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与生活较劲的爱情,没有美好可言

说起来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段著名的句子:“也许每个男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一抹蚊子血,而白的依然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就会变成衣领上的一颗饭粘子,而红的就会变成心口上的朱砂痣。”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很明显,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感情上的错过和遗憾对一个人来说是最深的惦念。
读《浮生六记》的时候,大家都被书中的芸娘所吸引,她不仅拥有女人的聪慧温柔还不缺乏男性的洒脱魄力。
近乎完美的琐碎叙述,为我们勾勒出芸娘在世时所有的美好,然而遗憾终究只是遗憾,这份深深的怀念与美好无关。

美好的爱情是一起轻松过日子,凄美不是美

《浮生六记》之所以广为流传,除了它所记载的生活鲜活真实,更多的是足够坎坷。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性天生是喜欢看热闹的,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吃瓜群众,古人和今人有着相似的毛病,评价别人的感情和人生时个个堪比大师,到了自己身上却完全变了样。
沈复与陈芸的爱情其实算不得美好,不过是这对闲人有着浪漫的思想,能够将普普通通的生活通过想象和个人洗脑,呈现出仙境的味道。
就拿夏天沈复在帐中戏弄蚊子来说,也只有他那无厘头的脑袋瓜才能在蚊帐中吐一口烟,然后将四处飞舞的蚊子看作仙鹤。
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陈芸这样的妻子才会配合丈夫的幼稚,上演一出云中赏鹤,但凡是换个人,大概都会气急败坏,夏天那么热,帐子中还进了蚊子,作为老公不想着将蚊子赶出去,或者想办法改善一下家庭条件,反倒在蚊帐中吐烟圈,还乐在其中。
如此不上进的男人,也只有她才会死心塌地不管不顾地跟在身边时时吹捧。
真正美好的爱情不是共苦,而是同甘。
这世上,能够做到共苦的人实在太多了,但凡在特殊情况下,哪怕陌路也能同心协力搀扶向前,但能够同甘的人却少之又少,从贫到富能保持始终不变才是对感情的沉重考验。
凄美不是美,莫将瓦砾当玉藏。

聪明的人懂得跟生活握手言和

人这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妥协和改变,面对很多糟糕的事情,逃避和拒绝是每个人的本能,直视和接纳才是成长的过程。
聪明的人都懂得跟生活握手言和,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会说:“吃一堑,长一智。”摔了跟头只有学会反思才能避免下次再在相似的沟坎上绊倒。
然而沈复陈芸二人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始终都没学会反思和改变,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这夫妇二人,不仅不懂得跟生活握手言和,还时不时地去挑衅生活。
引用当今网络上的一句话:“不作就不会死”,拼了命地同生活和世俗相抗无疑是在以卵击石。
最终落得凄凉的下场也不足为奇。

同生活较劲的爱情,不值得推崇

好的爱情往往是归于平静的,轰轰烈烈的感情作为旁观者看起来过瘾,真正身处其中却不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人一旦上了岁数就会看清,这世间的真情最是沉默,那些哭天抢地要死要活的感情不过是在情绪的作用下的一时冲动。
沈复和陈芸的婚后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解决难题,并不是说他们的运气有多不好总遇上坎坷,而是他们已经形成了有问题解决问题,没问题知道问题也要解决问题的习惯。
不要盲目地憧憬那些得来不易的爱情,牛郎织女若长期生活在一起也会吵架拌嘴,七夕便再也不是七夕。
从书中很容易就能看得出,在陈芸犯病期间沈复并没有在病床前伺候太长的时间,尚未被逐出家门时是沈家仆人在照顾,不得以寄住到乡下华家时又是华家的人在照看,再后来从华家搬出,陈芸亦是独居,沈复则到远在另一座城市里卖字赚钱。
临终共处的日子不过是从仲春到三月,期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天,陈芸便与世长辞,正是因为不曾久在病床前伺候,这才在人走之后满心的遗憾。
爱情应该是一种令人向好的感情,像沈复陈芸这种从始至终都在同生活较劲的感情,不值得推崇。

-唯晨陪你细数时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