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次《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不仅斗勇还要斗智

无论是游戏圈还是电影圈,原创系列里的第二部往往是最叫好又叫座的经典。比如游戏界的《生化危机2》、《街头霸王2》、《未知海域2》;又比如电影界的《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加勒比海盗:聚魂棺》、《战狼2》。这个规律甚为强大,以至于让我们可以充分地对一个原创系列的第二部寄予期待而不用担心失望。我们既然刚刚经历了符合规律的《唐人街探案2》,那么再迎接一款符合规律的《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创系列之所以大概率地在第二部迎来经典,是因为主创在创作第一部的时候,并没有被系列化所牵制。没有原著、没有前作、没有翻拍蓝本、甚至没有同类案例,既然选择了原创,就只能把创新搞到极致。对某个创新点的强烈追逐,令这些原创作品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可看性。同时,由于过于追逐创新点,这些原创作品往往在世界观的完备上缺失很多。再加上原创作品在争取资金上多半很困难(《阿凡达》除外),因此这些后来被系列化的原创首部大都是惊喜与遗憾并存。

这就给系列第二部成就经典提供了最大化的机遇。市场已经检验出了创新点的价值,也同样检验出了遗憾所在。主创要做的,就是升级创新点&弥补遗憾点。只要这两方面都实现了,成就经典自然水到渠成。前面提到的那些案例无一不是如此。作为原创作品的续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显然也寻着同样的道路而来。

终于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陀螺”是个脑洞清奇的怪才。他在《环太平洋》中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眼前一亮的新概念,同时也因为过于专注机甲打怪兽这一元素,导致世界观的架构略显突兀。“为打而打”成了该片惊喜之外的遗憾。作为续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在升级了机甲和怪兽间的斗勇之外,更是精心设计了外星怪兽与地球人之间的斗智。影片很多细节,也都用严谨的世界观予以了填充。

比如本作机甲不仅仅更高更大更强,还着重强调其双人神经元同步协作的操控方式。毕竟这种操控方式带出的,是关于友情、传承、信任的情感文戏。又比如怪兽不再只是单独的存在,而是来自于外星的一个拥有自己生态系统的种族。他们不仅有冲锋陷阵的巨型“战士”,还有负责其它工作的辅助型兵种。它们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突破地球的防御,展开强势复仇,更是运用了地球人人性上的缺陷。这可就太带劲了。面对这种“武能肆虐摩天楼,文能潜伏搞离间”的外星威胁,咱们的机甲战士们不仅得各展本事,更得团结协作。于是,这一战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机甲&怪兽组成的世界观的揭幕。以后,我们要习惯每两三年就得应对一次外星巨型怪兽的侵袭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