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169号作品】王雪峰:我和故乡有个约定 ​

我和故乡有个约定

王雪峰

我和故乡有个约定,这个约定不仅是山,不仅是水,更是人。常言道,“亲不亲、故乡人”,故乡总有我牵挂的人。

父母是我的牵挂。读书的时候,父母是我坚强的后盾,只要想到父母,我就知道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每次放假,父亲总是要想办法到镇上去买猪肉,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其实,就是改善我的生活。那时,农村只有过节来客才买肉,母亲将肉分成几份,一份炒,一份打汤,一份红烧,这都是我喜欢吃的,那时,我对父母的牵挂就是肉。参加工作后,父母也渐渐变老了,此时的我逐步懂得了人情世故,也慢慢理解父母,对父母的牵挂就是他们的身体和他们的教导。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但是,三年自然灾害和公社吃大食堂的时候落下了胃溃疡,他的胃病不能着力,不能挨饿,否则就发作,但是,不可能啊,所以,胃溃疡给父亲带来很大的痛苦,疼的时候大汗淋漓,每当此时,我的心特别痛,但毫无办法,好在后来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才有所改观。但是,人生总有缺陷,在整个家庭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时,父母快要享福的时候,父亲不幸患了癌症,那时的我简直痛苦异常,工作地离家又远,交通也不方便,回去过两次,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悲伤的,父亲坚决不让我第三次回去,是哥哥安置他最后一程,那种“父亲去世儿不在的情形”的现实,永远难以用语言表达,至今难以释怀。

每当我遇到不顺的时候,父母曾经的教导就回响在耳边,“伢儿啊,在外要好点工作,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个性要该,不然要吃亏的!”,是的,只有父母最了解我,知道我的性子急,容易得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父母当时说的许多为人处世的话,是多么的有道理啊,但是,人就是那样,认识都有一个过程,年轻的时候,由于叛逆,由于豪情,父母的话只是耳边风,只有经历了挫折和痛苦,才想到父母是那么的正确。如今,父母永远沉睡在后山,每每回到故乡,我都要去看看他们,向他们诉说,了却我的牵挂。

哥妹是我的牵挂。父母十分眷恋我,没有让我寂寞,给我生了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不像现在的独身子女,成为“宅男宅女”。小时候,哥妹都是玩伴,哥哥照顾我,我和哥哥照顾妹妹,大家感情好,我们经常爬树打板栗吃,下河捉鱼,上山摘野果子吃,一起放牛捡柴火,那种快乐永远在我的记忆深处。参加工作了,哥妹经常联系,他们向我介绍家乡的变化,讲小时候邻居和熟人的故事,让我感到温暖和亲切,他们还关心我的家庭,把我的妻女接到老家玩,他们特别喜欢我的女儿,视为己出,陪女儿挖兰花,找野兔子,烤红薯吃,女儿也喜欢他们,喜欢我的老家。哥十分勤劳,性格温和,不沾烟酒,嫂子和侄儿侄女也都一样,所以,哥的家庭在当地比较殷实,楼房是新的,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微波炉、空调等一应俱全,比我在单位的好多了。我以哥为荣,哥也以我为荣,我们兄弟俩就这样彼此“抬桩”。妹嫁到当地的县城,妹夫在公安部门工作,他们夫妻是初中同学,算是知根知底吧!妹妹一家经常回娘家,经常到我哥哥家,哥哥每次送给她大米、笋子、板栗、农家蔬菜等。哥妹他们的遗憾就是我分配到荆州工作,离家太远,一年难得见一次面。是啊,离开家乡的人,对自己亲人的牵挂应该是一种共同的情感吧!

