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涉县城为什么不留东西门 2024-04-25 14:33:54 涉县老城,与众不同:石头城墙,只有俩门,为啥? 原创 爱旅游的寒江 涉县周边游2021-1 民间说法:东边有虎,西边有龙。洪水猛兽,进城伤人!说得好怕,真是这样吗?先按图索骥,我们发现:涉县旧城,东边是虎头山,西边是清漳水(水龙?)。直觉上,民间老人言“没空”,但也似乎说不太通:毕竟,虎头山只是一座不大的山,伤什么人?清漳水?龙进城?有点儿玄!有点儿虚!让我们先看看《涉县地形图》:涉县疆域大体上下长,左右短,换言之,南北64公里,清漳河大体纵贯全境,东西37公里,邯长路(包括古道和309,234,青兰高速等)基本横穿两翼。所谓“上达黎辽,下抵磁林;通衢山陕,轴枢冀豫”是也。精细比测,可以看出,“环涉皆山”,中部“龙山自北逶迤而至”。东面“五里”乃“吾涉群山之主”“涉东诸山鼻祖”,虎头山只是山脚下一“岫”,韩王山才是真正的城东“拦路虎”。笔者有云:沙阳故地,涉县城东,韩王山拔地而起,干河汉,遏流云。鹰隼至此折翼,猴猿面壁悲鸣。没有人敢说笔者夸张太甚。何况,城东黄土岗地沟港,地表径流统汇清河(井店段的名称),到南北岗叫西河,到招岗北关以下就叫“(东)枯河”了。叫“枯河”,那是冬春季节;夏秋雨季,可不“枯”!即使现如今,振兴桥附近的河西街道东侧的护墙也是两三米高呢!!!山高水长,岗隆沟深,地形雨极易短时间内形成。仅仅一条东枯河,历史上的堤坝就不知修了多少回,以至于历代知县都以修东枯河堤坝,快要自诩为西湖修白堤苏堤的香山居士东坡居士了!洪水与猛兽可比。历史记载城东真虎,大概没有。但,谁敢弄个东门试试?西门似乎不用论说,只要知道古人曾经把南原村的“山尖”叫作“卧牛山”,在原小河子边上曾经的面粉厂外堤坝上整过“铁牛镇”,就知道为什么不敢留西门了。五行牛属土,龙属木,水来土掩,木克土,土生金(铁),金(铁)克木……既然在这个方位老整“土牛”“铁牛”,那一定是水患成心病了!1996年后,修滨河路,在振兴路西头也整了铜牛像。笔者不敢随意牵强附会,而是觉得冥冥之中,修路坝也在呼唤“牛”的精神,不然,洪水横流,天堑就不会变通途!(两头铜牛之间的大石碑上刻的是“天堑变通途”)笔者的观点,(近百年涉县)虎大概(几乎)是没有的,但“蛟龙(水之精)”三十年的出现周期,古人还是有据可查的(仅二十世纪,大家还记忆犹新的是,1963年和1996年,不能再数了,免得对涉县人民的心灵形成“二次伤害”)。留南门北门就可以吗?就地图可见,涉县人方位感受山川大势的影响,域内,北路偏东北一点儿,西路偏正北不少,南路偏西,东路偏南,县城建筑朝向也大体以西南为朝,东北为靠。民间有言:涉县城方位不正。笔者考察明清涉县城的建与修,发现:不留东西门,也有军事上的考虑,或者说,涉县城作为“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虽曰“蕞尔”“弹丸”,从一开始就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据笔者私证,公元前205年闰九月,后来的齐王韩信曾在招岗西南二里屯驻精兵,是为“屯庄”,即今狐仙月季园上半部一带。附近的“滴水渊沟”如今被开发成了“韩王谷”,其中有什么“藏兵洞”,显然没有史实依据,但毕竟有附近“屯庄”印证,也还可以给(外来)人以一定的历史“真实”感!!!时至贞观年间(639),县城由今清凉村一带迁移至今老城现址。据记载,“原旧土城”“嘉靖改元二十有一年(1542),岁在壬寅(虎年!),夏四月,涉县石城成”。“新作石城”的背景是,“北虏频岁入寇”(虏乎?虎乎?)。是巡抚河南的魏有本条拟十有二事,具奏上请。其中,一曰修理城池,七曰控扼关隘,十二曰严固河防。首先,“修理城池”,就是“分工役包砌石城,灌以石灰”,“又重修南北城楼二座”。120年后,黄泽又重修,仍是南北城楼之修葺。从来没有提过有东西二门。再看“控扼关隘”。西路有“毛岭口”,南路有“壶关口”。北路“龙虎”南北“过(郭)口”。东路,据笔者所知,匡门口。险关要隘,万夫莫开。如前所述,这些关隘大都没有在罗盘地理方位的正东西两面,而是捋束于大方向城之南与北,质言之,山水大势决定了,开南北二门就可以了。再说“严固河防”。河壑天堑,也是防卫之利。河,能防,水,能攻。这决定了严固河防,意义重大。对于涉县旧城来说,与其开东西二门等外敌以水灌淹,倒不如不留隐患,直接不留东西二门。龙山土龟的传说之一就是,龙和龟要建设自己的水乡泽国,不顾涉县人民死活。修旧城,在东南角上挖“小海”,水通东海南海。龙龟却要去堵涉县城的下水口--茨村一带。传说似乎还有“潜台词”:西水应东流,北水应南流,(女娲斩龙治水的传说也大体如此)。敌寇,洪水,猛兽,一也!“今日,涉城不过备规制而已,科盖有厚望焉……各尔兢心,以修人事,以禁天戒(入寇、杀掠)”。对,还有“规制”的要求,并不是谁想着留门就能留门的。至此,明清涉县城留南北二门却不留东西二门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家是不是都有所来了解和理解了?