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故乡的潭

作者简介:杨俊彪,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人,先后供职于五台县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区政府,中国银行忻州分行。现已退休。

故乡的潭

文/杨俊彪

故乡有潭,潭中有鱼,有虾,有鳖,还有水草。因而是我幼时特别向往的地方。如今年过半百的我,虽长期出门在外,游过祖国不少名山大川,也见过数不胜数的名池胜泉,如庐山的黑龙潭,昆明的滇池、济南的趵突泉、晋祠的难老泉,还有宁武的汾源,也曾使我留恋过,忘却过,过后也就不再思量了。唯有想起故乡的潭来,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一种依依难舍之情,回味无穷之慨、更有一种儿子对母亲般的依恋之感,时时魂牵梦绕,任然心向往之。

故乡的潭,最特别之处就是潭比地高,村比潭高,故名潭上。村子以龟山为依托,随坡就势,分东西两边聚族而居,多数居住在东边,也叫村前,居住在西边的寥寥几户,叫村后,由于村后又有滹沱河的几条支流如小艮河、同河、牧马河均在这里汇入干流,因而也叫西汇。故乡的潭按其分布位置,村前的叫前潭,也叫东潭,村后的叫后潭,也叫西潭,水量、面积都相差无几,形状均呈圆形,恰似龟的两只眼睛,也正好镶嵌在眼睛的位置之处。小时候,听大人们讲,乌龟和兔子赛跑至此,乌龟口干舌燥,将滹沱河的水一饮而尽,而自己也由于饮水过量,负载过重而难以行动,因而也不去计较竞赛的名次了,决定就在此地为人民办好事实事,默默无闻地用满腹的甘泉哺育当地的儿女,并用自己的身躯阻挡喝水的肆虐,造就了如今被称之为五台小江南的良田沃土。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村前村后,涌泉遍布。家家户户在院里都无法打窑,深不盈尺即可见水,这是我小时候常见到的景象。

故乡的潭是父老乡亲的生命之源。无论前潭还是后潭,东潭还是西潭,水自然流出即可到地,主干渠挖开一个小口子,水到渠成,就能浇到自家的地了,非常方便。如不用水了,还有退水渠将余水引向河里流走,到下游去浇地或者汇入大海。潭里的水不但使自己村里受惠,而且周围村庄的土地凡能上水的均在受惠之列。如遇一两块地形较高之处,村民用一种很原始的扯水斗将水提高到高处即成。小时候见到扯水斗时,看到大人们一边扯水一边唱歌,孩子们就过去凑热闹,在落水之处,一边溅水一边打闹,与大人们共同享受劳动的欢乐。由于故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潭水的存在。故乡人对天旱无雨的气候并不怎么在乎,可以说故乡的潭使故乡人旱涝保收,天旱雨涝影响不大,这是故乡最引以自豪的地方。至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仍在传说着光绪三年、民国九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残景。而故乡当年仍然有收成,没有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因而故乡的潭被村民视为生命之源。

故乡的潭即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又是大人们聚会的天堂。故乡的潭特别是前潭,由于居住者较多,人畜饮水,妇女洗衣、搓纸沤麻均在潭里,潭基呈圆形,周不足百米,浅处没膝,深处蹬不见底,潭水清澈,鱼儿嬉戏,或怡然不动,或上下翻腾,特别在阴雨天气,受气压影响,鱼儿都浮在水面上,忽奔忽跃,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用一钓竿垂钓,一定会有收获。遇到晴朗天气,日到中天之时,潭边上爬着很多晒鳖盖的乌龟,有的慢慢蠕动,有的缩颈大睡,听到人的脚步声后。无论蠕动的、还是大睡的,一律伸脖探脑,蠕动着滚圆的身躯爬入潭里。根本不是大人们讲的和兔子赛跑的乌龟那种慢腾腾的样子。有快捷的和胆子大一点的,用脚一踩,乌龟可束手就擒。弄回家养上几天瓮中之鳖,就又返回潭里去了。大人们吩咐不允许伤害,因为它的祖先有益于人民,而且至今还在为人民造福。

