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走近关学(七)

​1

告别管理员,坐在前往眉县的车上,翻阅着赵军良的书。该书是“眉县历史文化丛书”的一种,前言是卢文远先生写的。
卢先生说:在眉县有两座高峰无法超越,一座是自然界高峰——太白山;另一座是思想界高峰——张载关学。又道:张载“气化万物”“一物两体”“动必有机”“动非自外”和“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哲学观点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抱负,超越了既往圣人,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他的天地境界和万世眼光,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最高理想。其实张载的历史贡献远不限于哲学和教育,他的社会改革思想至今仍有现实价值。他关于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认识成果,比欧洲同类认识成果的出现早了500-700年。如那时他就建立了恒星及行星概念,提出“月绕地,地绕日”作旋转运动,并首次对日食、月食及潮汐现象做了基本科学的解释。
《北宋大儒张载》除后记与跋外,共有六章,分别是生平简介、关学传衍、遗踪演变、传说故事和资料集锦。还没来得及细阅内容,车已到眉县,拨通卢先生的电话,他说让我原地等他,他马上过来接我。
不久,一辆黑色轿车开了过来,车上走下一位老者,身材魁梧,精神矍铄,而面甚慈祥。上车后不一会,就到了他办公的地方。办公室不大。他说他已退休,现而今在太白山旅游公司帮忙编书。没几句话,就说到了关学。

2

卢老师说张载是太白山区域内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一般认为张载的代表性著作有:《横渠易说》《正蒙》《经学理窟》《性理拾遗》《张子语录》等。这些著作集中阐述了张载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社会变革思想。
首先,《横渠易说》是张载研究《易经》的专著。也是张载完成最早的一部学术著作。张载青年时期即深研《易经》,在学术界已有较大影响。在进京侯考期间,应宰相文彦博之邀。即在相国寺设座讲《易》,听者皆应考举子以上人士。《横渠易说》奠定了张载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础。
其次,《正蒙》是张载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与《横渠易说》一起构建了张载哲学思想体系。篇名取于《周易·蒙卦·彖》“蒙以养正”。“正蒙”是订正愚顽蒙昧,使人生持正不邪的意思。张载曾将《正蒙》最后一篇《乾称篇》的第一段抽出,独列题目曰“订顽”,将最后一段抽出,独列题目曰“砭愚”,分书于书院大门两侧,以警示弟子谨记。程颢程颐对此两段话十分推崇,命名之为《西铭》、《东铭》。程朱及后世哲学家尤其对《西铭》推崇备至,影响十分深远。
张载在《正蒙》及其它著作中所阐述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命题有:“太虚即气”。——气是宇宙的本体,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聚散幽明皆气。“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老百姓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皆我的朋友。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讲事物运动的辩证法。主张不同事物的对立矛盾运动,最终以“和而解”为必然结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人生宗旨和政治理想,表达了哲学家精神的最高境界。后人将此尊称为“张子四句”。被近千年来学者和政治家广泛引用和推崇。“一物两体”,“动非自外”。讲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和事物运动的根本动力在于内因而非外因。“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张载则在《正蒙》中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
第三 、《经学理窟》所列篇目有:《周礼》、《诗书》、《宗法》、《礼乐》、《气质》、《义理》、《学大原》上下、《自道》、《丧纪》等,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成果。他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观点。天地之性纯善纯美、而气质之性善恶杂揉,二性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生善恶美丑之千差万别。首次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历史上关于人性善恶之争。
第四、《性理拾遗》主要阐述关于心、性、情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关于人性论的重要著作。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命题和“天下公利”原则。认为“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则于国皆非利也。”
第五、《张子语录》为张载学生根据听讲所记而集成的语录体著作。其中提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认识论命题。他一方面认为人的认识由耳目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取得,为“闻见之知”。另一方面又认为仅耳目闻见不能认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于是提出了“德性之知”。德性之知能引起人的理论思考,使人能够知天理。在我国思想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人的认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观点相契合。

3

接着他讲了横渠书院与张载教育思想,与馆长讲的差不多。
卢老师重点谈了井田实验和张载的社会改革思想。
首先是井田实验。卢老师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土地兼并和贫富两极分化一直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引发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张载所生活的北宋也不例外。张载少年早孤,对失地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刻了解。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民间疾苦,不少有志之士纷纷提出变法改革新政。范仲淹提出并推行的庆历新政,王安石提出并推行的变法均以纾解民困、固本强国为目的。无不以效法三代圣人之治、恢复井田、均田地为号召。范仲淹是青年张载的人生导师,王安石则是张载做崇文院挍书时的当朝宰相,二人曾有朝堂之上的争执而不和。范仲淹和王安石的社会变革思想对张载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尽管张载并不赞同王安石激进的“顿革之”改革做法,主张“渐化之”。但总体上对变法是拥护支持的。对土地制度改革的理想是坚定的。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张载辞官回到太白山下横渠镇。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改革主张,在讲学授徒的同时,买地数百亩,开始了他恢复“井田制”的实验。他按照《周礼》的模式将数百亩田地划为若干个由九块地组成的“井田”。中间一块为公田,周围八块为私田。私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同时还组织当地民众兴修水利,改善耕种条件。他带领民众将大振沟、小振沟、桶瓦沟、珍珠泉四水合一,将汤峪沟、坂桥沟、华阴沟、响泉沟四水合一,修成两条大渠,灌田近千亩,人们称为井田渠。民间赞为“八水验井田”,流传至今。眉县横渠镇崖下村,横渠村、万家塬村、扶风午井镇,仍有遗迹可寻。
张载试验井田,力图证明他的社会改革主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张载认为自己的政治主张虽不能为朝廷采纳,施政于国家,但何不验之于一乡?可惜,“井田实验”尚未取得成果,张载便于1077年与世长辞。

