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耳石症”中药治疗医案举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辨治体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称“耳石症”,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病种之一,是一种因头位改变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的特点。西医治疗首先采用管石复位,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治疗,虽然显效,但复位后残余症状消退较缓,而且易复发。通过对本病的不断认识,笔者运用中医理论指导,探索用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医案举隅
案例1:患者,女,54岁,2018年1月14日初诊。主诉:眩晕3个月,加重1周。患者于2017年10月某日突发眩晕呕吐,到某三级甲等医院检查治疗,诊为“耳石症”,住院治疗10余日,好转出院,但仍有头重,走路不稳。1周前眩晕加重,在家输液(药物不详)效果不显而求诊。刻下症:卧时眩晕,右翻身时眩晕重,持续约1min眩晕消失,站立时无眩晕耳鸣,前额头胀疼痛,颈项不适,入睡困难,纳可,二便正常,舌红,齿痕舌,苔薄,脉沉弦。西医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风火相煽。处方:天麻12g,钩藤20g(后下),煅石决明30g(先煎),栀子10g,黄芩片10g,首乌藤20g,怀牛膝10g,盐杜仲10g,干益母草15g,桑寄生10g,茯神10g,葛根15g,7剂(以上为颗粒剂)。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开水冲服。2018年1月21日二诊:患者眩晕消失,头脑清醒,颈项好转,前额略头痛,凌晨2点醒后不易入睡,舌淡紫,苔白,脉沉弦。药已对症,上方加白术10g,丹参20g,化瘀祛湿,7剂,用法同前。后随访诸症消失,未再复发。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本例患者眩晕头痛且胀、耳鸣失眠、脉弦,符合肝阳上亢、风火相煽病机,故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为君;石决明,咸寒,质重,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可加强平肝息风之力;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共为臣药;杜仲、桑寄生补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折其阳亢;益母草活血利水;茯神首乌藤宁心安神葛根解肌止痉。诸药合用而效果显著。
案例2:患者,女,45岁,2018年3月21日初诊。主诉:眩晕呕吐5d。患者曾于2017年7月出现眩晕,在某医院检查治疗月余,症状消失。5d前晨起时,不明原因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出虚汗,恐惧紧张,至某医院静脉输液治疗4d,仍眩晕而来诊。刻下症:躺下时略微眩晕,右侧翻身时眩晕较重,约2min后眩晕消失,左侧翻身眩晕轻,伴有恶心、出汗、心慌,不敢右侧卧;站立时无眩晕,伴恶心,头重脚轻、头昏,肢沉乏力,活动出汗,纳差,失眠差、梦多,二便正常;月经提前、量少、色淡,白带色白、量多。舌淡红,齿痕舌,苔白厚腻,脉弦缓。西医诊断: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虚兼痰湿上蒙。方选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处方:清半夏12g,白茯苓20g,陈皮12g,生白术10g,天麻12g,黄芪20g,红参10g,干姜6g,黄柏6g,六神曲10g,麸炒苍术10g,甘草片6g,泽泻10g,5剂(以上为颗粒剂)。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开水冲服。2018年3月27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眩晕消失,头重头昏、肢沉乏力、活动出汗、纳差、失眠差、梦多均明显减轻,白带减少,舌淡红,齿痕,苔薄腻,脉弦缓。药已对症,效不更方,取5剂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灵枢·口问》云:“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朱丹溪谓:“无痰则不能作眩。”此患者为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而痰湿内生,虚风夹痰,上扰清窍而作。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脾胃论》,原为痰厥头痛而设,其症状有眼黑头眩,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恶心烦闷,吐逆、兀兀不止,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身重如山等,这些描述类似“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之时症状。故选择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而未选程钟龄半夏白术天麻汤,重在补元气,健脾,化痰湿,定虚风。方中红参、黄芪白术补元气,养脾胃;半夏茯苓、泽泻、干姜苍术化痰饮,祛寒湿;天麻定风止晕;陈皮、神曲理脾化痰,消滞;黄柏降内伏之虚火。患者服后眩晕息停,诸证渐逝。
2体会
以上两例患者属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临床表现符合“水平半规管”管石诊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与“肝”“风”相关,多因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头部外伤所致;病理以气血亏虚、痰湿、肝阳上亢、瘀血常见;临床气虚,痰湿内阻,虚风上扰多见;肝阳上亢次之;瘀血少见;多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在眩晕诊断方面,中医对于眩晕发生时间、因何而发、有无规律性、眩晕的程度、诱发加重的因素等描述稍欠详细,在诊断时可以参照现代医学“眩晕”的诊断方法,有助于初学者及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治疗。治疗时,根据疾病的标本、轻重、缓急,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治。治疗谨守病机疾病以益气补血、滋肾养肝、健脾化痰为主,兼以息风。但应注意,本病易于跌倒,嘱患者注意头位变化,特别是低头、仰头易诱发眩晕,患病期间应避免开车、骑车、高空作业。此外,应避免劳累过度,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调节情志,也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调节身体,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总之,中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从预防、治疗到调养均有明显优势,应该大力推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杨兰芳 赵洪岳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萌水镇中心卫生院
(0)

