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来顺应,物去不留

用心若镜,不拒不迎

人人生来皆有烦恼,无论你的出身是贫是贱,境遇是好是坏,都无法左右烦恼的生长。

人们的烦恼总是有所谓的“原因”:

为情所困,为钱所恼,乃至他人的评价,生活的鸡毛蒜皮,都可以成为你烦恼的原因。

但这些真的就是烦恼的本来面目吗?

很显然并不是。

同样被人背后议论,别人就不一定烦恼,甚至换个日子,你心情好时也会懒得计较。

但在此时此地,你听到那些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就会怒火中烧,就会郁郁寡欢。

由此可见,生活中发生的这些事件并不是我们烦恼的真正原因,充其量算是诱因。

赖声川在《冬之旅》中说过一句话:

“没有道路能够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烦恼的生长逻辑也可以用这个句式总结:“没有事件可以触发烦恼,烦恼本身长存。”

当烦恼来临时,我们总是错误归因,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

因为事情诱发了烦恼,就将所有的心力都纠缠在事件当中,却忘了首恶元凶,即便解决了事件,烦恼却也并未远去。

想要真的解决烦恼,只有抛开事件的迷惑,直击病灶。

而烦恼的真正病灶只有两种,一个叫我执,一个叫法执。

我执,是指众生不明白五蕴无主,误以为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并切如磁吸铁般,吸附贪嗔痴慢种种烦恼。

和烦恼关系比较直接的就是我执,正如克利须那穆提说的那样:

“自我 就是一切矛盾,一切分裂行为,自我行为中心等等的源头和开端。”

因为执着有一个实在的自我,所以我们会将这些烦恼当成是我们的主体,然后认同它们当成自我的一部分。

所正谓:分别幻相,贪著幻相。

为什么会分别贪著?

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也,犹如小猫照镜,与影撕咬;亦如翳目观花,空劳把捉。

所以我执的根本还是因为法执,愚夫众生因为执着五蕴、十八界等种种法为实有,进而产生我执,不明白以上诸法皆为假名安立,皆为缘生,并无自性。

连我、法都是缘生无性的浮云,烦恼就更是空无自性的了,但我们因为愚痴,却认同烦恼就是自己的心,并加以执着。

就像雾霾不是大山,甚至都不能被握在手中,但我们却被黑压压的错觉干扰,误以为前方的雾霾是一片大山。

而如果能够如实观照烦恼的空性,知道烦恼只是因缘聚合的产物,没有真正的实体,自然可以任它去留,不去管他,烦恼对你也就无法产生影响。

众生的这种错谬也被心理学家所捕捉,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认为:

激发事件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

正确的信念产生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引发正确的行为;

错误的信念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评价,引发错误的行为。

同样的事件会激发不同的情绪、烦恼,同样的前因会引发不同的后果,就是因为众生底层的认知不同的缘故。

所以祖师大德可以做到“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而我们稍微受点委屈就会觉得生无可恋。

想要从这种期期艾艾草木皆兵的困境中解脱,可以试试以下这个不二法门:“如实观照”。

无论面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要保持觉知,就好比随身带一面“镜子”。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照镜子,镜子是真实而诚实的,自然地展露我们的每一部分,让我们了解自己。

但是不管我们是好是坏,它从不做评判,只是客观地给予我们观察和理解自己的机会。

所以,当感到自己烦恼来临时,最重要的用心如镜,“如实观照”。

但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生下来就会有俱生的我执扭曲认识到的一切,长大过程中,还会被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影响, 因为种种“邪教、邪分别”产生分别我执;

无形之中,我们的内在被刻画了很多是是非非的标准,任何事件经过这些标准的扭曲,都可能成为烦恼的诱因。

因为这些标准本身就是错的,是烦恼的温床。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标准、放弃评判,接受真实。

如果你觉得西施是美的,那么就会不接受镜子里的东施,但是因缘聚合,现在你的显现就是东施,那你就会烦恼。

可当你抛开一切的成见、标准,如实观照,并悦纳自己这幻化般的存在,那你的烦恼则立刻会成为无根之木,被心念之流带走。

不而能如实观照的人,在正面积极的境界里,就会迷魂狂乱,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最后失足落入种种陷阱泥潭;

在负面消极的境界里,则会不断的自我怀疑,把情绪雪球越滚越大,那些曾经受过的伤害,被忽略的孤独,被欺骗的憎恨和对世界、对自我的怀疑,无数次失败之后的虚无感,都会不断涌现,直到将自己吞没。

因为我执,所以无法分清事件与自我的界限,一件事成了,就全然的肯定自己,飘飘然不知所以,最后摔跟头也不知所以;

一件事败了,就全然的否定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越挣扎,就越加深加宽这个怀疑的泥潭。

以上的结症在于,不能如实观照从而产生偏颇的自我评判;

而治病的方法,还是如实观照。

如实观照要如何让操作呢?

