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说出万能公式:当孩子表达这个需求时,做家长的一定要警惕
来源: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
我家养着一只小猫,小猫很活泼,我们都很喜欢它。但喜欢归喜欢,有些事情还是不让它做的,比如上床。
它一上床,我们就轰它,它就装傻赖着不走,直到作势要打它,它才一出溜跑下床。
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我们还真打过它几次,但基本没效果。趁人不注意,它又跳上床。
不过,慢慢地,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只是有人在床上的时候,它才总想上床。
我们一离开床,它也腾地跳下床,我们去哪儿,不一会儿它就会跟过来,在我们周围玩。
时间长了,我们才发现,原来小猫也不是非上床不可,它只是想和人待在一起。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床上,所以它也想上来离我们近一些。
明白了它的心思,我们也变得心平气和许多,它跳上床,我们就把它抱下去,轻拍它一下。再上?那就再把它抱下去。总之,不再觉得是件麻烦事了。
我发现,小猫上床这件事很好地回答了一个家长很困惑的问题:什么是无条件接纳孩子?
很多家长对“无条件接纳”这件事总是心怀疑虑:
我要是什么都接纳他,那不把孩子惯坏了吗?
他做什么我都同意,那岂不是太无法无天、太任性了吗?
有此疑虑的家长,其实没有弄清无条件接纳的对象。
所谓无条件接纳,我们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需求,而不是孩子的全部行为。
也就是说,在感受和心理需求层面,我们是要无条件接纳的。
在行为层面,作为家长,在孩子正常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是负有责任的。
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还是需要纠正和规范的。
为什么要无条件接纳情绪和心理需求?
因为感受和心理需求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它存在了就是存在了——
就像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这个饿和困,就是一个客观存在,你没法说它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既然没有对错之分,所以,就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只有怎样,我才能接纳。只能是全然地接纳,并且正视这个事实。
我写稿子,小猫就守在旁边
就像我家小猫,它的心理需求是需要我们的陪伴,这一点错都没有。
在这个心理需求的驱动下,它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我们在哪儿,它也在哪儿;我们在床上,它也要到床上。
结果,这个上床的行为就成了“问题”。
其实,这个行为只是为了满足它的心理需求。
当我们眼中只盯着这个行为,就会想方设法消除它,比如呵斥、揍一顿。
但当我们看到它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就多了一份理解,不再认为它是屡教不改、故意捣乱,也就调整了我们的应对方式。
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情绪、感受和心理需求的驱动,小猫如此,人更是如此。
只不过,有些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用行动表达我们的情绪和心理需求,而有些时候,我们下意识地会用变形甚至相反的方式来表达。
之所以说“下意识”,是因为我们自己压根都意识不到我们这么说、这么做是在表达需求,好像不由自主就那么做了。
所谓成长,就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心理需求,接纳自己的情绪,有觉察地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
我曾经讲过一个案例。
孩子总是要东要西,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缠着妈妈要买点东西,比如一支笔、一把尺子,不买就哭闹不休。
妈妈不胜其烦,觉得孩子真是蛮不讲理,明明这些家里都有,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小就要这要那,长大了还不得要房要车,欲望越来越大,那还了得?
一想到这些,妈妈就坚持不让孩子的愿望得逞,还用种种看上去非常正当的理由说服他。
结果,孩子根本听不进道理,更加胡搅蛮缠。
小猫很少喵喵叫,总是用行动表达:我想和你在一起
看上去,孩子的行为确实有些无理取闹,妈妈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行为往深里看,就会发现,孩子的内心有着强烈的需求,那就是——希望得到妈妈的爱。
在孩子的逻辑里,妈妈答应给我买东西,就说明她是爱我的。她拒绝我,就是不爱我。
那把尺子那支笔,就是妈妈爱我的证明。
这样的逻辑看上去根本站不住脚,但是,潜意识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它就是形成了这样一个变形的表达。
如果这位妈妈听说了无条件接纳,就会很困惑:
难道要我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这种行为吗?他要什么我就给他买什么吗?这样做不会把他惯坏吗?
如果我们只关注行为层面,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即便勉强自己去接纳孩子的行为,也是带着很大的抗拒,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爆发。
只有透过行为,看到孩子实际上渴望的是妈妈的爱、允许和认可,才会对他的行为有了更多的理解,
有意识地用各种方式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表达对孩子的爱。
同时,当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他就不再千方百计想着去验证了,之前的行为也就失去了驱动力。
这个时候,对于孩子和妈妈来说,买不买尺子已经不重要了,买也可以,不买也可以,所谓的问题自然而然不再是问题了。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都有哪些呢?
一般来是,无外乎这几大块:安全感、爱、价值感、被关注、被认可。
这就像一个万能公式,当孩子的行为发生偏差,就可以套用这个公式,看看他的行为到底在表达什么需求?
另一个问题:如何能够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呢?
这就需要我们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多和自己的内心连接。
从日常小事做起,练习觉察我们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背后隐藏着什么心理需求,表达着什么情绪。
当我们能够清晰地觉察自己,感受自己,也就能够更好地看到孩子、感受孩子。
当孩子的心理需求被看到、被满足,他们发生行为偏差的几率就会减少很多,也会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导。
所以,当我们在为孩子的“问题”苦恼的时候,不妨让自己平静下来,用心感受一下,孩子是在表达什么需求呢?
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这里。
来源:凌想,橙子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著有《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