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态的调整

高考不仅考实力与技巧,也考细节与心态。周一与大家分享了一下如何去分析试卷,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调整心里状态,希望你们以后能够面对考试,都能够很好地面对。

有人大致统计了一下,得出 721,即考试正常发挥占 70%,失常发挥占 20%,超常发挥占 10%,。什么决定着我们的发挥的水平,实力,心态和运算求解能力。越是大考,心理的因素越重要。

一、放下思想包袱、降低过高期望

曾经,我以为,如果我高考考不好,该怎么面对父母、该怎么面对邻居、面对佩服我的小伙伴、面对心中的那个“她”……我以为,我考不好,就不能活了……
结果我还是顺利地度过了那个假期,现在过得还很好。
我觉得数学还可以,高考必须上 130,结果 2003 年题太难,我一个大题都没有做正确,我只考了 79,还是上了本科。如果抱着必上 140 分的心态参加高考,有些时候会深受打击,导致心态失衡,比如 2012 四川高考 140 分以上的不超过 10 个,2017 海南省理科最高分 147,140 以上的只有 11 个。忘记分数,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不要一边做一边检查,做的时候,那个题感觉不舒服,圈起来,回过头来,再来检查,力求把能得的分得了,不能得的,写上必要的步骤,不留遗憾,就很好了。

二、客观分析、直面恐惧

一个学生高二期中考试后的自我反思:这次失败了,我想是我心中还没有散去的恐惧在起作用,我害怕考数学,我愿意学数学,并且我承认我很认真,可我什么怕考呢?怕 37 分吗?怕 60 分吗?怕不及格吗?是,我怕,我怕后退,我怕努力后一场空。
在大事面前,10 个人有 9 个会在一段时间心里失衡,那还有一个呢?已经被吓晕了。在大事面前,心态短暂地失衡说明你是常人,关键是怎么有效地去调整。
为了帮助这个学生客观地看问题,我把他从高中进校的所有成绩都调了出来,60,85,92,108;37,113,87,97;100,95。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分析。用统计学的观点,首先是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再算平均分。还可以做图,看走势,第一学期是在稳步提升,提升的幅度还比较大;有同学分析之所有有 60 分和 37 分,说明假期玩得太 hing 了;为什么从 113 到 87,是因为骄傲了,或者题变难了,其实后面的成绩,结合考试的难度分析是处于一个较稳定,比较高的水平。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据说有人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经常不断重复失败的人,多人还是会失败,比如你在学业上的失败,导致你在工作上的失败,又导致你感情上的失败,最后还导致你友谊上的失败,你发现失败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连一个,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祸不单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一些不好的前科,一些失败惨痛的经历,给你的不只是打击,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恐惧。
为了让自己变得勇敢,我们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大胆地走上讲台讲出自己的观点……
要把失败变成成功他妈,首先就是要战胜这种恐惧,当你经历了很多以后,会慢慢明白,其实人世间有很多恐惧是自己假设出来的,有些假设会消灭我们的斗志,有些假设是在为我们找借口。如果真的喜欢假设,那我们就做一个好的假设,享受做的过程,尽人事、听天命。
三、接受一些“不舒服”的“正常状态”
(一)高原反应
学生到了高三,往往有一阶段进步非常快,突然在有一个阶段,无论怎么努力,感觉都没有明显的提升,这时候容易出现心情烦躁,郁闷,心理学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高原反应。这不止存在知识的学习,比如你打球,练钢琴,吉他等,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不仅一个人如此,两个人也如此,两人结婚之后,还有一个七年之痒。

由此,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情况,甚至说是一个必经的阶段,甚至我们可以相见,我们一旦度过了这个时期,将迎来一个新的增长。我们坦然接受,并积极看待这一个过程,抱着憧憬来享受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偶尔放松是完全可以的,运动和倾诉是非常好的方式,如果实在郁闷,哭一场也是非常好的发泄方式。此后应该尽量坚持自己正常的生活和节奏。
给生活增加一点新的刺激,当然这不是叫你去恋爱,指的是学习上换一种方式,比如你前阶段是看数学,这阶段看看生物,阅读以下英语和语文的文章。这都是可以尝试的。

(二)努力了反而退步了

有人说:老师,我一直在整理综,都好长一段时间了,好像基本都没有提高过,简单的时候 200 分,难的时候,又回到了 160 分左右,问老师该怎么办?
有人说:我努力,感觉有点进步,理综能从 150 分考到考到 200 分,但不稳定,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
还有人说:老师,我一直在抓某一科,想把它提起来,结果反而越来越糟糕,他吃不下饭了,想放弃。
人的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样的:在物理中,一个小球下滑,这时候,我们给小球一个加速度,小球会发生什么的变化:接着下滑,只是下滑的速度慢了一些,当我们持续地给小球以向上的加速度,小球在跌至最低点的时候,才会向上运动,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努力了,反而下降。
下面我再从具体的情景中解释一下:当你努力的时候,使得你对于某些题,在某些方面又某个步骤和过程有所突破,但又不能完全解决,最后你的进步没有反映在分数上。有时候虽然没有考好,但你明显感觉自己掌握得比以前好,做题的感觉也好一些,这就是进步。上升期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可能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知识还有很多漏洞,不牢固,所以成绩也就不稳定。往往跑得最远的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跑得最持久的。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成功往往属于有耐力的人。

