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为什么能成为经典?背后是一个父亲的反省
因为一部《傅雷家书》,傅雷傅聪父子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12月28日,86岁的“钢琴诗人”傅聪,终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国仓促辞世。
抛开政治因素,我们以《傅雷家书》为切入点,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傅雷对儿子的教育中,有哪些值得广大父母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1. 童年的不幸和母亲的严苛教育
傅雷的童年是不幸的,4岁那年,父亲傅鹏飞被诬陷入狱,受尽折磨,郁闷去世。而家中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则因母亲四处奔走救夫,无人照看而意外夭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家庭的变故对年幼的傅雷来说是巨大的心理创伤。父亲被诬陷折磨,弟弟妹妹又因此夭折,傅雷愤怒、耻辱、恐惧的情绪非常强烈,对他性格的养成影响巨大。
同时,遭逢大变的母亲将唯一的希望全寄托在傅雷身上,不仅希望儿子成材,还有复仇的希望,所以母亲对傅雷的教育是非常苛刻、极端的。
“温习功课开小差,母亲会用点燃的蜡烛头烧烫他的肚皮;在外面贪玩回家晚了,被母亲用包袱皮捆绑,要把傅雷扔到河里去。为了逼迫儿子上进,母亲还试过在家上吊,以死相挟……”
在这一过程中,母亲有给傅雷带来大量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导致的结果是,虽然傅雷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也养成了暴躁、乖戾的性格。
实际上,这种性格是因为遭受大量创伤后,出现了偏执型和强迫型的人格改变。
一方面,敏感多疑,偏执固执,在学问方面有所成绩后,自以为是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母亲的强迫型人格,对他也造成了强迫型人格改变:事无巨细,对细节极其挑剔,追求完美。
这两种性格特质,让傅雷长大后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可以想象,当他看到社会不公,看到有人被诬陷折磨,幼年时因父亲去世的心理创伤瞬间被激活,愤怒无以复加。
当年他参加五卅运动,在街头演讲游行,对抗不公,或许就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动机。
傅雷15岁前叫“傅怒安”,热衷篆刻的远亲张愚石回忆,他拟改一单名,“我两人共认‘怒安’二字,取义《孟子》‘文王一怒而天下安’之句,俗谓大发雷霆为之怒。我提议以雷为名,如是名与字可相得益彰,君欣然从之。”
冥冥之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和性格捆绑在了一起。
在那个时代洪流中,傅雷的性格特质也成就了他的事业,让他变成了英雄。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傅雷在WG期间,遭到四天三夜的折磨后,因为原生家庭和时代的不幸带来的心理创伤再一次被激活,不堪忍受屈辱最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自杀。
2. 傅雷的反省和改变疗愈儿子的心理创伤
成家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母亲的模式。
一方面,他望子成龙的心理非常强烈,同时意识到孩子在钢琴方面很有天赋,自身也跻身社会名流,加上他自身偏执固执的人格特征,缺乏反省能力,他可能认为是妈妈的严苛教育模式成就了自己,所以他的孩子也要用这种方式,方能成才。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因为偷懒或者爱玩的天性,有时候松懈了,父子之间就会发生一些小冲突,导致心理创伤被激活,容易情绪爆发。
邻居曾回忆,自家佣人会听见傅雷大喊大叫、扔东西或打自己的两个小孩。佣人们私底下用上海话说傅雷是个‘神经病’。傅聪练琴一走调,傅雷就会冲下来大骂儿子,甚至抓着傅聪的头往墙上撞。犯错的傅聪还曾被傅雷绑在家门口示众,只为教育儿子长点记性。
在家书里,傅雷是一个挑剔又啰嗦的父亲,对儿子管得事无巨细。从写信的时候字要多大,邮票贴在哪里,到吃西餐时刀叉不能发出碰撞声,进屋时不能只脱大衣,不摘围巾……即使他们相隔重洋,即使傅聪已是20多岁的成年人。
导致的结果是,傅聪又遭受了大量来自父亲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作为傅聪来说,因为父亲是个名人,有权威性,面对父亲时更多的是害怕和恐惧,也可能有愤怒和埋怨等负性情绪,导致傅聪胆小怕事,做事谨小慎微。
傅聪留学后,是父子关系真正改变的开始。因为想念,傅雷通过家书流露出真正的父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对傅聪来说,因为父亲不在身边,原本害怕恐惧的情绪变弱了,加上身处异国他乡,能更多地感受到父亲的爱。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傅雷开始反省,意识到自己对孩子造成虐待,通过书信的往来,体现出父亲温柔、关爱的一面,对生活,感情、事业、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关心,把自己的反省娓娓道来。父子间家书的往来,疗愈了傅聪的心理创伤。
希望广大父母有时间可以看看《傅雷家书》,近距离感受到一个父亲的反省和改变,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所帮助,给孩子一个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