乡亲是我的牵挂。乡亲是一群难以忘怀的群体,有的曾经帮助过我和我的家庭,有的曾经给我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安慰,有的还是我很好的朋友和邻居。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打扰邻里,但是,邻居都喜欢我,即使我做错事了,也是好言教育,不打骂怀恨,有的还成为日后见面的谈资,还说“小时候不调皮,长大了没有用”之类的话,现在想来倒也十分有趣。有一位张老伯,是邻组的一个人,一次,天下雨河水涨了,我去上学过不了河,正在发愁时,张老伯来了,我知道他是附近的人,就一把拉住他,求他把我背过河,不由分说爬上他的背,张老伯说:“你是哪个的伢儿?”我说:“我是王医生的芽儿!”,张老伯呵呵一笑,背了我过河,父亲回来就问我怎么回事,还教训了我一番。后来,每当我回去的时候,总要去看看张老伯,每次就讲那个故事,每次我们都很开心。如今,张老伯已经作古,他的儿子在公路边做新房,离我哥家不远,我只要回去就到他儿子家坐坐,还是讲那个故事,还是那么开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和故乡有个约定,只要我有空,我就要回去看看,看看故乡的亲人,听听故乡的故事。

我和故乡有个约定,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故事,故乡的变化,总是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时不时跳跃到脑海里,乡音、乡情、乡韵、总是让我着迷。人人都有故乡,人人都有故乡情结,但是,像我这样时时刻刻思念着故乡的人,恐怕不多吧?!

我和故乡的山有个约定。我的故乡在大别山南麓,小时候,我觉得那山真的好高好大啊,出门就是山,抬头也是山,走山路,翻山岗,打山柴,挑山货,山,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早晨,太阳从东边的山岗上爬出来,傍晚,又从西边的山坳里落下去,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从地理空间上看,大别山幅员辽阔,方圆千里,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人口1000多万啊,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看中的不仅是幅员辽阔和人口众多,更主要是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大别山横亘中原,几乎是南北分界线,也是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南下武汉,北上郑州,东出合肥,西到襄阳,视野开阔,“一山分吴楚”。大别山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跟黄山主峰莲花峰差不多呢!但是,大别山的形成和发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比喜马拉雅山的爷爷还爷爷啊!所以,大别山岩石风化跨越时间长,土壤营养丰富,植物品种繁多,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许多到过大别山的人都说,那是一个好地方啊。是的,故乡的山就是好啊,小时候,我到生产队西边的山上捡柴,我们称那座山叫“大山”,那山海拔大约600米的样子,爬上去可不容易啊,但是,下来更不简单,而且还要挑一担柴。常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山路崎岖,有的地方还山崖峭壁的,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可能会掉下山崖去。当然,喜欢山的原因是山上有我喜欢吃的野果子,有一种叫“四月子”和“蒌豆”的两种野果,农历四月成熟,果子红红的,像樱桃,酸甜酸甜的,特别好吃。

屋后面的小山,是我放牛和学习的好地方,站在山岗上,罗田县大河岸镇尽收眼底,镇上的学校、商店、医院和大桥沿着义水河错落有致分布,给我以遐想:将来我长大了到镇上去工作,当干部。小山上,我最喜欢的就是兰花了,几乎到处都是,那种兰花是一种山兰,又叫春兰,当然不是那种名贵的君子兰之类的,据报载,大别山的兰花被一些人挖得差不多了,兰花运到武汉后价格飙升,如果不加以保护,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那里的人都喜欢兰花,她特别素雅特别香,兰花开放的季节,一阵山风一阵香,让人回味无穷。当然,屋后的小山和屋对面的矮山最多的花还有映山红、牵牛花了,红红的映山红,黄黄的牵牛花,青青的松树、枫树、栗树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山川画卷。

山上除了花草,还有许多中草药,如野生黄连、江边一碗水、车前草、艾蒿、金银花等等。山上还有枞菇、麦黄菇、野生板栗、葛根等,在哪个贫穷的年代,那些“山珍”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

我和故乡的山有个约定。我约定一定经常回来看看你,亲近你,感受你的温馨,感受你的力量。前年春节,50岁的我又回到了故乡,爬上了生产队的“大山”,游览了屋后的小山,岁月沧桑,不变还是那山,只是感觉山似乎变矮了,或许一个人长大了,视野开阔了,感觉山似乎变小了。或许几十年的雨水冲刷,山真的变矮了呢?远处的“望儿寨”(山名,英山县与罗田县的分界山),仍然依稀可见,在爬“大山”时,对面的望儿寨总是看“着”我们,遥相呼应的样子,跟小时候一样。大年三十,我和上大学的女儿一起爬山,经过“七但崖”,上“麦儿湾”,直到山顶,一路欢歌,一路畅想,二十几年了啊,“大山”,我终于来了,而且是带着女儿来的,啊!“大山”比以前丰腴了一些,满山的树木,把路都覆盖了,不像那时的集体经济年代,山几乎是光秃秃的,现在,人们都打工去了,也不索取你了,你变得更加美丽了。