夏天一到,潭里就变成孩子们的游泳池,下了学的孩子们,首先不回家吃饭,而是先到潭里玩一会,尽兴之后才回家。潭上村的孩子们谈不上会游泳,但都会凫水,主要是在潭里学会的。本领提高以后才敢到河里坐浪、渡河、捞东西。潭对我游泳本领的提高也很有帮助。六十年代毛主席横渡长江并提倡到大风大浪里锻炼,我正值读初中,当地组织驻地三所中等学校到附近的水库里举行竞赛锻炼,我是能横渡水库为数很少的人之一,可以说当时真是凤毛麟角,学校也想不到来自五台山的学生还会凫水,一时被传为佳话。故乡的潭给与我的“狗刨”技术,使我在塞外中学里着实风光了一时,时至今日同学聚会时,还有人提起此事。

每逢农历的六、七月份是故乡的潭最美的季节,潭里荷花竞放,潭外稻花飘香,耳边淳淳流水和阵阵蛙声,绿荫下三三两两,或谈古论今,或楚汉相争,虽赤日炎炎,但微风吹拂,颇觉凉快,如遇月色夜晚,坐在挂满月亮的柳荫下,睡蚊虫叮咬也不觉痒,辛苦一天的村民已完全陶醉在荷塘月色之中,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哲人所描绘的那种意境:“稻香村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故乡的潭也是非常热闹的,故乡人有一种习惯,喜欢到潭里洗衣服,即使一块手绢,一双袜子也要拿到潭里涮一涮才过意。因而未方便群众的这一需要,故乡人呢或自觉、或组织将潭沿边周围均用石块、石条砌成便于捶衣、搓衣、涮衣的地方,潭周围还载有杨柳树,可供吸引者拴晾衣的绳索。潭水夏季清澈凉快,冬季却温暖冒气,甚为欢快。特别到临年傍节,周围二、三里以内村庄的乡亲也赶来潭边洗衣,晾衣树干挂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潭边捶衣声、说笑声、打闹声,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既像一幅多姿的《浣溪沙》,又像一出精彩的《洗衣歌》。此时的孩子们却在潭边周围的稻田里溜冰车、打滑车、坐滑板、打冰杖、掏冰洞,嬉笑怒骂,追逐玩耍。间或有小孩踩破冰湿了裤子的,也有互相争抢冰具的,还有大人召唤自己的小孩回家,俨然一副潭边嬉戏图。特别是到了腊八前一天,全村小孩被大人指使到潭边搞冰块,用潭水结的冰块做成的腊八粥又甜又香,而且还有打凉下火的作用。

由于故乡的潭水甘甜清澈,长流不息,曾经吸引了多少有识之士做潭的文章,成为故乡人生计的主要来源。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人祖祖辈辈均受到潭的恩赐。故乡产的大米已成为当地的品牌。据传故乡在明代就已开始栽培稻谷了。同稻谷一样,故乡人对莲藕的栽培也由来已久,生生不息,至今在故乡农民的生活中这两项仍占有一定的份额。仍是家庭各项开支的主要来源。故乡人还有沤麻做纸的传统,有潭有水有稻草加上故乡人的吃苦耐劳,因而做纸也有一定的历史。据传目前村里的大户杨姓家族就是以做纸起家的。因而故乡产的草纸也闻名遐迩,远销包头、呼市等地。民国初年,山西最早的火电厂也就建在故乡的西汇,主要也是看准了故乡潭的缘故,至今电厂的大烟囱仍傲然屹立于潭边,成为历史的见证。由于有潭办了电厂,由于有电厂又引来一系列生产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西汇园林别墅,采用因地制宜,将高就低,修建了风格各异的七座建筑物,吸引了当时的军政大员纷纷前来观光游览。这里也是商谈要事的地方,中原大战就是在这里策划的。据当时老人们讲冯玉祥将军曾被这里的自然景色所吸引,深感这里“真山真水好地方”,便经常步行到潭边观望,并与村里主事的人商讨如何利用潭水之便,扩大水浇地面积,搞好植树造林等有利于民生等事。阎锡山也曾撰写诗文称赞故乡的潭“东潭西汇双泉涌,南冰北色两景隆”和故乡潭边的景致“王柏摇头争献媚,千桃摆枝竞赛红”的诗句。