(三)没有准备好

有人看着时间一天一天逝去,慌得很,觉得这没有复习到位,那没有复习到位,好像一抹多工作没有做,于是东抓抓、西抓抓。可以这样肯定地说,再给你 30 天,你依然是这样状况。觉得好多地方都没有复习好。在大事面前,没有人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对没有做过的大事,适度地焦虑,这是人的本能。你只要今天该做的事情,尽力做了就好了,即使只有 20 多天积累的效果,带来的进步,不是简单的求和,其结果有时候会超乎你的想象。
谁都无法精确地预测高考每一个题考什么?全国卷经常创新,使得有的地方变数更大,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多少把握。接受这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就是我们的心理优势所在。

四、提升自信的“境界”,拥抱“幸福”的自信

人们时常谈到自信,关于自信也有着相当丰富的相关表述,诸如自负,自恋,自卑......人的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于自信的认可也莫衷一是,心理学家说,自信是接纳自己并欣赏自己。我认为自信,就像内功一样有着不同的境界。
第一种自信是大众化的自信,人们在比较顺利的时候,或者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或者在很多人的认可,追捧之下,往往会对自己做成其他事情有一种强烈的期望,而恰好这种期望有很自然的成了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意识,一种认可。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也往往在巨大的竞争和压力下显得脆弱。
第二种自信是带有成功色彩的自信,成功青睐自信者,但成功常常只属那些把能把自信坚持到最后的少数者。坚持需要恒心和毅力,甚至是勇气!因为成功会用苦难,时间来考验那些自信者。唯经苦难,自信才能坚强;唯经时间的洗刷,自信才能恒久。坚强的自信,恒久的自信是自信的第二种境界。他是人在经历困惑,失败,流言,痛苦,乃至绝望的包围中仍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潜力,仍能对自己做成某件事情坚持着一种强烈的意识!
拥有自信者,拥有成功者,未必都是真正的幸福者。生活的最终目的的是要追求幸福的。很自然的,自信的最高境界必然是幸福的自信。那什么的自信才算得上幸福呢?从前有个画家,很普通的画家,每天早上,自然醒来,看到自己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看到阳光撒在还在甜蜜的梦里畅游的妻子,想到自己曾经得意,虽不出名的作品,想到自己正在构思的未来的大作,幸福油然而升。或许他的自信更多的来自幸福,他的幸福更多的来自满足。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满足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因为比较或攀比。其实幸福是不需要攀比的,但幸福却是可以拿来比较的。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我们才有了对幸福更多更美好的想象,向往和追求。或许幸福是永远达不到的!或许懂得欣赏他人幸福的人也是幸福的!或许它在你追求的过程中已经实现!知道吗?彩虹的出现是美丽的!等待彩虹的出现也是同样的美丽,等待就是美丽!自己不同时期的比较,才有了对过程的享受和追求。享受过程就是要享受平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处于激情之中,平淡终究就是平淡,而幸福是要我们对平淡和激情拥有同样良好的口味。

五、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必胜的信念

我们缺少的不是优点,而是发现优点的眼睛。可能在前期,我们找时间去打压学生,避免膨胀,让他们更踏实,但在后期,宁愿学生自负、自恋、都不要自卑。善于帮学生发现优点,比如学生自招有加分,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语文英语好,顶尖高手 PK,常常在于语文和英语;数学好,很容易与很多学生拉开较大差距,语文,大家都感觉挺好,但数学考得好不好,有明显的感觉,数学好还占据了心理优势。综合好,这是权重最大的。
把心里的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念喊出来,集体含口号,给自己一个胜利的图腾,看到它就想到自己是成功的,或者握一下拳头,给自己打气,这相当于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

六、积极性对比联想

去超市排队付款,你一看前面有 10 个人,气死过去了,再往后一看,长长的队伍,情绪一下就稳定了,也就是我们的心态不决定于我们自己需要等多久,而是还有多少人比我们等得更久。
有人在考试的时候,会环顾周围的情况,听到别人写得沙沙的响,心理就慌,再一听到翻卷子,心理更慌,别人怎么做这么快。看见前面的同学专心致志地想问题,想到自己还在走神,六神无主。
在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积极性对比联想:周围的人,你不用看,一定是这两种状态:一是在写,一是在想。
对于在写的人,你应该这样想:这个题,明明得不到分,还在一个劲地写,傻;还有肯定是他算错了,在那反复地算,真悲哀。
对于在想的人,你应该这样想:这个题都做不起,还要想很久,多半挂了。
回到自己身上来, 2 秒钟幻想一下:你自己遇到困难的题目,别人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如果把自己该得分都得了,你就已经比别人好多了。

