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培智儿童的依恋情绪
谈谈培智儿童的依恋情绪
李亮亮
武功县特殊教育学校
壹
中午,因同事有事请假,我接替她的工作,给培智三班的学生打饭并照看他们睡午觉。在孩子们吃完饭的时候,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男孩,拿着水杯(这个孩子没有语言能力)走到了我面前,想着他可能是渴了吧,就给他倒了杯水,放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只见他又端去了柜子上的一个空杯子,把我倒给他杯里的水往空杯里倒了些,用嘴巴一个劲地吹着,待水凉后,咕咚咕咚地喝下肚里了。就这样,半个小时功夫,他把两大杯水喝完了,拿着杯子又问我要水喝,我心想着,吃了两碗面,喝了两大杯水,肯定很饱了,待会再给他喝吧。谁知道小家伙急了,用手拍桌子,用头碰墙,胡拉乱拽身边的同学,嘴里还发出ai ai ai的声音,我开始给他讲道理了:你刚吃完饭,又喝了那么多的水,老师待会再给你喝......
就这样折腾了半个小时,听隔壁班的老师说,他平时喝水很多,再给他倒些喝。于是我又给他倒了一杯水,谁知道他端上水杯还是嗷嗷地叫,还一个劲地抹眼泪........是不是没吃饱呀,我又给他拿了一块面包,还是闹,没辙了,终于坚持到他的班主任刘老师来了,只见刘老师给他倒了杯水,摸摸他的头说:“喝吧,喝吧。”他顿时安安静静喝完了水,不再哭闹了。
刘老师带这个孩子有三年多了,由于长期相处,他对孩子的生活习性和心理特点非常熟悉,他什么时候要喝水,一日三餐吃几碗饭,几个馒头,喜欢吃什么菜,喜欢什么口味……都了如指掌。而孩子也特别依恋刘老师,听刘老师的话,在她面前和我面前判若两人,这也许就是孩子对老师的依恋情节吧!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亲密持续的情感联系,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依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
贰
在依恋关系中,孩子认识世界的情感能力和智力发展都处在一种有序的世界中,他们的需求不断被回应,被积极反馈,然后通过关系的良好互动,不断以这种依恋关系来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是孩子安慰的源泉,这个关系是他所有亲密关系的原型。那么,在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中,如何很好的利用他们的依恋情绪呢?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
3岁以前的孩子,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依恋方式主要是表现为依附、跟随等外显行为。3岁以后,孩子进入幼儿园、学校,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依恋的对象和方式开始发生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时候,孩子的依恋对象转换为老师。老师陪孩子学习,游戏,和他们一起吃饭,午休。老师渊博的知识,以及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对老师有一种崇敬感和深深的依恋情。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教师不宜经常更换
智障儿童由于兴趣范围狭窄,对老师也更加依恋,频繁更换老师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的稳定。我们发现,在特殊儿童和老师的关系中,有一个长期相互适应的过程。老师走进一个新班级,对学生不了解,常常是一个康复技能训练活动,学生不按照指令完成。一个教学知识点,学生不配合,弄得老师束手无策。对学生而言,老师是那么的陌生,没有依赖感,缺乏信任感。智障儿童心智发展缓慢,接受新事物,接近新老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一旦孩子和老师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依恋的情感,就是一种牢不可破的感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愈久愈深。这时候,老师轻易不能更换。在康复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依恋情绪,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更好完成康复任务。在学校里,我们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特殊儿童在学校里,长期和老师在一起生活学习,把老师当成自己最亲近的人,放假时,家长接孩子回家,孩子却拉着老师的手不放,在孩子眼里,老师比妈妈漂亮。在老师身边,孩子情绪稳定,乖乖的,不闹腾,听老师的话。
三、充分利用依恋情绪,有效进行康复教育。
特殊儿童的依恋情绪发展缓慢持久,有利于孩子的康复教育。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促进儿童的康复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要多亲近孩子,一个拥抱,一个抚摸,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愿意听从老师的指令,完成康复技能训练,接受新的学习知识。在长期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下,孩子逐步康复,取得更好的康复教育效果。例如:在康复训练前,教师先和孩子紧密接触,当孩子情绪好了,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孩子就能很好的配合,和我们一起参加游戏活动,愉快地完成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