我和故乡的山有个约定,我们相思不已,相约着只要我回来了,首先要凝视你,看看你的变化,如果有时间,我们相约见面,我要攀登到你的头顶上,与你一起分享重逢的喜悦。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从小就长在山里面……”,小时候的歌依稀在耳边回响,山,永远是我的梦,我喜欢山,永远、永远……

我和故乡有个约定。小时候,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好地方,让我烙上故乡的味道,让外人一眼就看出我是大别山老区的人,秉性、脾气、思维方式都是那个地方的人;年少时,故乡催我离开它,要我出去读书,闯世界,我们的约定就是离开,于是,在故乡的期盼中,我离开了它;中年了,故乡时不时召唤着我,说,你经常回来吧!家乡的人念叨你呢!于是,只要有机会,我就是回去看看它,向它诉说着外面的世界;老年了,故乡说,你要回来了,这里是你的根,你要落叶归根了,我虽然还没有老,但是,我早已经做好了回乡的准备。故乡就是这样和我进行着约定,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

我和故乡的水有个约定。故乡的水特别甜,我家附近有一口龙井,水温始终是摄氏四度,而且终年水流不变,龙井所在的湾子叫龙井湾,湾里的人几乎个个长寿,就是喝龙井水的缘故。故乡的山泉水特别干净,因为森林覆盖率高,雨水自然过滤,污染几乎为零,山泉水自然成为农家的生活用水,有的房屋靠山而建,用一根竹管从山中引水,直接接到家里的水缸中,十分方便;有的打一口水井,用潜水泵抽水到楼房的水窖或水塔中,也十分方便。

我是踏着河水长大的。离我家不远就有一条河叫义水河,她发源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是巴河的一条支流,由于河水回头流向大别山,取“侠义”之意,故而称为义水。其实,是由于山势曲折,河水依山蜿蜒流动,形成了S形、U形等,然而故乡的人特别聪明,取的名字很有诗意和教育意义。义水河像一条带子,绕山流向南方。每天,我要趟过河水到对面的小学、中学上课,如果遇上洪水季节,只好绕道三里过桥。义水河沙石柔软,白净,是我们这些孩子快乐的去处,只要有空,我们就在沙滩上玩耍。河中的沙里有一种叫“沙揪儿”的小鱼儿,一见人来,就扎入沙中,它以为自己躲藏得很好,其实不然,我们双手捧沙,连沙带鱼握在手中,跑到岸上一丢,鱼儿显露出来,特别的有趣,我们经常一放学就捉一堆,够一碗就回家。还有“黄大钉”(黄牯鱼)着实让我们着迷,它味道鲜美,三条就可以做一碗汤,我们经常脱裤子、做围堰去抓它们,它们身上的刺很厉害,只要扎到手上,就疼,所以叫“黄大钉”。在河里游泳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我的“狗爬式”就是那个时候学的。河水清清,杨柳依依,太阳暖暖,只要穿一条裤衩就可以了,有的孩子晒得黑不溜秋的,很可爱,有一个好朋友叫汪同学的,我对他的印象特别深,黑得让人想到非洲的黑人兄弟,他就是在游泳的时候被晒黑的,到现在还是如此。有一点的春节,我要到河对面走亲戚,我脱下皮鞋,挽裤腿赤脚过了一次义水河,那天是大年初二,太阳很大,温度也高,河水仍然那么清澈,还有农妇在河中洗衣服,我分别背老婆、女儿、侄女过河,那种感觉真是美满极了,双脚踩在细腻的河沙上,细细的沙子拂过脚缝,特别的惬意,一点都不冷,不自觉回想到儿时玩沙的情形。女儿听着我的故事,也脱掉鞋子去踩沙、玩沙,恋恋不舍被我们叫去拜年。