4

其次是张载的社会改革思想。卢老师说:在土地私有的封建社会中,主张将土地收归国有,划为井田,“以田授民”,“人受一方”,从而实际上实行“公有制”,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和政治幻想。但“井田实验”突显了张载以仁政德治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改革思想。
(一)仁政德治。张载主张国家应当实行仁政,以德服民,官员以“为生民立命”为己任。张载告诫为政者“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劳”,“仁道有本,近譬诸身,推以及人,乃其方也。必欲博施济众,扩之天下,施之无穷,必有圣人之才,能弘其道”。张载认为,仁政德治符合天道,天德,是自然流行之道,生生不息之德,人君应当顺从天道,天德而行,不可逆天而行。“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何言哉?”又道:“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均田,使人人有耕地,人人有饭吃,得保暖便是最大仁政。
(二)反对“顿革之”,主张“渐化之”。张载积极主张社会改革。但在改革的方略和措施上,反对王安石的“顿革之”的急进变革,主张“渐化之”。张载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只有变化,才能“日新”,只有“日新”才能“日日新”。人们只有“通其变然后可久,故止则乱也。”。万事万物,只有通过发展变化,才能长久存在,必须“通其变”“变其势”,“变能通之则尽利。……人能从之,则不陷于凶悔矣”。“洪荒之世,食足而用未备,尧舜而下,通其变而教之也。神而化之,使民不知所以然,运之无形以通其变,不顿革之,欲民宜之也。……凡变法须是通,通其变使民不倦,岂有圣人变法而不通也?”。根据这种发展变化,改革除弊的理论,张载主张渐化式改革,既反对王安石“顿革之”,又反对司马光的“不革之”,而倡导与人为善的渐化之。改革必须注重“化民”,取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三)“始为政者,必先正之。”张载认为,为人君者要“乾乾进德”,孜孜求善,既化自身,又化外物。既独善其身,又兼善天下。为政者必先正己,己身正才能正人,其施政方可不令而行。所以说“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必先正之,求得贤才而后举之”。这是执政的思想前提和基本条件。张载在总结自己为学求知,持身立节,从政为官的经历时说:“某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大凡事不惟于法有不得,更有义之不可,尤所当避”。张载的这些主张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5

谈到关学传承,卢老师说:自张载创立关学以来,代代有大家传人,代代重视张载祠祭祀及修葺,关学因之得到传承和研究发展。其中,在太白山区域的关学传人主要是李柏和李顒。
李柏(1624年-1694年),字雪木,眉县人。清康熙年间关中著名学者。他在太白山中筑茅屋居住,专心读书、研究学问数十年。他一面撰文,一面教授门生。广游天下山水,关心桑梓民生,拒绝出仕为官,有儒家之心,亦有道家之风。其作品由门生整理成《槲叶集》10卷。《槲叶集》,全称《太白山人槲叶集》,卷1—3为赋、论、叙、说、记、传、疏、跋、铭、祭文等16类目,共230余篇,其中除疏、记外多为应酬之作。卷4—卷5为诗,共440余首,按体裁分类排列。后人评曰:“其文率直,自出胸臆,不蹈袭前人;诗则自成一家,而声韵颇与彭泽(陶渊明曾官彭泽令)近。” 李柏的思想继承了关学创始人张载的节欲观点和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反对过分追求物质欲望,赞扬和提倡精神的能动性。他几次和周至李顒(二曲)、富平李因笃探讨反思理学,多次就朱子闽学,陆王心学及体和用的关系等进行辩论。他在《寄张素石》一文中写道:“宇宙事业有两:曰山林、曰庙廊,庙廊非吾事也。”他曾几次到横渠故里拜谒张子祠,挥笔题写“正大光明”,以表达他的思想归宿。
李顒(1627—1705),周至县人,人称二曲先生,清初陕西著名思想家,为关中一代鸿儒。他的“明体适用”之学,强调既要明心性之体,又要关注社会现实,经世致用。在坚守关学的实学学风方面堪称一代楷模。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康熙手书“操志清洁”匾额赐李顒,以表彰其苦读书、明理学。屡征召不出。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力主自由讲学。著有《四书反身录》7卷,《二曲集》22卷。

6

最后,卢老师一再感叹张载在自然科学上的造诣,觉得他在那时就能提出“月绕地,地绕日”的思想太了不起了,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问到当今陕西的关学研究者,卢老师介绍了两位,一是《关学文库》的主编刘学智先生,一是刘先生的弟子、宝鸡文理学院的张波老师。
晚上,卢老师盛情邀请我吃正宗的岐山面。我提议把《北宋大儒张载》一书的作者也请来见见,卢老师欣然同意。赵军良局长来后,听说我买了他的书,说应送我一本才是,怎能让我买呢?我说一样的,能读到就好。这里的岐山面的吃法还真不一样,不是臊子和面条搅在一起吃,而是分开吃。桌子中间是白水面,每个人面前放着好几个盛着臊子的小碗。挑一筷子面在小碗里涮着吃,吃一筷子面就另换一碗臊子,一顿饭吃下来,每个人面前的小碗大概有十几个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