故乡不仅以潭为名,而且以潭为生,以潭为荣,以潭为乐。每当想起故乡的潭,不仅使我马上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尤其是一个靠潭水的乳汁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我,更觉得我祖辈的英明。勤劳和作为故乡人的自豪。每思至此,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我爱你,故乡的潭。

文/杨俊彪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0)

相关推荐

  • 【荐读】藏在镇平县志里的八幅画卷

    五垛晓烟 山是会呼吸的,水也是会呼吸的,山和水呼出的气息汇聚成了一团团云雾,让五垛山的清晨幻化成了一幅水墨画:草是会做梦的,树也是会做梦的,那些草木的梦境飘散出来,让五垛山的清晨幻化成一个清奇的梦. ...

  • 隐于温州山野的宝藏景点,瞬间降温5℃!心动不如行动吧

    立秋已过,暑气未消, 空气中依旧蒸腾着热气. 不妨一起走进山野之间, 看阳光透过树林叶子闪烁出的点点光斑, 将双脚伸入清凉的溪水, 感受这个初秋的清凉闲适. 今日的目的地是藏于仙溪的一处宝藏景点--塞 ...

  • 三潭夜月,印证着一份清妙

    三潭夜月,印证着一份清妙

  • “红色韩彦” 征文 | 饮马潭记 | 作者:卢施君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五台人忆 | 故乡的龙溪水

    作者简介:檀艾筠,男,五台县台城镇东龙泉村人. 故乡的龙溪水 文/檀艾筠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足印和美好的回忆,美不美,家乡水,今天就说一说我的故乡东龙泉的"龙溪水" ...

  • 五台人忆 | 故乡的石头

    作者简介:檀艾筠,男,54岁,五台县台城镇东龙泉村人. 石头的记忆 文/檀艾筠 凌晨三点多,忽然醒了,梦见故乡居住时的石头,浮想联翩,随记. 我的故乡山西省五台县台城镇东龙泉村,小时候借居在村东北土崖 ...

  • 五台人忆 | 爸爸的故事

    作者简介:刘华,五台县人,现居太原,国企小职工一枚. 在我记忆以来,父亲的工作不是高官,不是商人,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说这话之前我没有想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跟我一样状况的还有很多 ...

  • 五台人忆 | 父亲

    作者简介:山水间(网名),五台人,小名 虎虎,忻州工作. 父亲 收回最后一瞥目光,我默默地注视着墓匠师傅将父亲墓前的石板扣上,就在我转身即将离去的瞬间,千种惆怅,万般痛楚突然涌上我的心头.父亲啊,我们 ...

  • 五台人忆 | 1968年5月的某一天

    作者简介:陈大宁  :五台人.下过乡,放过牧,上过大学,教过书.现已退休. 那年草青青 1968年5月的某一天,呼市各中学老三届(包括初高中)百十多名同学在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欢送人潮中登上开往草 ...

  • 五台人忆 | 温柔的力量

    作者:周龙翔,56岁.山西五台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在广州工作. 温柔的力量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入土为安,回到了家乡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半山仙境. 母亲于一九三一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出生于五台 ...

  • 五台人忆 | 杨树叶勾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卫卫,老家五台,曾从事财务工作.现居住忻州 巧儿得知我和梅子回到了五台,特意到村里砍回不少的杨树枝,约好让我俩去她家摘杨树叶子. 好多年都没有吃过杨树叶了,我们兴奋不已.小时候,春天常吃嫩杨 ...

  • 五台人忆 | 看电影

    作者简介:闲云野鹤,五台人. 小时候,在老家乡下最盼望的是看电影. 电影在一个乡的十几个村里轮流放着.到了临近村子的时候,便有些迫不急待了.那时,课后作业也不多,便相跟上哥哥以及其他伙伴们去看.大黑天 ...

  • 五台人忆 | 坐飞机

    作者简介:滤岸松(网名),五台人. 坐飞机 1994年,我们要去贵阳开会,行程是,先从太原坐飞机到北京,再从北京转机飞贵阳.那时的坐飞机,可不是想坐就能坐的,还得经过领导批准呢.说到要坐飞机,我很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