相关推荐

  • 李氏砭法|砭治耳石症术后(眩晕症)

    耳石症从中医的角度属于眩晕症的范畴,中医对眩晕症的疾病讲究辨证施治,因此眩晕症在中医上根据引发的病因不同,分痰浊中阻,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风邪外侵等类型. 如何辨证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辨脏腑: ...

  • 关于“耳石症”,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是耳朵里有石头吗?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是指2到4周之内,即便不经过任何治疗,也可以康复. 阵发性是指发病过程时间很短,常常是数秒钟.数十秒,很少有超过1分钟的 ...

  • 耳石症之肝阳上亢证治疗方法:平肝潜阳,滋...

    耳石症之肝阳上亢证 治疗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 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方药:平肝眩晕汤.天麻,钩藤,菊花,桑叶,夏枯草,黄芩,郁 ...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鉴别诊断

    发表者:周良强 12471人已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tional vertigo, BPPV)是一种在头位改变时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 ...

  • 耳石症,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眩晕,快来了解一下

    <百姓健康> 每周一.二晚上八点三十分   准时播出! 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床上翻身或弯腰捡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好像周围的环境和自己都在旋转 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种眩 ...

  • 耳石症“克星”来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仪

    出现眩晕,是得了脑梗吗? 别担心!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发作时会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慌.出冷汗.手脚麻木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出现眩晕症状疾病很多,例如可能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即耳 ...

  • 五积散治疗腰痛医案举隅

    腰痛多因感受外邪.内伤或跌扑损伤导致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因气血亏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引起腰部疼痛不适.腰痛为风湿科常见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病等疾病.王莘智系湖南 ...

  • 脑病治疗常用中药药对举隅(摘要)

    临床中涉及脑病的中医病证很多,常见的有头痛.眩晕.中风.癫狂.郁证.不寐等,现代医学常对应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癫痫.更年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笔者处方用药时 ...

  • 小课堂 l 第十讲 张志礼教授治疗掌跖脓疱病经验及医案举隅

    小编说 晚上好~ 今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志礼教授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经验吧~多多学习,多多进步❤   张志礼教授治疗掌跖脓疱病经验及医案举隅 病因病机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发生在掌跖的慢性复发性.无菌性脓疱性 ...

  • 云南省名中医李琦:自拟银蒲八正汤治疗热淋医案举隅

    云南省名中医李琦:自拟银蒲八正汤治疗热淋医案举隅

  • 麦味参芪归芎汤治疗冠心病医案举隅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本病的治疗原则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而做到标本兼顾.在急性期,以祛邪为主[1],使通则不痛,其中以活血化瘀.通阳 ...

  • 黄振翘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案举隅

    高××,男,70岁,2003年4月17日初诊,腰酸乏力2年余.2000年10月发现血小板减少,当时为10×109/L,骨髓象:巨核细胞增生伴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产板巨)减少,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 ...

  • 从中医角度说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治疗医案(含国医大师邓铁涛甲减医案验方)

    甲减 甲状腺 邓铁涛 甲状腺功能减退 文章分为四部分 西医对甲减的描述. 中医对甲减的描述. 甲减的中医理论. 中医对甲减的治疗及医案. 第一部分:从西医角度了解甲减 来源百度健康医典 甲减:甲状腺功 ...

  • 经方治疗胎动不安举隅

    笔者近年来运用经方治疗胎动不安,获效良好.现撷其一二,介绍如下.   1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方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中,是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 ...

  •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 – 经方派

    作者: 梁知行 仲景之方,谓之经方,是仲景总结前人和他自己久经反复实践检验的效方.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虽寥寥数味却力专效宏,不仅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还被后人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