池塘里的水也是我的最爱。塘,在我们故乡十分普遍,我们那里梯田很多,上面的一口塘可以管下面十几、几十亩稻田,所以,开挖塘堰(堰,拦河筑坝而成)主要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但同时可以养殖鱼虾和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葫莲、浮萍等作为生猪的饲料。我们喜欢池塘,主要是里面虾子多,我们准备工具,经常去捞虾子,虾子拿回家,用铁锅炒,一下子就变红了,十分好看,同时,虾米炒鸡蛋,特别香甜。水塘中还有蚌壳和螺蛳,它们的肉需要长时间的煮,而且要放辣椒才好吃。

水库多,是我们故乡的一大特色。罗田县的水库和小水电全国有名。我到过的水库有白莲河水库、天堂湖水库、跨马蹬水库,凤凰关水库,还有附近的南家山水库和本村的两个小水库。水库的水由近及远,颜色逐步变深,深的地方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所以,我们对水库总有一股敬意,只是远远的眺望,不敢靠近和下水。有一年国庆节,我到天堂湖游玩,清晨起来到大坝上看水库,那真是壮观啊!天堂湖面积万余亩,跨三个乡镇,实际来水面积达220平方公里,远处的笔架山巍峨壮观,在晨曦中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倒影在湖中,十分美丽。近处的水面,似乎还没有睡醒,胖头鱼不时跳起来打破清晨的宁静,岸边有观景亭和毛竹,一切是那么的惬意。大坝高60余米,白色的坝体和黛色的青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和谐。从天堂湖往下,一共有五级电站,为当地的经济奉献力量。罗田县还建有一个蓄能电站,缓解干旱和雨季发电的矛盾。利用水库的水开发电能是大别山发展山区经济的一个主要措施,不仅自己用,,而且并入全国电网,山和水给我们带来福音。山里人因为有水而变得更加幸福。

有山就有水,爱山就爱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水相依,人水和谐,故乡的水是养我的乳汁,是滋润心田的甘露。

“回不去的乡愁”

全国图文征文大赛通知

乡土,乡音,乡情。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魂,乡情是我们的梦。乡土文学是一切文学的源头,是文学之根。

如果说文学是漂泊游子的人生驿站,那乡土就是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宁静港湾。纵观文学史,乡土一直是正统文学即主流文学的书写题材。古今中外,概莫于此。就中国文学而言,无论文学起源的诗经,中兴的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的小说,都深深地打上了乡土文学的烙印。至于近代,乡土文学成就更加斐然,一个个巨匠级的优秀乡土文学作家,一部部优秀乡土文学巨著的诞生,独领风骚,主宰了近千年中国文学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到近代乡土文学的繁荣。从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到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秦腔》,一代代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为我们矗立一座座乡土文学丰碑。

当今社会,文学被边缘化,商业化,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城镇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矛盾冲突。城市扩张,持续高涨的打工潮;移民迁徙,候鸟般的飞来飞去,使所有的人都成了没有根系的浮萍。“回不去的乡愁”,一谶成真,“乡愁”成为一代代城里人永远想圆都圆不了的梦。

“回归乡土”,让文学慰藉孤寂的灵魂,让艺术温暖落魄的梦乡,为此特主办“回不去的乡愁”全国性图文征文大赛。现将在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赛人员 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乡土文学社会员,以及广大文学、美术、摄影爱好者。

二、作品征集

1、时间 2021年7月2日至12月30日

2、征文内容以农村题材为主,兼顾都市乡愁情怀。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故事、传记,特别关注老照片、村史、家族史和打工笔记等非虚构作品。图文作品:含乡村、乡情、乡音和乡愁元素的美术摄影作品。

3、来稿请注明“回不去的乡愁征文“字样,发至359880941@qq.com邮箱。凡是没在公众号发表过(含自己的公众号)的注明为“原创作品”,择优在《乡土文学》平台发表,然后参赛。已经在公众号(含 网站)发表过的作品,请注明发表时的作品网址链接,直接参赛。

三、奖项设立

特等奖1名 奖价值6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期刊一套,授于“乡土作家”“乡土诗人”“乡土画家”“乡土摄影师”等荣誉称号;一等奖3名,奖价值4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全年期刊一套,免费吸收乡土文学社长期会员;二等奖6名,奖价值240元全年期刊一套;三等奖9名,奖价值120元期刊2本。所有获奖者均发荣誉证书,获奖作品在《中国乡土文学》大型文学期刊公开发表,图片作品在期刊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发表。该刊由乡土文学社和《今古传奇》强强联手,联袂打造。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38-83 。发表作品,可作为加入省市级作家协会的重要依据。