七、力求高考常态化、生活有序化

高考后期,学习的节奏和高考节奏保持一致,上午尽量以语文和理综为主,下午则以数学和英语为主。在高考前组织一次模拟考试,去考点,按照高考要求排练一下,考题力求亲切、熟悉、适当地控制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
合理安排时间,逐渐把时间调整到 10 点半之前,最好不要超过 11 点睡觉,注重效率,最后坚持学习,也是效率。
家长不用特意地做很多事情,做平常事,常微笑、大气、镇定,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很自然,平常心。多听少说,服从服务。温馨和谐的家庭就是给高考加分。不用负面的词语,比如“不要紧张”,孩子听来,潜意识里就很紧张。

八、“松、静、匀、乐”练习和憧憬美好

弦不能绷得太紧,要注意放松,运动是很好的方式,高考前不要过多的剧烈运动,身体疲惫,不要醉酒放松。
经常练习魏书生的“松、静、匀、乐”。放松的松,宁静的静;均匀的匀,快乐的乐。什么是松,身体松;什么是静,心灵静;什么是匀,呼吸匀;什么是乐,情绪乐。
第一是松,来到学校无非就是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哪有一件是让你崩紧肌肉的?越崩紧肌肉,心情越紧张,思路越不流畅,效率越低。让我们把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放松,让二百多块骨头都放松,让一百四十亿个大脑细胞,全身五十多万亿个各种细胞全都松下来。舒服!
第二是静,什么静,心灵静。守住心灵的宁静,守住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善美,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真谛,坚守、坚守、再坚守,拓展、拓展、再拓展,你就能找到了你自己发展的空间。
第三是匀,呼吸匀畅。处理一些事情时,均匀呼吸五次,这样做是平和心态,不至于处理问题时出现过激的行为。
第四是乐,什么乐,情绪乐。
憧憬美好,心情就很美丽。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你们变得更坚强。艰苦的战斗,用享受的心态去面对。
高中是一个很快乐、很享受的旅途,高考是一个美丽的景点,家长,老师和你们的孩子积极去看待和享受这个过程。

九、与心理老师沟通

如果心里有点不舒服,和朋友、信任的老师或心理学老师沟通一下,这应该成为一种正常的行为。

十、考前突发情况的处理

  1. 积极看待紧张:大事当前,紧张焦虑非常正常,说明你期望,在乎,这是最正常的情况。心理学的结论,适度紧张最有利于考试的发挥,“急中生智”指的是人在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2. 突然空白:如果人能意识到脑袋一片空白,人就没有问题,看看窗外,老师的打扮,同学和老师,只要能够意识到空白,人就是正常的。不要一个劲地钻到空白中去想,我空白了,我空白,反而容易出问题。接受慌乱,接受空白。几秒钟甚至两三分钟也是正常的。

十一、这个阶段和大家分享几句话共勉:

  1. 要敏锐、不要敏感:有同学画了一个成绩走势图,发现一起一落,波浪式前进,按照自己的规律,二模应该要考差,高考才能考好,二模考差了之后,内心非常淡定,又在那听说 25 号学校要再模拟一次,他说糟了,该怎么办?不要做分数的奴隶,要主动掌控分数,不要让分数掌控你。一次考试,两次考试没有关系,不要那么敏感,你要的是敏锐,从分数中发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复习方法的选择。

  2. 要冷静、不要冷淡;要热情、但不要急躁:有些题目反复练过,麻木了,没有感觉,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在考试前一天,给一个学生辅导,基础非常差,就讲了一些高考题目的简单题,我拿到高考试卷,惊讶地发现:前面 8 个选择题全是我给它讲过的,题型完全一模一样,我觉得自己好神。现在想想,高考就考那些知识,很多题型都是固定的,太正常不过了。你们需要的是不断去强化这些考过的题目。你应该这样看剩下的不多的时间,多少人每天跟你做同样一张试卷,考完之后,分数千奇百怪,心情也变化万千。这在以后那去找啊,简直太神奇,太有意思了。我们拿着一只可爱的笔,集体地不断地去重复昨天的经典,这种生活,那找啊!

  3. 要调整,不要夸张:有同学一遇到精神不好,不想学习,就觉得很严重了,一遇到心情不好,就害怕了。记住:你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正常的。我想问:精神好,有那么重要吗?有同学精神好,早上一起来,浑身充满了力量,以至于想打人,你说精神状态对学习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夸大了紧张、精神对我们的影响,以至于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如此而已。

  4. 要纠结,也要纠缠:到考前,很多学生想通过多刷题,做到原题,或者买一些猜题的资料等等,全国卷的考查非常注重能力,考查非常活,做题不纯粹追求数量,该纠结的要纠结,同时纠缠老师,力求透彻,注重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节选自《全国卷高考数学分析及应对》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