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弭兵——“晋归义胡王”金印记
先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在《后汉书·祭祀志》中,记载了汉代人对信用的观念:“尝闻人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至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意思是最早中国先民记录信息是在绳子打出各种各样的结,到了黄帝的时候才有文字,再往后到了夏商周时期因为出现了作伪的情况,当时的人们就雕刻出一方带有某种符号的印来,钤在信件文书上面,就可以证明“这些字是我本人写的”甚至是“这就是我的意见”了。
汉代之前,还没有纸的出现,那个时候的印不是直接印在竹简上的,而是印在竹简的绑扎物上。当时的竹简,一般都用绳索串成册,运输的时候用绳打结绑扎。等扎好之后,用一团黏性很强的软泥敷在绳结之上,然后用印在软泥上印上图案或文字。等到软泥干后变硬,就起到了封印的作用。一旦运输过程中有人拆绳更改竹简文字,必然会破坏封泥。当然,这种封泥还可以用来封印其他的包装绳结,不局限于竹简,譬如当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过装事物的竹笥(一种方形的竹盒子),外用彩色绳索绑扎,而主人的印“轪侯家丞”的印,就清晰的印在竹笥绳索的白色封泥之上。
印有“轪侯家丞”印文的封泥/湖南省博物馆微博
通过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由于印有证明身份的作用,后来就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特别是用来证明官员身份的官印,从材质到制作无不精巧考究,融入了官僚系统等级观念之后,其材质性质便都有了符号意味,无论是为金、银、玉、石、铜所做,还是印顶上那个小鼻子——印纽,作虎、驼、鼻形等状,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等级意义。
这种文化甚至从中原波及到了化外,洛阳博物馆藏有一枚“晋归义胡王”金印,是民国时期一名河南商人在甘肃将金印从古董贩子手中买下,然后带回本籍,1973年由洛阳博物馆收藏。这枚金印的印文是篆书“晋归义胡王”五字。晋代所指的“胡”,是西域、中亚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有汉一代,中原王朝通过军事行动瓦解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部分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选择归附中原王朝。到了晋代,中原王朝对内迁归附中原的游牧民族首领实行册封,其封号有“王、候、君、长”等。金印印文中的“胡王”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归义”就是归附,毫无疑问,这枚金印就是对归附的少数民族头领进行封赏的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