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冰 || 就爱大西北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没去过商洛以南的地方。商洛是我的故乡,是我到过的中国最南的地方,我在这里一直长到十八岁,才第一次走出这里。
秦岭深处的农村,是我从小生长过的地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陕西南部的秦岭山区还比较贫穷,那时候的农村,人们还大都住着土坯房,种了很多庄稼地,收了好多粮食储存在家里,但这惹得老鼠很是疯狂,由于是土坯房,老鼠可以随意打洞进入人们家里,因此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猫来防鼠患。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陆续养过三只猫,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第一只猫,这是只黑、黄、白三色相间的花猫,这只小花猫刚到我家时,我非常喜爱,就给它脖子上系了一块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夜里能发光的玉佩。
记得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三年级,我写了一篇作文《我家有只小花猫》,不知是我对小花猫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还是别的什么缘故,这篇作文当时被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一番,也就是这次表扬给我生命中注入了永远热爱文学的“基因”。
人生来喜欢做什么,就会潜在地与某些东西发生联系。我喜欢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这使我与延安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前,我曾在延安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
在延安时,看着延安的每一寸土地,我都觉着有深厚的文化烙印。延安,这一著名的红色圣地,对于中国人应该是家喻户晓,这个地方最著名的历史当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共和国。
延安,地处中国黄土高原的腹地,曾是中国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土地贫瘠的不毛之地,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这个地方革命文化气息很浓,置身陕北延安,仿佛看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热火朝天的革命热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感人场面和全国有志青年齐聚延安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延安不光有革命文化资源,黄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资源也异常夺目。陕北民歌,是流传在陕北榆林、延安地区的独特艺术形式,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延安的安塞腰鼓更是声名远扬,蜚声海内外,世人趋之若鹜去参观感受这“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可谓是“民族之魂”、“黄土之魂”、“陕北之魂”。
试想,在朗朗晴空下,广阔的黄土高原上,一群头扎白羊肚手巾、腰扎红绸带的精壮的陕北汉子,脚踏厚厚的黄土大地,在牛皮大鼓的助威下,齐齐地酣畅淋漓地舞了起来,这是一种与黄土地相契合的、充溢着生命原动力的民间舞蹈,齐舞时犹如黄河咆哮、万马奔腾,这样一幅画面,让人震撼,让人感动,顿时一种五千年的民族自信油然产生。我是安塞腰鼓的忠实欣赏者,我曾一度痴迷陶醉这一民族艺术。
延安,是黄土地上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文化艺术流淌不息的地方。革命时期,产生了诸如歌剧《白毛女》,陕北民歌《东方红》、《绣金匾》、《赶牲灵》,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等文艺作品。
现当代又涌现出伟大的作家路遥,其长篇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直到现在都是激励全国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正如评论所言“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路遥是延安的骄傲,更是陕北大地的骄傲。延安也是个艺术家天堂,如陕北民歌代表王二妮、贺国丰等一大批从陕北大地走出来的红遍大江南北的原生态民歌手。这些艺术之根都是来源于这片黄土地,在这个生长着山丹丹的土地上,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源泉。
如今,我已从延安离开数年之久,但我还是会时常怀念那个地方,怀念宝塔山延河水,怀念大学的日子,怀念秋天枣园革命旧址里的那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林,怀念东关解放剧院广场上的民俗艺人……
内蒙古,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我在大学学的是能源化工类专业,毕业后就去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素以“乌金之海”著称的乌海市,在一家离乌海市区不远的煤化工企业上班,在车间做倒班工人。
煤化工企业工人真的很辛苦,刚到企业倒班时我感觉实在是一种煎熬,尤其在内蒙冬天的晚上上夜班,真的是冷比瞌睡还难熬,这是我的真实感受。按行政区域划分,我当时上班的那个地方应该属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但是离鄂尔多斯市区比乌海市区远了不止一倍的距离,因此工人们休假时都会到乌海市区逛一逛,这是离工厂最近的城市。
乌海这座城有着深厚的移民文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随着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有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人先后落户留在了这里,他们娶妻生子一辈接一辈渐渐就成了乌海人。
乌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尤其是蒙文化特色鲜明,当汽车从宁夏石嘴山向北过了黄河驶入内蒙古乌海境内后,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所有的店铺招牌上的名字都是两行文字,通常上面一行是蒙古族文字,下面一行是汉字。
我在乌海的日子里,休假时曾多次去过乌海市区,乌海是一座城就是一个地级市,乌海市下辖三个区,总面积很小,差不多只有我老家陕南一个县的面积大小,甚至面积比一个县还小。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实行了半个多世纪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国家,而二元户籍制度会产生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歧视、省籍歧视、就业歧视、边缘群体、弱势群体、血汗工厂、农村贫困、城市犯罪、同命不同价、打工子弟学校、高考分数线差异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乌海在国内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是我国实行城乡单一户籍制度的城市之一。
