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随记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街,紧靠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是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封笔之作。贝聿铭先生采用“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设计博物馆,整体色调灰白调子,同粉墙黛瓦的苏州古建筑相协调。苏州博物馆使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中;使传统与现实,东方古代文明和西方现代科技协调相融。为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苏州博物馆于2006年10月开馆以来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博物馆大门为玻璃与金属梁架结构,既有传统建筑造型元素又有现代材料赋予崭新风格。步进大门可看到一个空旷的庭院。
建筑采用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及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与苏州传统的城市相融合。
位于中央大厅的主庭院北面与拙政园相邻,是贝聿铭精心打造的创意山水园,是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头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博物馆中每一漏窗外必有景色:或亭或水或植物,园林艺术称之“借景”。
主庭院北墙与拙政园相邻,仿佛由拙政园引水而出,北墙以山东泰山石作片石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煞费苦心。
博物馆由三部分地块组成,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
西部主展厅有一个竖向的流水渠,水由上台阶而下,形成别具一格的水幕墙,最后以小瀑布流入莲花池,池中流水又缓缓溢向四边。新颖的钢楼梯将三层展厅相连,并轻佻于水面之上。充满智慧,情趣与匠心。
博物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相互依托,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贝聿铭将其称作是自己“最亲爱的小女儿”。
馆内的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展区的太阳光线。“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馆中展品的北宋“真珠舍利宝幢”,虽历千年之久,仍然斑斓璀璨,富丽堂皇,体现了当时在雕刻等高度的工艺水平。
博物馆藏品1.5万多件,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其中一级文物240件,二级文物1147件。
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
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
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等,馆中两丛藤蔓是“文征明”手植紫藤的根来嫁接,象征中华文明的流淌和传承。
现代美术作品设在花园东边的特别展区,由模块组合而成,外饰简洁优美,地面铺设地板,木质框架墙体和白色涂料。
博物馆东部出口处的通道与忠王府巧妙连接。
进入忠王府西部的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是整体移建的,并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大门现成了博物馆出口。忠王府大门东侧就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