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赏析 | 子路杀虎
原文
孔子尝①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②,与共战,揽尾得之,内③怀中。
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④?”子曰:“上士杀虎持⑤虎头。”
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
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
子路出尾弃之,因⑥恚⑦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
乃怀石盘,欲中孔子。
又问曰:“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
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
又问曰:“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
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
注释
尝:曾经。
所:处所,地方。
内(nà):同“纳”。
如之何:怎么样,怎么办。
持:拿,握。
因:于是,就。
恚(huì):恼恨,发怒。
译文
孔子曾经在山中旅行,派子路去打水,子路在水源处遇到一只老虎,于是和老虎搏斗起来,抓住老虎的尾巴杀死了老虎,子路截下老虎的尾巴放在怀里。
打水返回后,子路问孔子:“上士杀虎会怎么杀呢?”孔子说:“上士杀虎会按住老虎的头。”
子路又问:“中士杀虎会怎么杀呢?”孔子说:“中士杀虎会抓住老虎的耳朵。”
子路又问:“下士杀虎又是怎么杀呢?”孔子说:“下士杀虎只会抓住老虎的尾巴。”
子路把怀中的老虎尾巴拿出来丢在地上,就愤怒地对孔子说:“您知道水源那里有老虎,派我去打水是想害死我!”
子路就把一个石盘藏在怀中,想要砸死孔子。
子路又问孔子:“上士杀人会怎么杀呢?”孔子说:“上士杀人会用笔墨。”
子路又问:“中士杀人会怎么杀呢?”孔子说:“中士杀人会用口舌。”
子路又问:“下士杀人又是怎么杀呢?”孔子说:“下士杀人的话,恐怕只会在怀里藏个石盘。”
子路把怀里的石盘拿出来丢在地上,对老师衷心信服。
文言知识
说“持”:“持”的本义是“拿,握”,如“持仗”、“持笔”。
“持”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主管,治理”。如“勤俭持家”。
指“坚守,保持”。如“持之以恒”。
指“对立,对抗”。如“相持不下”。
指“支持,支撑”。如《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人物故事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是鲁国人,位列“孔门十哲”。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是众弟子中侍奉孔子时间最长的。
子路出身贫微,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屡次冒犯孔子。孔子对他循循善诱,最终使他接受了劝导,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并担任孔子的侍卫。
孔子曾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意思是“自从我有了仲由后,再也没有人敢恶言恶语中伤我了。”
下面再摘录二则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对话。
子路始学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你有什么喜好?”
子路回答说:“我喜好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以你的能力,再加上努力学习,谁能赶得上你呢?”
子路不高兴了,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用加工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的皮。以此说来,哪用学习呢?”
孔子说:“如果削出箭尾再安上羽毛,装上箭头再磨得锋利,箭刺入得不就更深了吗?”
子路再次对孔子拜了一拜,说:“愿意接受您的教诲。”
——出自《孔子家语》
暴虎冯河
(注:冯(píng)河,指徒步涉水渡河。)
有一次,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这时,一旁的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意与谁一起共事呢?”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一起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并且想方设法取得成功的人。”
——出自《论语·述而》
出处
南朝梁·殷芸《殷芸小说》
启发与借鉴
上文通过子路取水杀虎和预谋杀人,以及与孔子的对话,塑造了睿智的孔子和刚勇的子路这两个人物形象。
前一次,子路“出尾弃之”,认为孔子故意羞辱自己,心中充满怨恨。后一次,子路“出石盘而弃之”,既惊叹于老师的明察秋毫,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心中充满敬佩之情。
文章也体现出孔子对世事极强的洞察力,以及对弟子的教育方法的巧妙。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