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图文解说)
作者:雷锋
家乡:福建
来自:水电工之家总群
材料要求:
21.1.1 采用的型钢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21.1.2 当设计无要求时,采用的型钢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同时应考虑腐蚀的影响,一般不应小于表20.1.2的规定。
21.1.3 镀锌型钢,应采用热浸镀锌材料;金属紧固件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21.2.1 采用的型钢、铜排应调直或拉直。
21.2.2 弯曲敷设时,其弯曲弧度不应小于90°,不得弯成死角。
21.2.3 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
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21.2.4 焊接处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及时清除焊渣。
21.2.5 黑色铁件或焊接处应先除锈干净,再涂刷防锈漆2遍、银粉漆2遍。
21.3.1 支持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持件埋设深度不小于100mm,固定牢固;
2 支持件安装平直,其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为3/1000,垂直度每3m检查段允许偏差为2/1000,但全长偏差不大于10mm;
3 支持件间距均匀,其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直线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21.3.2 引下线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路径按设计的位置,随建筑物由上而下沿支架敷设,逐点固定,直至敷设断接卡处,并用镀锌螺栓将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可靠;
2 引下线的垂直允许偏差为2/1000;
3 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面上1.7m(断接卡以下)至地下0.3m的一段引下线采取保护措施;
4 为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和接地线的连接情况,在每根引下线距地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采用热镀锌扁钢制作,且尺寸符合要求。
21.3.3 引下线暗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每组引下线不得少于2根不小于φl6mm及以上的对角主筋或4根不小于φl0mm及以上的对角主筋;
2 敷设时,随柱内钢筋逐层焊接至顶层,在顶层处柱内2根或4根对角主筋并焊后引出一定长度的不小于φl0mm镀锌圆钢,与屋面避雷带连接;
3 主筋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或套筒连接(冷挤压连接、螺纹连接)时,在电渣压力焊的接点处或套筒连接处,可不做引下线跨接焊接;
4 接地电阻测试点按设计要求设置,测试点宜暗设在86H60接线盒内,盒子与土建外墙装饰面齐平,待外墙装饰完后,盖上带有接地标志“ ”的白色盖板;测试点高度一般为室外标高300~500mm。
21.4.1 室内接地干线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2 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为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为10~15mm;
3 明敷设接地干线敷设平直,水平度与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2/1000,但全长应不超过10mm;
4 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宽度相等的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5 在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母线分段处、发电机引出线等需要临时接地的地方,引入接地干线,并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6 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内的入口处或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涂刷白色底漆后标以黑色接地标志“ ”;
7 接地干线穿墙或穿楼板时,加套管保护;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置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8 接地干线跨越门口时,暗敷设于地面内;
9 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等室内的接地干线有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其连接处应标有明显的黑色接地标志“ ”。
21.4.2 接地干线采用扁钢或铜排时,其弯曲应采用平弯、立弯或扭弯。平弯时,扁钢或铜排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其厚度的2倍;立弯时,扁钢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其宽度的0.5倍,铜排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其宽度的1倍;扭弯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扁钢或铜排宽度的2.5~5倍。
21.4.3 铜排焊接连接应按本规程第9.2.5条的规定执行;铜排螺栓连接应按本规程第9.2.6条的规定执行;铜排安装应按本规程第9.2.7条的规定执行。
如果您有问题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