生于1900年,卒于1986年,历经三朝算是高寿了.如今已去世30余年,我对他的印象逐渐模糊了.最近,因为与女儿同题作文,他竟在一瞬间闯入 我的记忆,流泻于我的笔尖. ...

  • 七房+外婆家的祖屋

    七房 大家不要理解错,这只是一个位置名称.这么多天,和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关于我和我家乡的故事.现在就说说家乡这小山村的历史,尽量简单些,其实我们村以前只是一个地主的大宅.当然并不是戏台被打死那一个.要早 ...

  • 乡村里的平凡岁月(二):旧事

    无论您远走何方 旧事 01 少时,家里只有手推车. 祖祖辈辈扎根故乡土地,耕耘着土地对我们的馈赠.每至农忙时节,通往村子与田野的土路,忙碌的都是手推车,它兴盛一时,充盈着泥土味与稻花香.炎炎夏日,农人 ...

  • 乡村里的平凡岁月(三):小趣

    无论您远走何方 小趣 01 一草一木,皆有寄托. 家里种了些草木,更生气不少.正如叶圣陶先生在1931年9月所写的<牵牛花>一文里谈到过此事:"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 ...

  • 乡村里的平凡岁月(四):小餐

    无论您远走何方 小餐 01 柴米油盐出自元代兰楚芳的<粉蝶儿·恩情>"若要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用杀."多指一日三餐.又突然回落到&quo ...

  • 乡村里的平凡岁月(五):小憩

    无论您远走何方 小憩 01 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雨势也愈加瓢泼,从淅淅沥沥倏然化作骤雨狂泻,似一雨入秋.周遭的青山碧野间氤氲着一层层朦朦胧胧的雾气,很重,很深,叫人目光无法穿破,柔柔绵绵的,似温婉可人 ...

  • 乡村里的平凡岁月(六):小情

    无论您远走何方 小情 "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其实就是选对身边的人--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 ...

  • 乡村里的平凡岁月(七):小思

    无论您远走何方 小思 我们这里的土地一年四季更迭,不闲着,采收一季,忙种下一物.刚抽掉蒜苔,栽好烟苗,未及挖完大蒜,春蒜又得洗了.村里人的确很苦,得幸水源充足,然一些偏远山区只能挑水浇灌作物,我们算得 ...

  • "美丽乡村"里的平凡“美丽”——记瓜坡镇姚郝村好媳妇李晴

    导读 华州百姓讯:宋爱军 宋朝峰 报道  从小在杏林小涧头长大的李晴,当年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姚郝的杨建明,父母当年并不看好的这段姻缘,如今却被李晴经营的令乡邻羡慕不已. "妈,你坐这包动弹,我 ...

  • 多谢你如此耀眼,却做过我平凡岁月里的星辰

    "你还记得他吗?" "早就忘了". "可我还没有说是谁喔." 到现在不用羡慕别人了,我再也不用凭什么身份去靠近你了,再也不用找任何话题去接触 ...

  • 愿你懂得平凡岁月里的珍贵

    声音/乐乐 文字/Lina 这个周末,终于吃上了让我心心念念了好久的丸子汤. 澄亮的牛骨汤.翠滴滴的香菜叶搭配上圆滚滚肉丸子,咬一口唇齿生香. 这家看起来有些老旧的小食店,从我小学时就开在这个街角,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