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智慧:韩信的临终遗言,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

汉高祖刘邦曾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兴汉三杰”居功至伟。三杰中的萧何、张良均得善终,唯有韩信被诛杀。至于为何独韩信不得善终,我们有机会再做详解,今天我们分析一下韩信临终遗言。

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把韩信骗入宫中,将其诛杀。韩信临终前长叹:吾悔不用剻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剻通何许人?当初,他是韩信的谋士。那时天下未定,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正僵持不下,而韩信已经平定齐地且歼灭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楚国援军。

剻通认为天下大势取决于韩信的一念之间,韩信帮项羽,则刘邦必败;韩信帮刘邦,则项羽必败;韩信保持中立,则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剻通认为,天下纷乱,苍生受苦,只因楚汉相争,如果韩信能站在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道德制高点呼吁停战罢兵,则成三足鼎立之势,而韩信可赢得人心,占据先机。这是韩信唯一的出路。否则,假如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会因为功高震主引起刘邦势力集团的忌惮;假如韩信帮助项羽灭了刘邦,因为韩信原本属汉,也不会得到项羽的信任。因此剻通认为,虽然韩信现在看似占据十足的主动权,但实际上除了拥兵自立,促成三足鼎立,其余都是死路,而且这样的时机稍纵即逝,必须立刻决断。

韩信最终没有采纳剻通的建议,选择有条件的(向刘邦索要齐王位置)支持刘邦。项羽在刘邦和韩信的合围下覆灭。天下大定后,韩信也一步步走向灭亡。

但韩信为何临死前,要把剻通的名字说出来呢?自己是死定了,说出剻通的名字,剻通不也得死吗?我们分析一下:吾悔不用剻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的深意。

一、悔不用剻通之计

剻通之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但当时除了韩信和剻通,别人并不知道。因此韩信说“吾悔不用剻通之计”,至少有以下作用:

1、借剻通之口,让刘邦及世人知道何为“剻通之计”。

2、既知剻通之计,就知韩信本无反意。是啊,当初那么好的形势,都没有听人劝去反叛,天下已定,却要造反,岂不是傻瓜。

3、借此表明:我韩信有自立的实力和能力,只是挂念和刘邦的知遇之恩,我韩信立的功劳对得起刘邦。

4、我韩信对得起刘邦,大半个天下是我打下来的,却不得善终,是你刘邦对不起我。

5、是你刘邦的所做所谓,让我产生“悔不用剻通之计”的心理。

一句“悔不用剻通之计”道出了韩信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冤屈又有不甘和悔恨。

二、乃为儿女子所诈

这是对刘邦和吕后善用诡计的不满和控诉。要知道韩信驰骋疆场,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魏地、赵地、燕地、齐地,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疆场上的战神,终究抵不过两次阴谋。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巡游云梦,骗来韩信,兵不血刃的抓捕了他;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诈称刘邦剿灭叛乱,骗韩信进宫拜贺,诛杀于长乐宫钟室。

刘邦和吕后都不敢和韩信正面较量,纷纷采用诡计骗取韩信,这引起韩信极大的不满。“为儿女子所诈”,即是这种不满情绪的宣泄。

三、岂非天哉

韩信起先没听剻通的建议,又屡次轻信刘邦和吕后而上当,羊入虎口,引颈就戮,一代兵仙,死的既不光明也不正大,可悲可叹,只能说,天意弄人!

小编感叹:人生在世,最怕一字:悔。最骄傲的莫属:无悔。

悔有何而来,有心理学研究者,采访一些耄耋老人,问他们最后悔的事,进行归纳。研究发现,因没做某事而心生悔恨的案例远比因做了某事而悔恨的案例所占比例高得多。这是因为,我们具有记忆再加工功能。 比如,即使我们做错一件事,事后我们就会为这件事找到很多诸如不得已而为之、假想的合理性等等依据来自我安慰,以避免我们心理失衡。久而久之,那些假想的理由也就变成真的了,我们也就没那么深的悔恨感了。

而当我们为没做某事而后悔时,我们便失去了组织记忆的素材,徒留空想的遗憾。比如说韩信,如果他听了剻通的建议,即使最后失败了,也比这样被诛杀来的悔恨少。因为此时,他只能幻想,假如听了剻通的会怎样了,而这种幻想,已经再没有机会去尝试了,这样的悔恨是最大的了!

当你有喜欢的姑娘,当你有中意的工作,当你有表现的舞台,不要在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了,趁年轻,放手去搏!

因此,花开堪折直须折,该出手时就出手。能做的时候,就放手去做吧,哪怕失败,也比徒留遗憾而悔恨强的多!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鸿沟议和中分天下之后 项羽急速失败的开始

若是没有韩信,刘邦可以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吗?

那些名不副实的祸水红颜 共定天下的女强人——吕雉

历史的轮回——项羽、刘邦和韩信,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刘邦?

汉初三大名将的悲惨结局,韩信还不最惨

刘邦杀韩信,为何不亲自动手,却安排自己老婆出面?

(0)

相关推荐