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明明可以为薛宝钗赐婚,为何却用暗示的方法呢?她有苦衷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章中 ,贾元春在端午节前,打发夏太监出宫给贾府120两银子,让贾珍带着家里男人到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同时把端午节礼也赏赐出来。
贾元春赏赐给宝玉的礼物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贾宝玉见过之后问起礼物赏赐情况,袭人说只有宝姑娘和他一样,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一样只有扇子同数珠儿。
这种做法让贾宝玉大为不解。因为他和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一样的——贾元春赏赐礼物其实是暗中点出“金玉良缘”,暗指自己赏识的弟媳是薛宝钗。
贾母虽然也认为薛宝钗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儿,但是在贾宝玉婚配问题上,她更倾向于选择外孙女林黛玉。看完贾元春赏赐的端午节礼,贾母自然不高兴,于是安排贾宝玉第二天去宫里谢恩。
贾宝玉与贾元春从小跟着贾母长大,两人因为年龄差距较大,所以虽是姐弟但情同母子。贾宝玉进宫谢恩,见面过后一定会表明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打平安醮的第一天,贾母巧借着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时,断然拒绝任何婚姻,明确说出宝玉年纪还小,和尚说了不宜早娶。
贾宝玉找贾元春“耍赖”,贾母当众发表与贾元春暗示“金玉良缘”的相反意见,他们为何要这样?更主要的是贾府历经百年,此时已是风雨飘摇,需要依靠贾元春这棵大树来支撑,她的意思怎么能够反对呢?
因为他们知道,“金玉良缘”并不是贾元春的真实想法,她这样做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是不得已而做的。
难道是王夫人让贾元春不得已?
王夫人确实非常支持薛宝钗嫁给宝玉。
薛宝钗不仅是自己亲妹妹的女儿,家境殷实;薛宝钗长相出众,性格贤淑,行事稳当,是道德淑女的典范;贾母也说过贾府里的四个女孩子都不如薛宝钗。作为贾元春的母亲,她利用母亲的身份左右贾元春的想法和行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事实上,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不是王夫人能做主的。
金钏儿死后,王熙凤要给她补充一个丫环,她选择将袭人从贾母房里调到自己手下,从自己的月银里拿出二两银子,给她一个姨娘的待遇。王熙凤建议将袭人开了脸放在宝玉房里,王夫人坚决不同意,主要是担心贾政不愿意。由此可知,贾宝玉的婚姻大事,真正做主的是贾政。
贾政选儿媳妇时会选择薛宝钗还是会选择林黛玉?
表面上看,选择林黛玉的理由很多。她是妹妹的亲自女儿,父亲林如海生前是官场红人;林家世袭为侯,出身高于贾府;林黛玉长得如同西施一样美丽;贾母非常愿意成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贾政和赵姨娘说的一番悄悄话里表明,他其实更看好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王夫人身边的丫环彩霞年龄大了之后,被开恩放出去准备出嫁。因为以前与贾环有旧,所以私下里找赵姨娘帮忙。赵姨娘晚上便求于贾政,贾政是这样答复的:
“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林黛玉此时早已经过了十五岁这个可以出嫁的年龄,贾宝玉比林黛玉大一岁,也到了可以娶妻的年龄,但是贾政却说宝玉还小,表面上看是与贾母保持一致,实质上却是拒绝了林黛玉。
所以,贾元春赏赐端午节礼,实质是受了贾政的指使。但是她是了解贾母和贾宝玉的心思的,是欣赏林黛玉的,从她不改林黛玉在大观园里的题字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但是她又不能违背贾政的心意,所以采取暗示的办法而没用直接赐婚的手段。
贾政为何不选林黛玉而选薛宝钗?
他的想法其实与王夫人还是有所不同的。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如果还活着,还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他自然会选林黛玉当儿媳妇;但是林黛玉成为寄居在贾府里的孤女,就没有了任何优势。
男人历来比较理性,封建社会,儿女私情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家族利益高于一切。贾府作为四大家庭之一,百年来四大家族一直互有联络,彼此联姻,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贾府此时已经走入末世,更需要强化四大家族的利益,所以他会选择一个以积极入世态度的薛宝钗当作儿媳妇,而不会选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
婚姻是什么?
现代人眼里,婚姻是爱情的结晶,是男女之间两情相悦的美好结局;但是在封建社会,婚姻必须服从于家族利益的选择,服务于家族发展的需要。
贾政作为贾母跟前的孝顺儿子,有这样的想法,无法付诸于实际行动,所以假借贾元春之手来实施;贾元春非常聪明,她没有“一锤定音”,而是巧妙地进行暗示试探,并成功将贾政给自己的难题化解,从而使“金玉良缘”变得徒有其名。
婚姻掺杂了利益,一定会变得诡异。于是在情感利益、家族利益的纠葛下,一场悼金怀玉的爱情悲剧拉开了序幕,最终误了林黛玉也误了薛宝钗。
[文/小涵读书/原创] 每天带你读不一样的红楼梦!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