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家族:一个小国的霸主,彻底改变日本历史
说起日本的历史,波多野家族可以说是很出名的,毕竟面对敌人的强大的炮火,能够咬牙撑下来的为数不多,而且最终还导致敌人被反杀。波多野家族可以称得上是一战成名,从这之后,后人才慢慢地对这个家族有所研究,也因此拨开了这团迷雾。
波多野家族原本就是一个贵族,是武将藤原秀乡的后裔。藤原秀乡因为参与大化改革立功,因此被天智天皇此行藤原。而藤原秀乡的儿子藤原不必等生下了四个儿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家族的不断分裂,最后波多野氏就迁居到了丹波国。这个已经没落的家族在历代当家人的发展下,最终成为了丹波国的豪族,所以说到底,其实波多野家族本质上就是一个落魄的贵族的后裔。
要想说波多野家族的发展史,那还得追溯到日本历史上11年的动乱,有很多人在了解日本历史时,很有可能会忽略这一段,因为其中发生的事情过于杂乱而且除了“应仁之乱”外,其他的也并不是很出名。但是这段历史直接关系着日本历史新时代的开启,也就是日本战国时代开始前的11年。
在这十一年期间,室町幕府的内部发生了动乱,起因是继承人的选定。室町幕府的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由于没有子嗣,因此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弟弟足利义视,但是足利义政的妻子日野富子却不同意,日野富子觉得把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正确的。于是她生下了儿子足利义尚,想让儿子继承将军的位置。就这样,两家人因为继承人时常发生矛盾争吵,关系也日渐疏远,但他们都忽略了外部虎视眈眈想要夺权的势力,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战争。但奇怪的是,原本只是家族之间小范围的动乱竟然慢慢扩散到了全国,最后还导致全国都发生了战争,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应仁之乱”。所以这段历史也挺莫名其妙的,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战争突然就蔓延了。
在这场权利斗争中,牺牲最多、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了,他们只能任人支配,上头有什么命令他们就只能照做,违抗命令是死,跟敌人对战也是死。长达11年的战乱,让原本安居乐业的百姓直接遭殃,城内的繁荣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这本来只是室町幕府将军之位的争夺战,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天皇正统战争。东军亿足利义政为首,西军则以控制足利义视和南朝的后龟山天皇之重孙,大开杀戒。后面随着西军的瓦解崩溃,这场战乱宣布结束,但是放眼望去,当时的人们能够看到京都因为战乱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和焦土。
所以原本实力强盛的幕府被削弱,很多具有实力、守护统治者的大名因此有了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机会。大名的身后有一群足智多谋的家臣,既能够给家主出谋划策,同时还能够保护捍卫家主的权利。于是大家趁乱纷纷开始发展扩张自己的领土,形成了新的政治社会——大名领国。细川胜元家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波多野家族共有四任掌权人,其中有两位足智多谋,可以说波多野家族的繁荣离不开他们俩;还有两位其实只是一般的普通人,但好在波多野家族的人都很有智慧,最后也没有受到影响。波多野家族最开始的掌权人是波多野秀长,他在“应仁之乱”中国率领部下加入细川胜元的东军,在京都的战役中立下了战功,受到了细川胜元的赏识。等待战争结束后,波多野秀长就被任命为丹波守护,波多野家族由此开始发展。
波多野秀长的儿子波多野植通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物,他率领自己的家族取代了丹波国原本的守护代内藤国贞,然后下令修建了八上城作为居城,完成了财富和人脉的累积,为日后的波多野家族抵抗外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别看波多野是一个领土狭小的小国,但他们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挨着山城国、河内国、摄津国,是一个“要塞之国”,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是后来织田信长一直想要收入囊中的一块宝地。虽然无法与那些富饶强盛的大国相比,但是只要好好利用他们的优势,发展自己国内的经济,那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丹波国的男人各个威猛英勇,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战斗力。原本波多野家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地理优势走出国门,扩大自己的版图和影响力,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始终都停留在丹波国国内,没有向外发展,给了织田信长发展壮大自己实力的机会。
波多野家族以少胜多的战役主要发生在波野多家族第四代继承者波多野秀治的身上,波多野秀治也是足智多谋的人物,媲美波野多植通,但是就是看不惯织田信长,一直以来都是表面屈服,内心反抗的状态。由于丹波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因此织田信长一直想将此地收入囊中,碍于波多野秀治的能力,始终没有实现。后面织田信长派出明智光秀去收服丹波国,但是无奈波多野秀治利用丹波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始终不肯投降,织田信长调派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两部配合明智光秀的行动,但是波多野氏带领民众顽强抵抗,所以到最后反而是明智光秀的损失更为惨重。织田信长收到消息之后很恼火,下令一定要在一年之内把丹波国收入囊中,这是最后的期限。
