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毕业了,心里很慌怎么办?
© 瓜豆先生
“
我不会让上学耽误我的学习。
——马克·吐温
”
前几天跟学校的辅导员聊天,说起了大四学生的焦虑:
考研如果考不上怎么办?
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不喜欢实习岗位怎么办?
工资特别低怎么办?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但现在我却坚信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人生有无限可能。
但是,需要你掌握学习的能力,花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
但是很多人对学习有很大的误解,“没有教科书、没有考试大纲怎么学习?”
今天跟大家谈谈不同阶段的学习。
01
—
小学
在小学,老师教给我们的是最最基础的知识,加减乘除、识文断字、思想品德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记住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小学毕业,乘法口诀记心头,买菜不用愁。
这个时候,记忆能力特别重要。
02
—
中学
除了加减乘除,开始学习代数和论证,记住是不够的,还得会推理。
五彩缤纷的世界抽象成一个个符号:xyz或者光滑斜面上的小木块,不再描写值日时候大家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而是论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现象到理论,从形象到抽象,从现实世界到物理世界。
逐渐开始撕开这个世界的表象,捋一捋他的筋脉。
初中是入门,高中是相对深奥一些,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高中毕业,我们收获的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物理、历史、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手里有了一根小木棍,跃跃欲试。
这个时候,推理能力特别重要。
03
—
大学
大学生花了四年的学费,换回了一张长得像文凭一样的发票,并试图拿着这张发票到社会上去报销,但是社会不认这张发票。
——周立波《壹周立波秀》
大学时间宽松了,不要求死记硬背,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了。
老师不再像敌人一样了,父母也不唠叨着让你好好学习了。
大学开始分专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基础知识。
老师指出哪些应该学,然后自己去学,自己去记。
课堂上没有辅助你记忆的环节,顶多是加深你的理解,自己去补足不明白的知识点。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是进入社会之前的过渡阶段,所以不仅仅强调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开放式的,各种牛人各种骚,兼容并包。
职业规划、社交、恋爱、业余爱好、穿着打扮、健身、理财等等,一下子全都涌入大学生活。
在大学阶段,不光是要探寻这个世界,同时还要探寻自己,在我看来,后者可能更重要一些。在大学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个时候,也是我们选择未来自己道路和方向,脱离父母怀抱,迎接社会挑战的时刻,我们逐渐从老师和家长的手中接过了对自己的控制权——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
这个时候,自我认知非常重要。自我认知说到底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自我认知越清晰,就越能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总结
回顾整个上学的过程,我们逐渐积累知识,不断增强能力,到了大学阶段瓜熟蒂落,具备了在社会上厮杀、养活自己的能力。
这个时候,你应该明白,所谓学习,不过是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而已,面对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法当然不同。
然而,很多大学生仍然像小学生一样,死记硬背或者随波逐流,挨过四年大学生活,赤裸裸来到社会上,很傻很天真。
当找不到好工作,当工作做不好,当工资不高,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开始埋怨学校不好、老师垃圾、中国腐败、别人有好爹……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擦干眼泪,收拾好心情,思考一下:
哪些东西能让自己产生动力并坚持不懈?
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
什么才是自己最重要的?
现阶段的目标是是什么?现状和目标之间有哪些障碍?
达到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设定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和奋斗路径
如果现状和目标之间差距还很大,不妨设定一个近期小目标,不断向最终目标前进。
好文分享
1. 休闲式读书和学习式读书
2. 呵,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