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别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疫情之下-

如何做好儿童心理防护

- 防疫之心理防护系列 -

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下,人们易出现情绪问题。与成人相比,儿童生理和心理都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弱,因此父母不仅要做好儿童的身体防护,更要注意儿童的心理防护。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在疫情期间出现心理问题呢?遇到儿童心理问题又要怎样解决呢?市妇幼儿童保健科副主任池霞教授在本期科普中给广大家长们几点建议。

● 儿童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池霞教授首先针对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以下分析:

 1、被疫情环境所影响 

儿童对疫情会产生好奇,如为什么要戴口罩和隔离,同时对于不了解的病毒、生病、死亡会存在紧张和焦虑。媒体的大量报道也会进一步加剧儿童的焦虑不安。

即便婴幼儿不太懂发生的事情,但往往在疫情期间父母会产生情绪起伏,也许家长不自知,但婴幼儿能足够敏锐的察觉到家庭的紧张或焦虑的气氛,从而产生情绪问题。

 2、生活节奏被打乱 

对于已入学的儿童来说,因疫情缘故生活节奏被打乱。戴口罩、查核酸、不能入学和小伙伴一起玩等都会引起儿童的不适应。会产生很多比如 “什么时候能够去上学” “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玩”等问题。

同时由于超长假期,线上授课,家长不仅需要照顾儿童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安排学习任务。家长担心儿童学习受影响,容易因学业辅导和儿童产生冲突和矛盾。

 3、亲子关系失调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平时因上学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因疫情原因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如果亲子沟通的渠道不畅,就会因为学习、日常生活、甚至看电视、玩游戏时间长短而产生冲突。

如果双方言语不当,不能换位思考,或相互理解,则会导致矛盾进一步恶化,产生亲子之间激烈的争吵。

=- =- =- =- =- =-

池霞教授建议父母从四个方面做好疫情期间儿童的心理防护。

● 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

父母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面对疫情不要过度焦虑及紧张,注意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了解和控制自己,对于政府采取的各种防疫措施要正面理解和应对,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负面情绪。

在疫情时期要有爱心,邻里之间相互关照,互帮互助。可以和孩子讲讲正面的故事,给孩子建立学习的好榜样,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 =- =- =- =- =-

● 正面、形象地解释疫情

父母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简单清晰地告知病毒和疫情的相关信息。

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用形象趣味化的方式,比如说把病毒比喻成“来攻击人的坏蛋”,把疫苗比喻成“卫兵”来解释病毒和疫情。

家长也可以借助网上发布的一些绘本和儿童一起学习病毒、疾病的相关知识,利用有趣的漫画讲解人体如何跟病毒“战斗”,让儿童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对健康的危害等,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儿童如何自我保护,让儿童能简单清晰的正确认识疫情,减轻其恐慌、焦虑等情绪。

=- =- =- =- =- =-

● 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

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作息时间表,通过规律的生活放松全家人的心情。时间表包括:儿童学习的时间、充足睡眠的时间、娱乐及居家运动的时间。安排不要太细,给儿童自由、自主的时间。

给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家庭娱乐活动。家长可以主动邀请孩子一起做游戏、参与家务劳动、共同打理家庭,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每日愿望清单,比如一些亲子小游戏:做手工、画画、做美食、养植物等,按照孩子喜好程度排出优先级,逐项实现,与孩子一同享受当下的生活,让生活更精彩。

建立常规作息学习时间表,即使在家上网课,起床后就换掉睡衣,按平时上学时的要求着装,保持生活、学习状态的稳定性。合理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儿童和同伴进行网上交流,限制每天屏幕接触时间。

=- =- =- =- =- =-

● 多陪伴、多沟通

平时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家长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尊重孩子独立和独处的需求,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少一些管教,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多听听孩子的唠叨,不急于对孩子的想法给予评论和矫正,即使儿童有一些不恰当或不正确的想法,也可以之后慢慢去引导,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察言观色: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对于轻微行为问题表现的儿童,不要忽略也不要过度关心,帮助孩子释放多余的精力,学会控制情绪。不让疫情话题过度出现在生活中,多关注其他开心的话题,但要及时回应孩子的疑虑,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问题,根据儿童的年龄及理解能力做出适宜的回答。

=- =- =- =- =- =-

本文审核专家

池 霞

· 教授

· 主任医师

· 博士生导师

·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院长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专家简介: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早期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组长,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教育生物学》《儿童早期发展》等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

从事儿童保健及发育行为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儿童早期发展与养育照护,高危儿生长发育监测与早期干预康复,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脑瘫、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诊疗与康复。

门诊时间:

星期一上午:儿童保健专家门诊

星期二全天: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

星期三下午:儿童心理行为门诊

星期四全天:儿童早期发展中心

素材丨儿童保健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