丹波国只是一个小地方,兵力估计完之后也就七八千左右,比起明智光秀的军队人数根本不值一提,于是再三思考之后,决定强攻。他直接派兵强攻,将兵力集中在防守八上城,但是八上城实在是坚固得不可动摇,最后根本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还是面临跟最初一样的结果。
明智光秀实在是别无办法了,只好求助擅长阴谋诡计的丰臣秀吉,最后丰臣秀吉给明智光秀提出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让他们困死在丹波国内,到时候弹尽粮绝肯定就会投降屈服。明智光秀采纳了这个意见,让众将士将丹波国围堵起来,防止城里的人有机会出去购买粮食和生活用品。结果时间过去一年多,丹波国人民靠着城内的物资苦苦支撑,导致明智光秀还是没有拿下丹波国。为了取得波多野秀治的信任,明智光秀将母亲送进城内做人质,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波多野秀治赶紧投降,这样对大家都好。波多野秀治被明智光秀的诚意给打动了,知道他是真心而且值得信赖的,再加上考虑到城内的粮食情况,最终于明智光秀达成协议,出城门投降。这本该是一件令双方都很喜悦的事情,但可惜在织田信长的一念之差下,酿成了灾祸。
织田信长刚收到丹波国投降的消息时是很开心的,毕竟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征服了他们;但是转念一想,就是这么个小小的国家竟然耗费了我这么多的时间和兵力,很是恼火,决心不能放过他们。于是下令杀死对波多野秀治及其家族,毫无防备的波多野秀治在投降的状态下就被杀害了。就这样顽强抵抗了六年之久的波多野家族瞬间全部灭亡了,结局令人唏嘘。看到波多野家族的人被残忍杀害,丹波国城内拥戴波多野家族的家臣们很是愤怒,觉得明智光秀没有信守承诺,约定好的投降就放过他们的性命都是假话,只是一时的计策。感觉被骗之后,愤怒之下的百姓直接杀死了明智光秀的母亲。
明智光秀看见母亲被杀,心中很是愤怒,作为臣子,自己已经尽全力做到最好,甚至为了完成任务不惜让母亲去当人质。结果织田信长却出尔反尔,直接导致母亲被杀,这在明智光秀的心理买下了仇恨的种子,于是他将杀害母亲的一群杀死之后,又决定一定要报复织田信长,否则害死母亲的仇恨难以平复。
于是,这颗仇恨的种子在明智光秀的心里发芽成长,最后在织田信长毫无防备且完全信任的状况之下,明智光秀发动了“本能寺政变”,将野心勃勃的织田信长直接解决了,对日后局势的变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按道理,这时候明智光秀应该就可以趁机上位,夺取织田信长的天下,可是他却没有,反而放任织田信长的嫡长子织田信忠对他的反击,可是寡不敌众,织田信忠只有三千的兵力,比起明智光秀的一万多人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抗。原本他完全可以带着剩下的军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养精蓄锐,等到有足够实力了再报仇。但是最后一心为父报仇的织田信忠显然过于急切,没有思考好应对之策,只是一腔热血拼命要为父亲报仇,跟他的父亲落得一样的下场,自尽身亡。明智光秀本来就没有赶尽杀绝之意,他只是想亲手杀死织田信长为母亲报仇,所以即便织田忠信要逃走或是报复,他也绝对不会拦着。所以最后便宜了丰臣秀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但是其实至今为止对于明智光秀发动叛变的原因,一直都是模糊的状态。有的人认为他是为了给母亲报仇,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权势,作为织田信长最信任的部下,当时的他拥有十多个军队,实力无人能挡。但是明智光秀在织田信长死后的11天也就逝世了,并且也没对织田信长留下的江山表现出任何觊觎的心态,更何况他也没从中捞到什么好处,所以对于这个历史人物也是很难理解透彻。对于明智光秀的历史记载资料并不多,多数都是关于他发动“本能寺之变”后声名鹊起的片段。而且在劝降波多野秀治的时候,他还将母亲送了进去,为波多野家族向织田信长求情,这种种举动看来应该也是一个感性之人。目前唯一解释得通的也就是为母亲复仇,毕竟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这也是他发动叛变的最大动机。
历史上这样以少胜多的例子其实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强敌弱,也正是因为如此波多野家族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更加辉煌的战绩。虽然最后他们还是被打败了,但是他们的足智多谋,以及以10倍之差的兵力坚持苦撑六年的战果却被世人永远铭记在了心中。提起波多野家族,大家的评价都是以正面为主,认为他们有实力够猛,由此可见波多野家族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霸主。就连是历史学家研究起这段历史的时候,更是不会忽略他们,可以说是在这段历史上确实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我们不可否认,战争带来的伤害确实是不可忽略的,毕竟有那么多人因为战争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在瞬间崩塌。但是战争其实也是文化传播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战争,许多小说艺术、茶道、歌曲文化都得到了传播,慢慢地所有人都能够开始接触到这些贵族文化,成为当时的流行。
原本小国之间的战争和吞并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情,历史上每个鼎盛家族的兴起都少不了战争。所谓的统一与和平,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战争和反抗作为基础的,不然哪里来的统一。但是谁也想不到,就这样因为波多野家族,一个所有人都轻视的霸主小国,正值巅峰时期准备施展拳脚的织田信长就此陨落,最终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历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