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荷塘,盛开了满池的夏色
★赏花地点:江阴长泾百川公园
走进一个意料之外的小公园,然后看到了遍池荷花。没有特意到处去赏荷,却偏偏时不时地就能赏到荷花,可见公园栽荷有多普遍,而往年,我又错过了多少身边的荷花啊!
荷花的花期一般在6-8月,但也有晚荷的品种,可以开到9月中旬。虽然论单朵的荷花,其花期可能未见得有多么长,可是一旦栽满了荷塘,此凋彼开,可以轮流艳红一个夏天。
荷花有很多别名,最为常见的是莲花,在中国的古代,往往把荷花称作莲花。芙蓉、芙蕖、菡萏,这些美丽的名字,人们也把它们送给了荷花。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荷花,不仅把荷花的各个部位赐以专门的名字,还把荷花不同的生长状态,也都赋予了不同的称谓。
初生的小荷叶称荷钱,玲珑可爱。宋朝吕谓老《南乡子》里说:“樊子唤春归。梦逐杨花满院飞。吹过西家人不见,依依。萍点荷钱又满池。”可见小荷叶初发的时间,是在柳絮飘飞的四月。宋朝赵长卿在《朝中措》里也吟道:“荷钱浮翠点前溪,梅雨日长时”,江南的梅雨却是在六月,小荷叶的生长时间是有点长了吧?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把小荷叶比作青钱,“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迭青钱”。宋朝王之道也说“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余绿涨银塘”。小荷初芽,也是这么美的。
荷钱慢慢长大,叶子攀升,露出水面,被称为藕荷。因为此时出水玉立,色泽碧绿。荷叶如盖,又称荷盖,或称翠盖,都是形容荷叶之大。
所以屈原在《湘夫人》里用来盖房顶:““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河伯》里用来做车盖,“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荷盖之称,不知道是不是因屈原而首创的。不过,后来的诗人,却更喜欢用翠盖来形容荷叶。
翠盖的意思是用翠羽装饰的华盖,这个词听起来就很美,用来形容其叶如盖的荷叶,真是太合适不过了。所以诗人们就尤其喜欢这个词,比如唐杜衍《雨中荷花》有“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翠盖如一位身着绿衣的佳人,大约是雨后,是所以叶上有水珠,仿佛少女香汗,明明是素雅的颜色,却偏偏让人品出了两分香艳来。
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横湖》说“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这是看荷花与荷叶看得痴了。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很纳闷,难道荷开时间就降霜了吗?后来想想,虽然诗人在后文中提及“写秋光”,大约也只是初秋,这霜,或许就是白的意思吧。
还有像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宋杨万里《晓坐荷桥》“四叶青苹照绿池,千里翠盖护红衣”等等,都是红绿相映,美不胜收的夏景。
雨盖、青盖、绿盖,也是形容荷叶,这些诗歌更是不胜枚举。
再然后,荷开将开未开,此时被称为菡萏。比如唐刘商诗里是这样写的:“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不过,其实很多诗人,是把菡萏当作荷花的别称,诗里的菡萏,未非新花。
李璟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他的心情不好,因此这样的美景却是“还与时光共憔悴,不堪看”。
皇甫松却活泼得多了,“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在荷塘嬉戏,真是小女儿的天真烂漫。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菡萏与荷花、芙蓉连用,诗仙李白的出手与人不同。“愿妾身为红菡萏。
年年生在秋江上”,欧阳修则写起了情诗,愿为情郎化作荷花……
历代诗人咏荷花的实在是太多了,简直读也读不过来。看着眼前的满池荷花,读两首荷花诗,嗅着清风送来的荷香,真是夏日午后的莫大享受。
误入小园传丽韵,红荷碧叶送娇颜。
韶光不负需乘早,山水佳情莫等闲。
——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