西藏的晋美林巴尊者曾这样描述:

生好念是心变化,坏念亦是自识界;

详加观察勿辩解,解开捆绑实执绳;

五毒分别心生时,是自心识起骤生;

切勿迎取作思维,直视心念归实相。

禅宗形容如实观照的禅法叫“老婆禅”;

—— 老婆心切,绵绵密密,反复叮咛如老婆婆。

只要你时刻提斯自己要“如实观照”,那么一饮一啄,皆有滋味,运水搬柴,皆是功夫,“这功夫来自于对生活如实的观照,到此,所谓的“绵绵密密”其实是顺理成章、不必用力之事。

因为我们已经通过绵密的观察,体会到了这颗心的种种行相,知道它为何喜,为何怒,并不断追问源头,乃至无聊的时候刷手机,吃饭的时候伸筷子去夹菜,都要如实观照,觉察是哪种力量在驱动自己的行为;

当这种修行到达一定境界,就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每种想法如海浪般在“心识之海”中升起、落下,而此心了了分明,不迎不拒。

当可喜的境界产生时,坦然的正受喜悦,但是不粘着,不纠缠。

所谓“正受”,通俗来说就是正确的感受,从出生以来我们的感受被种种的成见、我执所扭曲,并没有活在正确的感受里,因此我们也没有得到过人生的真实受用,只有如实观照,我们的感受才能不被扭曲,才能真正把流经我们的每分每秒都焕发出新的意义和生机。

当负面的境界来临时,坦然的面对挫折,但是不扩散,不沉沦,当自己表现差强人意的的时候,如实的关照,明白自己只是在这个时间点的这个事件上表现不佳,而不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否定。

在刚开始尝试时,肯定会有不适,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从自己固有的成见、执着去扭曲事物,一旦如实观照,反而会不知如何自处。

只要加以练习,时时刻刻不忘怀揣着觉知的镜子,如实观照发生的一切,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做到物来则映,物去不留,灵明无着,了无尘埃。

《明儒学案》里记录了王阳明是怎样操作的:

阳明在南都时,有私怨阳明者,诬奏极其丑诋,始见颇怒。旋自省曰:

“此不得放过”,掩卷自反,俟其心平气和,再展看,又怒,又掩卷自反。

久之,真如飘风浮霭,略无芥蒂。自后虽有大毁谤、大利害,皆不为所动。

翻译过来就是:

有人写了封信辱骂王阳明,王阳明第一眼看到时,很生气,然而马上反应过来,觉得这是一个磨练自己品性的好机会,于是把信合上,开始自我反省,如实观照。

等到心平气和了,再看看那封信,又感到生气。

又把信合上,反省。久而久之,终于对这些辱骂不动于衷,略无芥蒂。

自那以后,遇到大毁谤、大利害,皆能做到不动如山。

贤如王阳明尚且要反反复复的掩卷重来方能平复,遑论我等?

尽管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每一次的如实观照,都是磨“镜子”的过程,让它越来越清晰,反映的影响越来越真实。

《庄子·应帝王》有云: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 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这是说修养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

雪峰义存禅师也曾说:“要会此事,犹如古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这也就是说我们想要搞明白人生大事,就必须保持自己的觉性,如实观照,就象古来的镜子一样,胡人来照见胡人,汉人来照见汉人,不会有丝毫的错谬,不仅如此,还能长养一切善法,包容一切差别,启发一切欢喜,成就一切因缘。

说了这么多,现在回到最初的那四个字:“如实观照”。

观照只是方法,如实才是本质,这个世界最有智慧的人,一定也是最忠于事实的人。

但我们很多人甚至都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成见、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猜测。

罗素先生在对未来的寄语这样写道:

