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促大脑恢复药

甲氯芬酯

甲氯芬酯主要兴奋大脑皮质,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脑细胞对糖类的利用,恢复中枢神经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脑动脉硬化以及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阿尔茨海默症、儿童精神迟钝、小儿遗尿症及新生儿缺氧症等。作用出现缓慢,需要反复用药

吡拉西坦

吡拉西坦为γ-氯咯酸的环化衍生物,能促进线粒体内ATP合成,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增强大脑信息传递,改善缺氧以及物理化学因素所致的记忆障碍;还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及促进大脑对磷脂、氨基酸、葡萄糖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保护缺氧引起的脑损伤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由衰老(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引起的记忆和轻中度脑功能障碍,对儿童智力低下和行为障碍也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少,偶见口干、厌食、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失眠、荨麻疹等。锥体外系疾病、 Huntington舞蹈病患者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胞磷胆碱

胞磷胆碱是核苷衍生物,在体内参与卵磷脂的生物合成,使卵磷脂合成增多,一方面其可增强脑干上行网状结构激动系统机能,提高患者意识水平;另一方面可增强椎体系统的机能,改善麻痹症状;此外还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组织能量代谢,并有催醒作用。临床上用于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脑梗死、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大脑供血不足

毗硫醇

毗硫醇系维生素B6的衍生物可增加颈动脉血流量,改善脑组织供血,还可促进脑内葡萄糖及氨基酸代谢,改善脑生物电活动。临床用于改善脑震荡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和脑膜炎后遗症等引起的头胀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亦可用于脑动脉硬化症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偶有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动物实验表明有引起第二代动物唇裂的倾向,故孕妇慎用。

用法与用量

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  皮下或肌内注射,每次1~2ml。极量:每次3ml,每日12ml

哌甲酯  口服,每次10mg,每日2~3次。静脉滴注,每次10~20mg,必要时30分钟后可重复1次。

尼可刹米  常用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次1.25g

二甲弗林  口服:每次8~16mg,每日2~3次。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次8mg。静脉滴注:每次816mg,以注射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洛贝林  皮下或肌内注射,成人每次3~10mg,极量:每次20mg,每日50mg;儿童每次1-3mg静脉注射:成人每次3mg,极量:每次6mg,每日20mg;儿童每次0.3-3mg。静脉注射须缓慢。

贝美格  静脉滴注:5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每3~5min注射50mg,至病情改善为止。

多沙普仑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0.5~1.5mg/kg每小时用量不宜超过300mg

吡拉西坦  口服:成人,每次0.8~1.6g,每日23次。儿童酌减。静脉注射:每次4~6g,每日2次。

甲氯芬酯  口服:成人每次0.1~0.3g,每日3次,至少服周。儿童每次0.1g,每日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每次0.25g,每日1-3次。小儿每次0.06-0.1g,每日2次

胞磷胆碱  静脉滴注:每日0.25-1g,加于5%-1%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滴注。肌内注射:每次0.5~1g,每日1次。

吡硫醇  口服:成人每次0.1~0.2g,每日3次;糖浆剂,每次10~20ml,每日3次。小儿每次0.050.1g,每日3次;糖浆剂,每次5-10ml,每日3次静脉滴注:每次0.2~0.4g,每日1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