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七分饱
不约而同都到了该保养的年纪
朋友圈里各种养生的汤就没凉过
总有人在你不经意的部位找到最夺目的养生理论
七分饱是最常见的养生说辞
对于吃和饱这件事
这世上活着的人
按照年岁
大概分这么三类
一类是70岁左右
受生活年代的影响
对于食物的爱惜
是发自内心的
流传最广的一种描述
是能把掉到地下的米饭捡起来吃了
或者看到晚辈浪费粮食
非打即骂
无法容忍
(有时候我也想
如果掉到地下的都能吃
那别人掉到桌子上的
或者留在碗里的
一定是更能吃
只要没有发生大面积的碗中夺食
看来他们这对粮食的爱
还不是真爱)
这代人对于吃和饱的看法
远不及“饿”来得深刻
他们也无需养生
因为能活到现在没被艰苦岁月折腾死的
通常不养生也没事
第二类是我们这种45岁上下的人
你说没吃过苦吧
好像也赶上过物资不足的尾巴
你说生活不富足吧
成年后确实没再为吃和饱发愁过
对于我们这类人而言
平日对吃和饱的计较
其实是对病和亡的恐惧
我们制造污染也自受其害
还没成中产
肚子已经像快生产一样
什么富贵毛病都不会少
吃药和吃饭
变得同等频繁
在我们这代人的需求下
药店也发展得如超市一样
进去是每人提一个小篮子
出来时都是一大堆各色药片
对于不能死
不敢病的我们而言
如果能靠吃来解决所有问题
当然是最好的选项
肉体和心灵的健康鸡汤
就这样
多是我们这代人传播与喝了
第三类是90后
到这一辈从生下来
就已经没有吃的危机
对于食物
只有好吃和不好吃的记忆
在同样卖一百多元的电饭煲和一杯茶面前
他们多会选择一杯茶的优雅
食物已经不再是个性的标签
稀缺性和环境才是
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熊猫而言
七分饱
是一个迷一般的存在
吃竹子七分
还是吃红烧肉七分
吃一碗已经七分了
还是吃两碗才七分
胃袋的弹性
让这个刚性指标
显得更难控制
比较准确的计量办法
应该是吃到饱了以后
再吐点出来
吐也要控制力度
别吐成五分或者八分了
到都养生的时候
饭店也必须要开辟一片七分饱VIP呕吐区出来
确保每个食客的健康
又到早餐了
我看着手里的竹子
决定把眼睛眯上三分之一
吃不成七分
先看成七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