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生和不认生,哪类孩子更聪明?有1种“认生和害羞”要警惕
有的孩子不认生,见人就打招呼,谁抱都可以;而有的孩子认生,看到不熟悉的人就哭或躲起来不敢看。
有人觉得认生的孩子 “胆子小”、“没出息”;不认生的孩子更聪明。其实,孩子认生和聪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科学依据。
那孩子认生到底怎么回事?大人怎么做才对?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什么样的“认生和害羞”要引起警惕?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图源:Unsplash
01、认生和不认生,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就会有认生和不认生的表现。对陌生人感到害怕,是孩子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不论谁抱宝宝都没事,因为宝宝“什么都不懂”。但随着慢慢长大,一旦宝宝与自己熟悉的照顾人,比如妈妈,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时候宝宝就开始把自己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进行“区别对待”了,也就是所谓的认生,专业名字叫:陌生人焦虑。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在7-10月龄期间出现比较明显的陌生人焦虑。而陌生人焦虑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长,每个孩子都会不同。比如,短的可能几个月就过去了,长的却会持续很久。不过,陌生人焦虑一般会在18-24月龄自然消失。
02、家长怎么做,让认生的孩子感觉舒服些?
虽说陌生人焦虑属于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但对孩子来讲,这个害怕、焦虑、紧张情绪是真实的,以下做法,也许能让孩子接触陌生人时感觉舒服一些以及更好的应对孩子陌生人焦虑:
- 看到并理解孩子害怕的心理,不要觉得孩子认生是胆子小、不讨人喜欢,更不要觉得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其实,遇到孩子有陌生人焦虑,家长不需要觉得让对方尴尬,只要告知孩子正在慢慢学习与陌生人相处,就可以了。
- 家长自己保持平静、温和。因为孩子很容易读懂家长的情绪和状态。有孩子不熟悉的人在场时,我们自己表现得平静温和,孩子也更可能感觉安全和平和一些。
- 保持耐心,在孩子觉得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强迫孩子去接触新面孔。比如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孩子害怕的哭了,这时候可以允许孩子躲开一下,等慢慢熟悉之后,再看看孩子是否愿意接近亲戚或朋友。
- 有陌生人出现的时候,牵着孩子手,或抱着孩子,或让孩子坐自己身上,总之让孩子待在父母身边。
- 尽量选择孩子熟悉的环境下接触不熟悉的人,比如把某位朋友初次介绍给宝宝认识时,最好是在家里。
- 如果孩子有自己喜欢的安抚物,比如毛绒玩具之类的,带孩子出门会友的时候,可以带上。
-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试着给孩子讲这个新来的人是谁,是来做什么的等。
图源:Unsplash
03、如果2岁以后还是认生怎么办?
虽然大部分孩子到2岁以后,就没有陌生人焦虑了,但是还有小部分孩子可能会继续对陌生人感到害怕。
对于这种情况,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许可以帮助减少大龄孩子对陌生人的害怕情绪。孩子越独立,有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下,也越有自信。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尝试:
-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探索各类新的玩乐环境,自己摸索各类新的玩具。
- 给孩子提供各类新的体验和接触新的人。慢慢的,孩子可能会意识到陌生人也没那么可怕。
- 遇到问题了,先允许孩子自己试试看,家长不要着急着查收帮忙解决。
- 根据不同年龄,允许孩子做一些家务,比如为家人摆放碗筷、逛超市时,协助把东西放进购物车等。
04、哪些情况要去医院?
孩子的陌生人焦虑有以下情况时,建议考虑找专业人士来评估和帮助:
1. 陌生人焦虑特别严重,甚至旁边没有陌生人,孩子也感到害怕和焦虑。
2. 两岁以后,陌生人焦虑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变得更加严重。
3. 孩子有焦虑症的家族史。
05、这种“认生和害羞”需要引起警惕
孩子认生、不爱跟人接触、害羞,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或者个人特质,但是有的“认生和害羞”,并不是我们常规定义下的认生与害羞,而可能是有背后更复杂的健康原因。
比如,以下“认生和害羞”的表现,与平时说的人生和害羞并不同,它们可能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信号:
- 不愿意主动与人分享快乐、成果或兴趣爱好。
- 无法与同龄人建立符合年龄阶段的互动关系。就算是有自己最亲密的玩伴,也宁可自己玩。
- 不愿与人有眼神交流,哪怕是与自己家里人。
- 缺乏情感或交往上的互动,不能进行一来一回的交流。
当然,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需要经过专业的、详细的、全面的评估,并不是简单几个表现就认为孩子有自闭症了。如果发现孩子与人交往、共处过程,明显与同龄人不同;表现出来的“认生或害羞”也超出了常规能理解的状态,那要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和排查一下。
养育孩子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也只有我们有更多科学的知识,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养出一个更快乐、健康的孩子。
图源:Unsplash
关注我,一起好好爱孩子、读懂孩子
- 部分参考来源 -
1.https://www.msdmanuals.com/en-au/home/children-s-health-issues/symptoms-in-infants-and-children/separation-anxiety-and-stranger-anxiety
2.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healthyliving/shyness-and-children
3.https://raisingchildren.net.au/toddlers/behaviour/common-concerns/fear-of-strangers
4.https://www.cdc.gov/ncbddd/actearly/autism/curriculum/documents/early-warning-signs-autism_508.pdf
5.https://www.uofmhealth.org/health-library/ue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