四、比赛程序

本次大赛分征文大赛和专家评定作者综合素质展示两个阶段。  

1、征文大赛一个作者可同时参加多项比赛,但同类作品只许投稿参赛一次,请慎重投稿。

1)初赛:编辑按投稿顺序,遴选100件优秀作品入围参赛,通过评比选出50人进入复赛。

2)复赛:从初赛结果中选出40名作者参加复赛,通过评比选出30人进入决赛。

3)决赛:从复赛结果中选出30名作者参加决赛,通过评比决出获奖等级和名次。

2、专家评定和作者综合素质展示

1)专家评定:组委会随机聘请10位专家给决赛前30名选手打分,给出名次,写出评语。

2)作者综合素质展示:决赛前30名选手,在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专辑和专家、文友的评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组委会将其作为决定名次参数。  

五、评比规则

本次大赛以作品质量为主,阅读点赞打赏为辅。由各门类专家、乡土文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编委会编委和编辑部编辑,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最后确定名次,以无计名投票形式,胜出,保证公平公证。

六、其他事项

1、本次大赛寻求合作冠名企业,有意者直接联系主编,微信号damo359880941。

2、本次大赛取消稿费,所有打赏用评奖、发奖、出刊成本。

3、本次大赛如果争取到赞助商或部门经费支持,将发放与奖品同等额2至10倍数量的奖金。

大赛组委会

2021年7月2日

征稿启事

公   告

  文坛圈子时代,底层作者发表出版作品难,"难于上青天"。为了帮助会员和底层作家、业余作者,特别是中长篇小说作者,为他们发表作品打开缺口,助一臂之力。乡土文学社和《今古传奇》强强联手,倾心打造《长篇小说月报》和《中国乡土文学》大型文学期刊,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38-83 。现已成功编辑出版5期,第6期正在紧张组稿中。 投稿邮箱359880941@qq.com。作品发表后,可作为加入省市级作家协会的重要依据,优秀小说可改编为影视剧。

  《长篇小说月报》为季刊,一年4期,出版周期3个月,由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乡土文学社组稿,《今古传奇》传媒集团编辑出版发行,影响大。内容以发表中长篇小说、影视剧本为主。

《中国乡土文学》为作品专辑,一年一期,以发表会员作品为主,同时兼顾认同支持《乡土文学》平台的作家诗人,开辟《乡土作家》《乡土诗人》《乡土情缘》《乡土情怀》《乡土新秀》《会员专辑》《纪实文学》等专栏。

投稿请注明体裁、字数,中短篇小说标明投《长篇小说月报》,还是《中国乡土文学》。

本刊为季刊,定价60元,订阅全年240元。

  欲上刊者,请主动加主编微信:damo359880941。

乡土文学社

2021年6月30日

乡土文学社公告 

投稿用稿规定   凡投稿者,请加主编微信damo359880941,在括号里标注作者姓名(或投稿笔名),关注《乡土文学》公众号,否则一律不用。投稿必须为原创,凡在公众号发过的作品不能投,否则,因此而耽误发稿,将拉入黑名单。投稿方式:邮箱359880941@qq.com,小说、诗歌、散文投稿群和分社、文苑群编辑择优选 稿。选稿期限为15天,过期不用,作者自行处理。

入会手续   提出申请-填写邮寄表格-交纳会费-办理会员证。长期会员终身会费:一次性交费600元。

乡土文学社章程(链接)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散文组长 施静云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

  • 【乡土文学】觉乃云丹||那些取水的日子

    那些取水的日子 文/觉乃云丹 中午在家里做饭,打开水龙头,淘米.洗菜,哗哗的自来水流淌着,眼前的一幕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故乡,回忆起故乡那些取水的日子. 故乡是洮河南岸的一个藏寨,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南面山 ...

  • 中国文学研究

    作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吸引他们目光的还是萧红以"细致的观察力和越轨的笔致"写出来的那一部部表现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qu ...

