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十几年官司,我总结了这份诉讼秘笈!(建议收藏)

民事诉讼代理是诉讼律师的主要执业业务,根据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各地法院共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01.7万件,同比上升8.7%,其中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等案件111.1万件。

对于诉讼律师来讲,律师执业生涯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民事纠纷案件。尤其是刚入行的青年律师,在没有选定专业化发展方向的情况下,每天都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咨询。在咨询中获取经验以及在面对不熟悉的纠纷时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是青年律师成长发展的必备技能。

然而民事案件法律关系冗杂繁多,相较于刑事和行政案件,民事案件具有多样性、多发性及发展性的特点。

从案源的开拓到接待当事人、从对基本事实的认知到案件的法律比对、从拟写法律文书及准备代理意见到出庭应诉等,都时时刻刻在考量着诉讼律师的基本功。

因此律师若仅仅依靠单一的民事诉讼手段,往往无法全面的解决诸多复杂疑难的民事纠纷。如果无法找寻关键的突破点,转变传统的办案思维,便容易陷入止步不前的泥沼而一筹莫展,当事人对律师的业务能力也会产生质疑。

可惜的是现实中却有许多青年律师因为缺乏经验,没有形成正确的代理思路,导致面对案件时不能从容应对。

那么,民事案件究竟应当如何进行代理?民事诉讼律师一般都需要做些什么?

一、首先,律师要研判案件性质、证据材料并制定可行的诉讼方案。“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一项证据的运用影响到到整个法律关系的认定、影响到诉讼请求的支持程度。因此,律师在分析案件时,不仅仅要对法律关系准确定位,还要妥善运用证据和其他诉讼制度,对证明力不足的证据还要积极获取补正信息,为制定合理诉讼方案提供基础。

二、民事案件的代理,庭审至关重要,诉讼律师要极度谨慎的对待庭审庭审过程是对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予以分析并作出判决的过程,是有关诉的最关键的、最后的环节。

律师需要面对相对方诉讼方案超出自己预估范围的问题、面对相对方对法律理解适用问题、面对相关证据突然出现的问题、面对判断相对方证明目的并迅速做出质证意见的问题、面对相对方对己方证据的质证并做好法庭辩论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处置结果是影响法庭对证据及律师意见采信的关键。

第三,要理性对待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是委托人利益得以实现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律师要依照委托人的意思表示,及时提出执行申请,并向执行机关就可执行财产、执行方式、关联执行人等问题提出意见。

以上是律师代理民事案件的概括内容,这些环节并非在每一个民事案件的代理中都要经历,但对于从业律师来讲,即使不在这个案件代理中经历,也可能会在另一个案件代理中经历。因此,各个环节中的策略设计与操作技巧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

然而现实是绝大多数律所都不会系统地教律师新人如何办理民事案件。大多数新人律师都是靠自己野蛮生长。律师都有跌跌撞撞的自我摸索,至于说形成的办案方法、办案技巧,是否恰当,是否有针对性,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鉴于此,智元今日特地为大家带来课程《民事诉讼实战攻略》3天大直播!,结合老师多年实战经验,助你更好掌握民事诉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