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贯通政策!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贯通两个体系是实现城市商品进农村、农村产品入城市的关键环节,既能保证日用品、农资及时下乡,农民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获得从城市网购的商品,也为农村农产品进入城市提供有效渠道,这是传统农业融入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

2020年,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和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1.79万亿元和1.63万亿元,收投快件超过300亿件。因此,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具有现实必要性。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拓展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举措。

岗位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是贯通两大体系的基础职责

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制约二者贯通的关键,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虚”和“实”两方面,“虚”强调互联网的接入和普及有待提高,“实”强调道路修缮和物流网点建设仍然不够。补齐基建短板,需要虚实结合,以实现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同步、协调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5.9%,较城镇地区低近24%。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对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站覆盖面积不够广,这使得农户无法加入到新型供应链模式建设中来,旧的体系仍有存在的土壤。此外,虽然全国建制村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邮,但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经营主体分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以致成本较高、时效较差,不符合当前电商行业高水平服务质量的大环境,再加上某些地区县乡村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提高了物流网点的建设成本,也使得诸如冷链物流等对时效要求较高的新型物流形式无法发展。这不仅不利于地方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品牌打造,也不利于网络购物商品直达乡村。

为克服现有困难,应因地制宜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耕耘新型供应链土壤。

一是在互联网建设上要争取做到“全覆盖”,借扶贫政策之东风,加快偏远、贫困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使用许可证管理框架,鼓励私营部门在偏远地区投资移动网络。

二是在物流规划上要注重顶层设计,把县乡村地区物流设施的统一规划设计加入到本地区城乡规划的蓝图中,采用科学方法规划物流集散地的位置,积极推进偏远地区的道路修建工作。

三是在建设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对东中部地区鼓励积极加入市场化进程,引导企业驻村设点,对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予以专门的财政支持,由邮政部门承担职责,发挥末端物流的基础性作用。

拓展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是贯通两大体系的关键

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资金投入和分配失当是制约二者贯通的根源。资金投入的失当分别体现在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农民自有资金三个资金来源中。在财政资金方面,农村电商行业和快递物流配送行业获得的国家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力度不够、实际落地困难、缺乏激励性等问题,比如很多地区采用税收返还的机制,设立了比较高的返还门槛,难以切实吸引农民加入;在社会资本方面,大量存在的小型电商和物流企业主要面临融资途径少、申请难、成本高的问题。目前这些企业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有很多不确定之处,相关企业的资质、信用、管理水平不够高,同时规模较小,获得商业贷款存在困难,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也较少;在农民自有资金方面,主要是通过自主创业、民间金融机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融资参与,但存在农民积极性不够、风险利益不对等、农发行经营金融产品单一、过度市场化、服务三农的功能逐渐消失等问题。

资金分配的失当则体现在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多依赖于多层级供应链的实体销售,环节较多,其中大部分被零售企业占据,物流行业作为职能性部门存在,参与利益分配时处于劣势,缺少升级改造的动力和资本,使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的步伐跟不上农村电商体系发展的步伐,制约双方的贯通。

要解决现有难题,应积极吸纳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农民自有资金各方资源,引导资金注入处于劣势的瓶颈环节,促进两体系协调贯通。

一是财政资金方面,应优先采用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结合购买服务、直接补助等方式,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四个体系的搭建;

二是社会资本方面,应鼓励大型电商企业加入,积极推行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站等新形式,深入基层,既要推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又要调查农户的经营、信誉、经验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同时应推动农村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进农村使用试点等新形式,以多样的金融产品促进供应链内物流和电商各环节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两体系的连接贯通。

三是农民自有资本方面,要以财政手段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电商创业,敦促农发行留出专用通道服务农村电商,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平衡农民和民间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和利益关系。

四是引导资金分配方面,要使政策向新零售等新型产业模式倾斜,促使农产品流通环节扁平化,推动资本和利润流向冷链物流和运营平台等现代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促进运营平台物流信息的整合,引导产业链内的利益分配,促进整个农业产业链平衡健康发展。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贯通两大体系的保障

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二者贯通的要因。目前在两个体系的人才输送方面,大多数地区的重点在“引”,但对“育”“用”“留”三方面的重视不足,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输送机制。但即使是在“引”的方面,也存在地方政府重视政绩工程,过于强调人才的出身和学历,以致人才和目标岗位不匹配、人才和单位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在“育”方面,主要分为任用前的“育”和任用后的“育”。在任用前,现阶段既有的高校学科体系难以培养既懂农产品贸易,又懂前沿电商物流体系的人才,人才缺乏统筹兼顾的能力。在任用后,本地的单一行业从业者缺乏对新引进人才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的能力,不利于专业人才快速了解情况,展开工作,双方也不能彼此学习进步;在“用”方面,农村电商和物流行业往往具有一般基层岗位的特点,没有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流动机制,不能评估人才的工作成果,并让其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功用;在“留”方面,主要问题是补贴力度不足,人才不能得到符合其才能的预期薪资。

要摆脱现有困境,要从“引育用留”四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建立完善的人才输送机制。

一是在人才引进上不拘一格,既要吸纳“知识型人才”,也要吸纳“经验型人才”。利用好高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鼓励地方企业打开窗口,主动和相关高校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增进在校人才和业界双方的了解。同时鼓励城市相关从业者返乡,引导其找到农村地区两个体系贯通性相较城市地区的差距,用行业最先进的经验、技术和理念解决问题;

二是在人才的培育上要有的放矢,从任用前和任用后两阶段入手。在基础教育层面,各地特色高校要增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的交叉学科,针对中国各地区农村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培养适合当地发展的定向就业复合型人才,同时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定期要下到县乡村各级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进行培训和讲座活动,并听取和调研基层实际情况以供研究。在就职培训层面,敦促有条件的企业健全人力资源部门建设,建立完备的轮岗和培训流程,便于人才熟悉状况,展开工作,并给予人才足够的创新空间;

三是在人才的使用上要人尽其才。企业要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让新进人才清楚了解工作目标,衡量自身和岗位的适配性,同时要给予人才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尊重其能力和个性发展;

四是在人才的留用上要尊重市场,关心人才诉求,保证人才待遇。政府要建立服务对象清单,定期调研人才在创新创业、生活服务、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和问题,给予周到的服务,同时关注劳动力市场走势,及时调整人才补贴范围,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安居落户等各方面给予补贴。

无论是早年如春笋般蓬勃发展的淘宝镇,还是当下蒸蒸日上的直播电商,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但随着体量逐渐增大,应该重新系统审视现有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基本的原则和目标,从基础设施、资金、人才三方面,强化对贯通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政策扶持,鼎力支撑乡村产业的健康全面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