  • 清明思故乡(散文)

    我的老家在湘中的东北部,那是一片丘陵区,山不高峻,连绵起伏如盘伏的龙.山是每日展读的第一章节.而后是水.水也不是很旺,但山乡池塘多,多是一泓.池塘多在田亩间,或在两山相对间垒起一堵泥坝,将山间流泄的水 ...

  • 【散文】刘俊海‖淠水长情

    淠水长情 文/刘俊海 大别山,有很多条蜿蜒于群山的河流,淠河就是其中的一条. 自从1954年11月建成佛子岭水库,淠河,也因此声名鹊起.尤其是近几年,各地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横排头位于六安市西南部, ...

  • 乡土文学那些事

    中国乡村占百分之七十,城市占百分之三十,是一个乡土大国,也可以说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      因此,由乡村出来了许多文化人.作家,有些作家终其一生都呕心沥血地书写自已的故土家园,倾诉对家乡的爱,歌颂 ...

  • 【滋水 · 爱故乡】王秀琴:同行路不远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35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同行 ...

  • 黄振国老师作品:《山水颂歌(6首)》​ 诵/沐兰

    黄振国老师作品: 山水颂歌(6首) 诵/沐兰 编辑:花开半夏 一谁不夸俺大别山 大别山,美峰峦,屏封千里江淮间. 锁豫楚,控鄂皖,革命红旗世代传. 稻麦丰,水产鲜,鱼米之乡赛江南. 蜂酿蜜,桑育蚕,名 ...

  •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10号作品】高如云:故乡便是娘怀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608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故乡便是娘 ...

  • 【征文43号作品】丁宇:故乡密码(散文诗六章)

    故乡密码 (散文诗六章) 丁  宇 心与心的相伴 那夜的风真的很大,听不到临近的脚步声和敲门声. 事情原本很简单,我触摸到被石化千年的传说,穿越河水的底色,让时光成为一根绷紧的琴弦. 想象自己是一尾来 ...

  • 【征文86号作品】刘小红:故乡、老屋和父亲

    故乡.老屋和父亲 刘小红 故乡 一 故乡是心头沉甸甸的忧伤 那条小河    那座村庄   故乡是祖祖辈辈对田野的守望 稻苗儿青    菜花儿黄   故乡是父亲长眠的后山 一抔黄土    半岭松冈   ...

  • 【征文148号作品】孤峰:故乡在舌尖上

    . 原文链接 故乡在舌尖上 孤  峰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峰在故都读大学.宿舍的老六来自四川郫县,每次春节开学返校,他都会带着一坛子豆瓣酱,就是现在遍地开花的川菜少不了的豆瓣,小心翼翼的藏在床 ...

  • 【三秦文学第二届“中秋”征文106号作品】陈楠:【故乡的中秋节】(散文)

    中秋征文 故乡的中秋节 作者丨陈楠     编辑丨水云天 故乡的中秋节 陈楠 临近中秋节,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遥想故乡的中秋节,那里远比城市里要热闹有趣. 每年刚进入八月,家里面就开始忙活着走亲戚了.在 ...

  • 【征文263号作品】逐梦:故乡

    故  乡 逐梦 天上飘着的云彩都被太阳晒的发红了,挣扎着想要逃离这里.只可惜大地上连一缕微风都没有,只有燥热的空气在无声的哑语些什么. 黄土高原的大地干涸的像是老人许久未曾饮水的嘴唇,满是褶皱. 从云 ...

  • 【征文322号作品】止戈:梦回故乡

    梦回故乡 作者笔名:止戈 生活在冰冷的城市 一堵堵水泥砌的墙 阉割了人们说话的欲望 只剩物欲横流的叫卖声 悄然的把你的钱包偷光 寂静的夜 我那一颗孤寂的心无处安放 游荡.游荡 在黑暗中无方向的游荡 忽 ...

  • 【征文381号作品】杨燕山:​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 杨燕山 离开故乡几十年,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故乡的那条小河! 尤其在大都市生活的久了,满眼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光闪烁,人流熙攘,人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躁,烦闷,看什么都不顺眼,平白无 ...

  • 【“祖国颂”征文比赛:169号作品】教科书的变迁||李映儒

    教科书的变迁 梅溪实验学校 八(8)班  李映儒 70年的披荆斩棘,70年的风雨兼程,历经磨难的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此时我多想表白我心情是多么豪迈:多想对您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