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8条解秘
太阳伤湿病的脉证治并治。
关键词:太阳伤湿病:不可给服桂枝汤,当服桂枝去桂加茯苓汤,健脾祛湿解表。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汤主之。
一、文意。服了桂枝汤,或者用了下剂,病人仍旧头疼项强,身上像羽毛覆盖着一样温暖发热,不出汗,胃脘胀满并轻微疼痛,小便不利,这种情况,需用桂枝去桂加茯苓汤主治。
二、诊断意。本条是一个误诊案例。病家原本症状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根据症状可知病家内伤在脾,脾气虚弱。因脾气虚弱,致在外的太阳经经气虚弱而无力抗风,出现太阳经伤风症;本来,太阳经伤风症的症状应是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但又因脾气虚弱,湿邪困扰,致脾失运化,水邪泛溢,因此,导致在太阳经腠理关闭无汗可出(桂枝汤证汗出之因在于心阳虚而 不敛汗,此证心阳不虚,故不出汗,绝非湿邪困扰关闭腠理,下文细义),在太阴经脾失运化湿邪困扰而心下满微痛,在少阴经脾土虚弱不能治水而小便不利。
所以,本案病家是内伤在脾,外感在太阳经和太阴经,太阳经伤风,太阴经伤湿。正确的治疗方案应是内健脾气而除湿,外祛风邪而解肌。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这是内外同病内外兼治的案例。正如仲景所说:“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小便既利,说明湿邪已去,脾气已复,外邪已除,病自然而愈。
至于误诊者何以服用桂枝汤或下之?原因很简单:庸医,医术太次——一位庸医根据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就判为单纯的太阳经伤风症,给服桂枝汤,当然无效;另一位庸医根据心下满微痛,又判为里实证,给服下剂,当然也无效。好在病家精明,仅让两位庸医各治一次便停止,又遇到了绝世名医--仲景先生,拨乱反正,依据脉证正确辩证施治,才救人于危难之中。
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 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劈)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本来此条解密到此就了结,但因后句“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还应再叙。那就是为什么要去桂枝呢?这就要再讨论一下桂枝汤证,从桂枝汤组成可以分析得知:该证是内伤在心脾两脏,脾是气虚运化失司,心是阳虚敛汗无权,因气虚而伤风,因心阳虚而汗自出。故用桂枝、甘草振奋心阳而敛汗;用甘草、大枣、生姜补脾气而强运化;用芍药益阴再敛汗。诸药共用,内外兼治,故能治太阳伤风证。显然,不是所有的伤风证都可以用桂枝汤治疗。再来看本条证,内伤是脾气,心阳没有损伤(若心阳损伤,必自汗出),因此,不需振奋心阳,故不用桂枝、甘草来配伍。故要去桂枝。纵观各家注解,对此是否去掉桂枝颇有歧义,实为对桂枝汤组方之精意没有搞清,故有此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