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睡不好,也与“孤独”有关?Nature有新发现!
中国生物技术网
1小时前
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人求之不得,享受着不寂寞的孤独乐趣;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孤独是一种消极的特征,反映的是个体对其社交孤立程度的主观痛苦。后者对公共健康有着巨大影响。咱们今天讨论的一切与“孤独”有关的问题,都针对于后者而言。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下降是导致持续孤独感与健康状况不佳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
新冠疫情期间,让全球大部分人都深刻体验了长期的社交隔离。如今,大流行虽还在继续,但隔离生活已远去。然而,在隔离期间留下的许多“印迹”依然挥之不去,如导致衣带渐“紧”的赘肉、被夺走的睡眠时间和质量等。
如果说,导致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是社交隔离,或者说是“孤独感”,你相信吗?
此前对动物模型中的睡眠和觉醒控制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社交隔离(孤独感)如何扰乱正常睡眠等生物过程还是未知的。
北京时间8月19日,发表在Nature 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仅仅7天的社交隔离后,果蝇的大脑状态就发生了改变,导致它们吃得更多,睡得更少。该研究描述了长期与群体分离如何导致果蝇的基因表达、神经活动和行为的变化,并为研究人体对孤独的生物反应提供了新的线索。
果蝇是群居动物。它们成群觅食,通过复杂的交配仪式相互传递情感,它们还会在微型拳击赛中打斗。当一天丰富的生活结束后,它们也会昏昏入睡。果蝇每天的睡眠时长为16个小时,包括午间小睡和整晚的休息。
因此,当研究人员开始研究长期社交孤立的生物学基础时,转向了善于社交且已被深入研究的果蝇。
研究通讯作者、洛克菲勒大学遗传学实验室主任Michael Young教授说:“一次又一次,果蝇把我们带到了正确的轨道上。很久以前,进化给了这些小家伙们带来了大量的复杂性。当我们深入研究它们时,会经常发现一些在哺乳动物和人类身上也有的东西。”
因此,当研究人员找不到方向时,果蝇就会成为他们的“领航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定量行为分析和转录组分析来区分与急性和慢性社交隔离有关的大脑状态。
他们在实验瓶中饲养了1/2/5/25或100只雄性果蝇,7天后测试了它们的睡眠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群居的果蝇,无论群体规模大小(2/5/25或100只),都表现出相似的睡眠状态。相比之下,孤零零的那只果蝇明显表现出吃得更多,睡眠更少。
接下来,研究人员操纵了社交隔离的持续时间:将果蝇隔离或安置在25只果蝇组成的小组中1/3/5或7天。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短时的社交隔离(1或3天)没有诱发睡眠损失,但长期社交隔离(5或7天)显著减少了动物每天的总睡眠和白天的睡眠时间。
尽管果蝇可以不间断地获得食物,但慢性社交隔离改变了代谢基因的表达,并诱发了一种预示饥饿的大脑状态。
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组与饥饿有关的基因在孤独果蝇的大脑中表达不同,从而确定了孤独与过度饮食之间联系的遗传基础:一小群被称为P2神经元的脑细胞参与了睡眠和进食行为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P2神经元与dFB神经元相连,而dFB神经元已知可以调节睡眠平衡并将能量代谢与睡眠相联系。当人为激活P2神经元时可以产生一种类似社交隔离一天后的影响;然而,在完全没有隔离的情况下,激活P2神经元未能产生这些行为。这表明,P2神经元的活化与被社交隔离的状态都是诱发睡眠减少和进食增加的必要条件。研究人员认为,社交隔离可能被P2神经元或大脑的其他区域感知。
这和人类中与孤独感相关的过度饮食行为产生了共鸣。在人类中,社交隔离会促进新的情绪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并引发各种不良行为,包括暴饮暴食。
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的睡眠损失是社交隔离持续时间的忠实“播报员”,这使他们可以确定随社交隔离的长期化而出现的基因和行为状态的具体模式。昆虫模型中社交隔离、睡眠和新陈代谢之间的这种意外联系让人想起社会心理学家观察到的孤独感、睡眠困难和食欲亢进之间的联系。这项新研究为阐明这种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带来了新的线索。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