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哈湖,顺路游湿地(下)——贵州12日之贵阳(13)
★旅游地点: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是风雨桥,它横架在宽阔的水流上。它是按照侗乡风雨桥的桥型建设的,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长43.8米,宽6米。桥中间的亭子有五层,两端的亭子则是三层。
其实说到风雨桥吧,也不是侗族特有的,江南的古镇也不乏这类的建筑。不过就规模而言,五层的亭子不说是独一无二,也算是出类拔萃了吧?
最大的特色还在于此桥的建筑用材,据说用了130余根杉木做成了圆木柱,大的树径有50厘米,长的14米。
在侗语里,风雨桥的意思是赐予幸福吉祥的桥。走过风雨桥,侗族人就回到了自己的村寨。侗寨的选择据称十分讲究,一般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的“水”格外重要。
因为旧时的农村,水可是灌溉耕作的基础,也是财源的象往下。所以侗寨一般就是村流向来界定村庄的方向,入口为头,出口为尾。而风雨桥,就建在村头寨尾的河流上。
“我还以为只是用来遮风挡雨的呢……”我喃喃自语。
对于侗族来说,一座风雨桥,可就是护寨赐福的灵物,带着美好的祈愿,诸如“堵风雨、拦村寨、蓄财源”。
水星阁掩映在树木丛中,是两幢四层的竹楼,看起来颇有少数民族的风情。至于功能,想必是茶楼之类的,也没有人开门揖客。
走上风雨桥,有人正在歇脚。亭子里绘着少数民族特色的歌舞图画,站在风雨桥上,看出去的风光,颇有田园味道。
我们走到头又退了回去,毕竟这边的景色还没有观赏完呢!主要是因为看到指示牌上写着“花谷”,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这一路上风光自然是秀丽的,两岸青山,中流一弯水流。倒是风雨桥那里是很宽阔的,再往前走似乎就窄得多了。
抵达花谷前,就有一丛二月兰。这是我喜欢的花之一,于是对花谷便有了更大的期待。然而有时候理想越是丰满,现实就越是骨感。
所谓花谷,少不了荷兰风车,所以我猜想这里的花田应该是以郁金香为主。不过,这花谷的花实在是乏善可陈得很。除了矮小的杜鹃还能让让人惊叹一下,除此之外竟没有什么堪堪可提的花田。
在感慨名不副实之余,也只能在谷口的花店拍两张漂亮的花束以兹留念。想来应该有一处温室,这些花束该不会是从公园外运过来的吧?只是我们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培育的基地,只能作罢。
觅桥过河往回走,风雨桥的另一头就是侗寨建筑,最高大最醒目的无疑是鼓楼。一般来说,侗寨中的最高建筑就是鼓楼,因楼上置鼓而得名,是侗族人重大事件时聚众议事的会堂,也是村民平时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
鼓楼的外型很像一棵杉树,有着极对称的美感。在侗族文化中,杉凭着优质的建筑材料和生生不息的繁衍特性,被侗族人当成吉祥树。一般的村寨,都会建有一座到两座鼓楼,而较大的寨子则有四到五座。
鼓楼是木结构重檐建筑,综合了中国木结构的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的工艺,底部一般呈方形,也有少数呈六面形,比如我们眼前的这一座。
侗族一般被认为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过来的,历史也算是十分古老的了,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两湖也有。各地的侗族鼓楼建筑风格也略有不同,比如广西和湖南大多建成楼阁型,而贵州则多为宝塔型。
据统计,今天在侗族地区,仍然保存着几百座的鼓楼,每一座都是植物与侗族人命运的连通,可见侗族人对于传统文化十分尊重。
鼓楼后应该是侗寨了,不过因为原来的寨子已经迁移,这里的寨子大约只是起着象征的意义。
中间是戏楼的样式,载歌载舞的话这个舞台就有点小了。不过楼前的广场还不错,可以容纳不少人。
两侧是通长的长廊,基部则雕着铜版画。楼上是一些彩绘图画,大抵是侗族人节日庆典或日常生活的题材。
对面就是苗家的吊脚楼,从这个角度看,水星阁的规模似乎更大。
寨后有一株樱树,花开得十分茂盛。寨前则是大片的杜鹃花,虽然不是什么稀罕品种,但雨后花瓣含雨露怯,又兼之成丛成片,也是十分漂亮的。
回程的时候,我们没有再尝试走河边崎岖的小路,而是沿着大路往前走。路边一侧是河与栈道,另一侧则是山坡。平坦的地方则栽种着高大的树木,也有大片的杜鹃开放。
虽然这条路有些长,但一路走来,看花赏草,倒也并不觉得寂寞。尤其是高大的黄色花树,虽然因为长得太高,连用“形色”等识花软件也没有能够识出品种,但不妨碍用眼睛记录下它们美丽的身姿。
走到出口也是一段很长的道路,看到公交站台上的末班车时间,我们才算松了口气。虽然走到延安南路那里,应该并不难打到车,可是对于穷游一族来说,有公交车可以选择的时候是不会选择打车这种方式的。
自由行: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3月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