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良田沃土 推丰收良种 湖南:“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1月16日,道县营江街道岗下村原地正禾农场蔬菜基地,菜农在采收新鲜蔬菜供市。近年,该县大力发展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产业,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年外销蔬菜30万吨。

主粮大省湖南,贯彻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良田沃土,推广丰收良种,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记者1月17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过去5年,湖南粮食生产“基本盘”稳固,总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1位或第2位。

保耕地就是保“饭碗”。“十三五”期间,湖南划出耕地保护红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95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4945万亩。保耕地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安全系牢“保险带”。

按照国家规划,“十三五”期间,湖南要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821万亩。围绕这一目标,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300亿元,各地按照“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整体推进项目区建设,加快实现“藏粮于地”。

据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过去5年,全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847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洞庭湖平原、衡阳盆地等主产粮区,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昔日的“望天田”“斗笠丘”“冷浸田”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的高产稳产农田,有效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测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每亩可新增粮食产能100公斤左右,带动农民增收200 元左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种子是粮食高产的“芯片”。“十三五”期间,湖南依托省内科研院所,实施“水稻优质绿色高效种质创制与重大新品种培育”专项,启动“现代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种业创新喜结硕果。

作为水稻种业第一大省,湖南年产杂交稻种8000万公斤,占全国30%以上。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技术全球领先,2019年国审水稻品种410个,湖南占196个。今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1530.76公斤,再次刷新纪录。湖南创建8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隆平高科等“湘字号”种子企业在国外布局一批种子基地,杂交水稻加快在全球推广。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湖南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为高产夺丰收提供强大支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