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
惠淑娅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聋校教材第五册第52页例4、例5,“做一做”以及54页练习十四第1、2、3题。主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与以前学过的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为有关“倍”的应用题教学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开始学习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难点,另外“倍”的概念又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因此课堂上加强实践操作有很大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A类: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能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B类:
1、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倍”的概念,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C类: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
1、课件;2、圆形纸片若干;3、挂图;4、蔬菜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乘法口诀的背诵。【进一步巩固、熟练乘法口诀,为以后打好基础。】
2、口算:
5×7= 6×5= 14÷7= 42÷6= 28÷4=
【进一步熟练乘法口诀的应用】
二、导入
1、猜年龄:
小华:“大家好!我叫小华,请大家猜一猜,我的妈妈年龄是多大?”
妈妈:“小华今年7岁,我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
【对于“5倍”是什么,学生不理解,此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倍的认识》,设疑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板书课题
三、新授
1、例1教学
(1)、出示例题
(2)、看图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
(3)、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 )个2根,
我们就说: 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
2、例2教学
(1)、出示例2
(2)、学生用自己手里的图片摆一摆,数一数、圈一圈。
第一行有( )个圆形 ,第二行有( )个圆形
8里面有( )个4
(3)引导学生总结: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3、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2)、让学生看图,数一数。
萝卜有( )个,茄子有( )个。
(3)、先用卡片动手摆一摆,圈一圈。
6里面有( )个3.
(4)、引导学生总结:茄子的个数是萝卜的2倍 。
四、巩固练习
2、课本“做一做1、2题。
五、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学习了之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六、作业
练习十四1、2、3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加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教学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数理,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 “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2、加强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练习题的选择,我在倍的认识中选择了几个典型的习题。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让学生说的机会还是少。对于每一次结论的总结,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常常教师的说代替了学生的说。这样虽然讲解很顺利,但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好的提升。
2、由于讲解的例题多,加之课堂中又有大量的学生实践操作活动,因此练习的时间显得有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