注:引语主要出自明代王科《新作石城记》。山雨居士 庚子嘉平之初 于古赵御金台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师从西南政法大学博导、法制史学科带头人张培田教授,曾主办或参与韩志英诉魏县康复医院医疗事故赔偿、吕文贤等犯组织、领导黑社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等有较大影响的民、刑案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案经验,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赞 (0) 相关推荐 【地名文化】涉县的“九岗十八寨”都是啥村子?一看便知 涉县的"九岗十八寨" 有人谈过,山雨并不认可.尤其是,他把"龙岗"也扯进去了,还有,"郭岗""东岗"."韩家寨 ... 【文化解读】涉县城最大的地标是啥?太熟悉了! 涉县城最大的地标--龙(岗)山 涉县城,这里指新城和老城的整体,甚至可以包括整个涉城镇境域或整个龙山盆地. 也许,有的人还不太习惯于"龙山盆地"这个叫法.事实上,涉县境域,以县城为 ... 揭秘!涉县北岗村“小谷洞”的来龙去脉! 邯郸涉县北岗村的立村的谷姓老爷,早饭后,让三个儿媳妇去买肉包骨.纸包风.纸包火三样东西,把儿媳妇们给--. 北岗立村的具体年代无考.据查,始有谷.关二姓居住在北岗村港( jiang) 北的土岗上,以首 ... 夜到涉县,漆黑一片 从邢台到涉县的火车是从天津始发的一趟慢车,如今叫"邯郸涉县旅游号",可见涉县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坐火车4个小时来到涉县,时间是晚上7点18分.涉县火车站是极小的四等小站,候车的座 ... 【古道追踪】邯长古道(涉县段)的前世今生 古道风云录 --话说邯长古道(涉县段) 横穿涉县东西的邯长古道,是涉县古道第一号. 商周为车马大道,春秋战国,邯郸.武安,从阳邑西南入涉,西去(经东豆庄.西戌.偏店.井店.涉县城.神头出)响堂铺直上东 ... 【史海钩沉】李自成军包围涉县城,左良玉率兵解围,《武安县志》这样记载 涉县出过"左家军" --兼议西陂一役的具体位置 明末崇祯六年(1633)正月十五日,李自成等农民军万余人到涉县将涉县城围住.左良玉带兵自东.西.北三面夹击.在涉县之西陂,农民军失将 ... 【史海钩沉】从老城隍庙台子到工农兵礼堂再到新城区“八里碑” 从老城隍庙台子到工农兵礼堂再到新城区"八里碑" 这个标题有点儿长,时间跨度近600年. 涉县旧城原在今清凉村一带,唐贞观年间(627-649)迁今址.今址老城或为晋王李克用筑,因& ... 老涉县城记忆你知道几个?市房、会文斋老匾、城隍庙戏楼、古井 老涉县城记忆你知道几个?市房、会文斋老匾、城隍庙戏楼、古井 确认了!黄陂宋家岗才是武汉临空副城中心,东西湖吴家山只是新城中心 确认了!黄陂宋家岗才是武汉临空副城中心,东西湖吴家山只是新城中心 《锦绣太原城》之明清太原城 明清太原城 --历史上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节选) 明初太原城扩建后,共开设8座城门,每面两个.东宜春门.迎晖门,西振武门.阜成门,南迎泽门.承恩门,北镇远门.拱极门.每座城门都筑有瓮城,城东门外有先农 ... 涉县城民国时期官路原来在这!有地名对联为证 河西街上两路亭 --重在说联 河西街,指商贸城外边即东枯河西边坝路单边街道. 所谓"路亭",依南岗旧地名,土龟以东为"官地""官路",或许, ...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九:东六宫(下) 从延禧宫回到东一长街,继续往北走.东边第二座巷门是广生左门,拐进去是东二横巷.这条巷里的第一座院门是承乾门,这是承乾宫. 承乾门里是一座木影壁. 承乾宫也是永乐皇帝所建,初叫永宁宫."承乾& ... 【随拍】涉县城随走随拍 涉县邮局门口等活的补鞋摊位 从摆放的物品看,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就是修补鞋.修拉链 从外表看摊主年龄在七十岁左右 看到此摊让我想到二十年前 过年了,从供销楼出来对新买的皮鞋就要钉掌 目的是不要磨到鞋底 ... 涉县城有个牌坊路,1968年以前真有个御史牌坊!名字叫做肃衣坊 "李家港"村名溯源 --兼及牌坊路来历 今天突然有一个重大发现,城里李家港地名为什么姓李?! 城里李姓,东戍李栋之后,祠堂在正街,己翻盖了门楼.樊春楼老师抢救性拍了城里李家祠堂门楼 ... 小小串城街的明清邯郸城不是赵都时的特大邯郸城 (王景春) 有人认为小小串城街的邯郸城,就是赵都邯郸城,非也!作为老邯郸人的我,有必要澄清事实,所以,我特用不同颜色在图中标注不同时期的邯郸城,使人一目了然而解开错误谜团: 上图中的绿色线,是战国时期的赵都邯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