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以渐(山东聊城人,傅斯年是他的七世孙),清朝开国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清朝康熙年间,傅以渐家人在东关家庙拓修建设时,傅家新建的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邻居以为有碍自家的风水,于是找上门来。傅家宅院刚刚修缮完毕,不愿额外增加开支,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相持不下,于是写信给傅尚书,让他给地方官员通融一下,予以照顾。
傅以渐很快回信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十分羞愧,主动将墙基退让三尺,并主动找邻居道歉,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
后来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聊城,闻听此事,遂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倡义举。
相类似的故事很多,全国就有好几个六尺巷,仁义巷,连传说中的那首诗,各地方都一样。这一方面说明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古这类邻里矛盾很普遍。老百姓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争个不休,矛盾冲突非常激烈,怎么解决?孟轲拜孔伋为师, 曾经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孟轲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 只谈仁义就够了, 何必要说利益?上不仁, 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 则下也尔虞我诈, 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中说:利, 就是义的完美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心, 以弘扬道德。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从“仁义胡同”的传说里,尚书家和邻里发生矛盾。尚书高高在上,却肯施恩于邻里,这就是“仁”。尚书肯让三尺,邻居也让了三尺,这就是你对我“仁”,我对你“义”。矛盾双方,互让互利,达到“裁断合宜”,这是“义”。
所以,只要有“仁义”表现出来,就说明存在“六亲不和”。只有消除“仁义”这个表象,才能实现“六亲和”,才能让“民复孝慈”。
上一章有“六亲不和,案有孝慈”,现在又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不是矛盾吗?【“六亲不和,案有孝慈”和“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对比】上一章“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大道废,案有仁义”,如果大道没有废,则无处不仁义,所以也就显露不出仁义。大道废了,有的地方有仁义,有的地方没仁义,仁义就显现出来了。“智慧出,案有大伪”,如果智慧不出,则无处不真实,所以也没有大伪。智慧出了,有的地方是真的,有的地方是伪的,伪就显现出来了。“六亲不和,案有孝慈”,如果六亲和,则处处是孝慈。没有不孝慈做对比,孝慈就没有显露的机会。如果六亲不和,就会有的孝慈,有的不孝慈,有了对比,孝慈就显露出来了。“邦家昏乱,案有贞臣”,如果国家和平安定,则没有贞臣显露的机会。只有国家昏乱了,有些人成了叛臣,有了对比,贞臣就显露出来了。 六亲不和,案有孝慈。这里的“有孝慈”是孝慈显露出来。
絶仁棄義,民復孝慈。这里的“复孝慈”是全面恢复孝慈。比如,当所有羊都是白色时,颜色这个属性就不被关注了。
如果羊群里加入一头黑羊,这时候有了对比,白色就显露出来了,这就叫“有白羊”。
当再次把黑羊拿走,又全是“白羊”了,这就叫“复白羊”。
消除仁义?咋一听还真不能接受,细细想想就不奇怪了!你可以观察一下,一个真正上慈下孝的仁义家庭,并没有人常谈论家庭里的“仁义”之事。在真正孝慈的家庭里,谁帮助谁了,谁让着谁了,这些所谓的“仁义”之事,大家都是自觉去做,大家都觉得这是很自然,很理所应当的事情,没人觉得这是什么“仁义”的事情,更不会四处夸耀自己多么多么“仁义”。而一个经常谈论“仁义”之事的家庭,恐怕很难真的彼此“仁义”,也很难做到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孝慈”!一个大谈“仁义”的地方,往往真正缺乏的,恰恰是“仁义”。所以,消除仁义,不是消除“仁义”的行为,而是消除“仁义”的思想,让所有人都把“仁义”的事情,当成很自然的事情,自觉去做。当每个人都做“仁义”的事情,而又不觉得这是“仁义”时,那样的社会才是更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