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熟读的辛弃疾《西江月》其实很多人至少有2处理解错了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应该就都背过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其中印象最深的2句,大概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而这2句里,“丰年”到底是“稻花”说出来的,还是人们说的,还是蛙说的呢?不光如此,其实本词另外还有2句,同样因为词人的创作技巧而存在类似的疑问。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早就烂熟于心的作品。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又名《江月令》、《步虚词》等,这是个极受当时文人欢迎的词牌,双调50字,上下片同调,各片第2、3句押平声韵,第4句又押原韵的仄声韵。平仄通押的情况阻挡不了文人的热情,诸多“大咖”都有《西江月》作品。
此前曾介绍过辛弃疾另一首《西江月·遣兴》,由于该词上下片前2句都没有使用对仗,故此并没有进行介绍,实际上无论是按词谱,还是依该词调的作品来看,各片前2句通常都使用对仗,今天这首《夜行黄沙道中》同样使用了对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本词题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城西。首2句词人就描绘了一个清风明月之下的夏夜,大概开始的时候明月被乌云给遮住了,现在努力从云里面跑了出来,月色一下将在大树斜枝上已经入眠的乌鹊给惊动了;一阵阵清风拂过,大概是这凉爽之意将树上的蝉给吓到了,以为秋天都快来了,大半夜的拼命在那里鸣叫。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今天题目中提及的,第1个疑问。是不是还依稀记得当年的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内容?是的,这“丰年”,不是农人们说的,也不是稻花说的,这2句应该这样理解:在稻花香里,听着那些青蛙的叫声一片欢腾,呱唧呱唧,嗯,就是呱唧呱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一定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之所以这样理解,并且应该最为接近词人的创作原意,是因为这2句使用了倒装,而且不是普通的整句倒装,而是将“说丰年”这3个字,安置到了“听取蛙声一片”前面。这里不仅仅因为“说丰年”放在第4句合词律,并且让后1句“片”与“年”形成平仄通押,还有一个词人的修辞技巧在其中。至于为什么这么说,等一下看下片最后2句的情形就能明白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没有真切的野外的体会,是绝不可能写下如此精妙的句子的。唐代诗人卢延让有夏夜《松寺》诗,其中有“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即便同样夏夜出行的人,又能否化用到如此不着痕迹,又是否恰好能够遇上有乌云,有月亮和星星,正好又遇上零星雨点的情形?这世上恰好有一个辛弃疾。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2句与“说丰年”2句存在的情况相像,但是使用的手法又稍有差别。“说丰年”2句是这3个字组成的一个短语,本来应该是“听取蛙声一片(像)说丰年”,现在这个被词人用了个倒装的手法,放在了“稻花香里”后面。
而现在这2句,同样使用了倒装,只不过这一次由于“旧时茅店”就在“社林边”,因此词人使用的是整句倒装。也就是说,这2句话的意思,不是在“社林边”,“路转”之后“忽见”了“溪桥”,而是在“溪桥”那里“路转”之后,再次看到了“社林边”的“旧时茅店”。词人应该到这家茅店打过尖儿或者住过店,现在可能还是想在这里歇息一晚,明日再走。
明白了上下片在同样的位置,同时都使用了倒装的手法,那么上片2句以及下片2句句意的确切理解,就不会出现偏差,同时也能从中明白古时文人赋诗填词时的一些修辞技巧,不光能够让句子合律,而且运用过程中让句子更有诗情画意,看似费解的句子,了解了相关的修辞手法之后,再去读的时候,就会发现不仅美,还能领会到其中的另一种意境。
今天想到这首读了很多年的《西江月》,倒也不算是突发奇想,而是发现很多人对于这2处,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但又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熟悉古人在诗词中运用到的所有修辞手法,只好在遇到某一个情形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不仅对我身边的人有用,当然也希望对喜欢读诗词的朋友有一点帮助。
这首词没有生僻字,也没有用生僻的典故,字面意思也较容易理解,但这样的作品能够传诵千年,绝不仅仅因为简单、平白如话,而更多的时候是使用了各种修辞技巧,从而让整首作品“活”了起来。从这一点来说,读同一首诗词的每一遍,都可以换个方式去了解它,方式越多,你对这首作品了解得才会更多。
在这首词中,至少使用了省略、拟人、倒装、比喻等修辞手段,再加上点化前人诗句,反而在这个场景中,运用得比《松寺》中那种诙谐的场景还要让人心折。只要了解了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运用,再揣摩作者的艺术手法,理解类似今天这2处句子就不会出现偏差。而想要学习这些,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