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访1984年福安开放的三大寺院之兴庆寺

今日走访

1984年福安重新开放三大寺院之兴庆寺

前几天在编辑转发《新中国时期福安历史简介》时了解到,1984年6月26日,十年文革结束后的福安市首次重新开放溪柄狮峰寺、甘棠种德寺、溪潭兴庆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这也是福安佛教首批取得重新开放资格的三个古刹。笔者对其中的狮峰寺和种德寺已较了解,此前陌生的兴庆寺,决意抽空去走走。

昨天是入夏后首次39度高温的日子,今天酷热继续进行中。为避开高温时间段,笔者今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携程刘友踏上了前往兴庆寺观光的路程。兴庆寺位于我市溪潭镇磻溪村尾附近,刘友曾经去过。我们途经岳秀村附近时,炽热的阳光也一同到达这里:

这时候的人们多数还在睡梦中,周边的原野很宁静,只见早起的白鹭在溪面上觅食。岳秀脐橙是福安的优质水果,清晨经过这里,一路橙香伴随着清新的空气从敞开的车窗扑入,沁人心脾,很是舒爽。

我们在此稍作停留后,便继续赶路。沿着周华县道,穿过磻溪村,在村尾处就看到了路边的“兴庆禅寺”路标,目的地就在右边百米处,举目便可看到:

我们从路标处来到兴庆寺门前,看到该寺未建山门,也没有大门,觉得这座千年古刹还有待继续复兴中:

因为兴庆寺与罗江街道大留村有渊源,今天同行的刘友又是大留村人,他对兴庆寺的历史有所了解,便借此机会向我作了简单介绍:

大留村的大姓张氏,源自溪尾镇的下邳村。后来大留张氏有分支迁往附近的穆阳、甘棠及其可洋、溪潭西隐和现在兴庆寺所在地的磻溪等村。相传曾经在这里的张氏,枝繁叶茂很发达,其张公讳元,字则仁,乃忠臣之子、管兵元帅,当年逢“神人”指点后,将这里的风水宝地献出并兴建了“兴庆寺”:

刘友还告诉我,后来张则仁功就成神,因为兴庆寺与大留村张氏的渊源关系,现在大留村昭应宫里,还供奉着张则仁公的神像。

了解了这些相关兴庆寺的历史故事,我们一边来到了兴庆寺大雄宝殿前。该寺师父知道我们专程到访,还引导我们参观寺院,并介绍了一些建设情况:

据了解,兴庆寺始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距今已有1052年历史。曾经几次兴衰,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又历十年文革浩劫,原来的宏伟建筑已破败不堪。文革后经政府批准,重建古刹,因得周边远近信众扶持,目前已在原址上,利用原有六根大石柱中的四根,作为新大殿前的主柱,建成了大雄宝殿,以展示和保留古刹的历史痕迹,留予后人观光:

该寺目前还在扩建几座建筑,除已用的四根古石柱外,目前还有所余两根古石柱和一些古刹原有保留下来的历史石制遗物,均分散安排在寺院内各个角落:

今天适逢师父在整理古刹中的一些旧物件,计划封存处理,以防流失。笔者有幸为之留照,永作纪念:

悠远古刹,优美环境,正在续建,恩泽乡里:

愿古刹永放光芒,望世界和平共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