乌海有黄河明珠、乌金之海、书法之城、沙漠绿洲、葡萄之乡、赏石之城六大美誉,我是一个钟情于书法艺术的爱好者,乌海的“书法之城”这个美誉我特别关注。
乌海市于2008年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由乌海举办的“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规模最大的书法活动”称号。在这样一座能源资源型的城市,能有书法这种最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魅力的艺术早早地融进这座城市的文化血液里,不得不说乌海人是智慧的,也是明智的。
“中国书法城·乌海”也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十大文化品牌之一,书法文化已成为乌海人的精神家园。书法在乌海这座城市受到如此礼遇,我觉得是乌海之幸,也是书法之幸,我期待乌海能够承“乌金之海”成为“翰墨之海”,让“书法之城”更加让世人瞩目。
宁夏,北国的江南,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是一个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我曾在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打工,在银川呆了有大半年左右。虽然这段岁月时间不长,但银川却是我目前到过的最想留下的一座城市。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在流经宁夏时留下了大片冲积平原,上苍对这个地方的垂怜真的是让世人羡慕,宁夏平原自古就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宁夏平原是宁夏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也是祖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之一。
宁夏平原西部有绵亘250公里左右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贺兰山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把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和腾格里沙漠的风沙挡在了山那头,使得贺兰山东部的宁夏平原气候温润,再加上有黄河丰富的淡水资源,使得首府银川也成了最适宜人类生存居住的地区之一。
我曾在银川上班时,写过一首诗,题目是《银川颂》,最近略微修改了最后一节,附上以表我对宁夏的留恋之情:
这里是塞上江南
这里有湖城风光
这里有一种精神叫做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这里更有一种气节叫做开放包容
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
这里是魅力银川!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不息的源泉
这里有西夏文化
这里更有回族文化
这里有边塞文化
这里还有移民文化
这里是七彩银川!
天下黄河富宁夏
这里历来富庶一方
苍天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眷顾
让世人羡慕
但这里的人们自豪却不自满
他们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在祖国西部大开发的征途中奋勇前进
这里是实干银川!
银川啊
终有一天
你将名扬四海
而我
将在每一个晨曦,在大山连绵的某个地方
盼着你,成为黄河边上最耀眼的明珠
宁夏,是一个兼具北方荒凉和南国秀美的可爱之地,北部平原地区生态自然条件较好,淡水湖泊众多,确有一种江南之美。首府银川市,城市也非常干净,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是一个适合宜业宜居的好地方。
宁夏的清真美食我很是喜爱,牛肉拉面是我曾在宁夏上班时最爱吃的,后来一次偶然之机我了解到回族文化,经营清真餐饮的穆斯林都信仰伊斯兰教,而回族宗教生活的重要经典《古兰经》上号召世人注意清洁,讲究卫生,指出了伊斯兰教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把它作为信仰的基础,这样的话我想清真餐饮应该都很注重卫生,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并且永远喜爱清真美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宁夏时,我还特别关注到宁夏的一位著名作家——张贤亮。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是一位能载入我国当代文学史册为数不多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由作家张贤亮苦心经营打造的中国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是银川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外地人来宁夏旅游的必去之地,被评为“中国品牌100强”和“亚洲品牌500强”,在全国绝无仅有,创造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奇迹,被宁夏回汉乡亲亲切地称为“宁夏之宝”。
2014年9月27日,当我确认网上有报道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的消息属实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内心很难受,中国文学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这是文学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陕北,领导了中国工农革命,创建了新中国;文学巨匠:柳青、路遥、张贤亮、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在西北地区写出了永恒的不朽著作,到现在依然痴迷着无数世人;王洛宾在西北创作了至今还传唱大江南北的民族经典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
在我看来,西北的这种荒凉之气、慢节奏的生存状态,它可以给当下的人们一种精神力量,让人在喧嚣的人世间觅得一块静心思考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西北的民族分布众多,使人感受不一样的异域情调,从歌的世界和舞的海洋中忘记烦忧,使人从多姿多彩的艺术中陶冶性情,让人心胸开阔,更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就爱大西北,热爱她的纯粹,热爱她的包容,更热爱她对无数干涸的心灵的滋养!
作者简介:祝冰,男,1989年出生,陕西洛南人。爱好文学、书画艺术。
启 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第二期获奖作者的奖品已全部寄出,请大家保持手机畅通,注意查收。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