关于智慧: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

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也写过,'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看清事实和接受事实'。

因为只有看清事实,接受事实才有可能改变事实。

夏丏尊先生与弘一大师吃饭,他觉得菜太咸了,弘一大师却说“咸有咸的滋味”,于是他感慨道:

莱菔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的了。

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也能用心如镜,如实观照,从种种烦恼中解脱,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还万物一个本来面目,也还自己一个本来面目。

©文|师父曰原创
(0)

相关推荐

  • 笃学记丨003. 灵鉴含天

    笃学记丨003. 灵鉴含天 继续学习<灵源大道歌> 3. 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 上次讲了这句的上半句,今天接着讲下半句.这些都是自己的学习体会,只能供参考而已. 其实照,不仅仅是 ...

  • 《中秋掩卷》

    <中秋掩卷> 几许泪,几多愁,湮没红尘烟雨中. 几斗文,几文钱,笑谈饮酒思泉涌. 晨起舞,月升眠,终日乾乾未敢歇. 四亲朋,念故友,孑然独立举伟业.

  • 新年读书计划 | 《公众舆论》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报纸

    新年读书计划 | 《公众舆论》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报纸

  • 109.修行进入无烦恼的境界

    109.修行进入无烦恼的境界

  • 物来顺应,物去不留(深度好文)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 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用心若镜,不拒不迎 人人生来皆有烦恼,无论你的出身是贫是贱,境遇是好是坏,都无法左右烦恼的生长. 人们的烦恼 ...

  • 承认矛盾,容纳矛盾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辛丑年 六月十七 编辑: 南海佛教 莲语禅心 巫娜 - 天禅3 打开音乐 聆听顺心的乐曲 开篇故事 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门下传法弟子,后来在湖南南岳般若寺 ...

  •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从现在开始积累“彩虹屁”素材

    这篇推送很简单,就是为各位总结一下<公众舆论>这本书的所谓的"名人名言"以及其适用范围. 说白了,看书看到最后要的不就是思考问题和下笔答题的时候能吹出彩虹屁吗?(摊手 ...

  • 人生中,与人相处,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人生中,与人相处,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一生中,远见是人最聪明的智慧,只有心无成见,才能成就自我,而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坦坦荡荡心有远见,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明察秋毫,做到淋漓尽致,因此,远见的高低决定一个 ...

  • 庄子:物来顺应,物去不留,方为道心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01 人生应该秉持的最好状态是"物来顺应,物去不留",无论什么事情来到自己生命中,都坦然的接受,无论是惊与喜,都不会过度的排斥:当这些事物" ...

  • 修行 | 物来顺应,物去不留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如愿朗读音频 用心若镜,不拒不迎 人人生来皆有烦恼,无论你的出身是贫是贱,境遇是好是坏,都无法左右烦恼的生长. 人们的烦恼总是有所谓的"原因": 为情所困, ...

  • 读《庄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能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伤害

    (一)人的生死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命运活动,就像日夜永恒的交替一样,都是自然的规律. (二)人们获得生命,这是适时而得:失去生命,这是顺应变化.人们能够安心于适时顺应,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胸中,这就是古人 ...

  •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这才是正确的处事态度。

    事未来而忧者愚,事已去而悔者蠢.为将来的事现在就开始忧虑,事情已经过去了,还念念不忘,烦恼不断,这是愚蠢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事不惧不恼不忧,这事如果是好事,笑着面对.如果不好,也要告诉自 ...

  • 有一种智慧: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 温暖李健 - 似水流年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雪漠著什么是"涤除"呢? "涤"相当于洗衣服的洗.洗什么东西? 洗 ...

  •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济语

    任何事情的发生 只要我们认为它是突发事件 它就是 我们要认为它是常态 它就只是常态 无论发生任何事情 去解决就好了 为何要有那么多的情绪和不淡定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 实际上都在提供一个契机 让我们可以从 ...

  • 人事物的系统思考:先人后物,顺应人性,人性才是造物的势能高地

    认知框架 2020-11-08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系统思维方法论! 构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系统,把一个系统产品化,可以说是千辛万苦,但最后这个系统却无人问津,这就真的是冤大头了!尽量 ...

  •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曾国藩

    原文: 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己矣,是之谓诚而己矣,以此读<无妄>&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